美媒曝光美国与俄罗斯多次秘密接触,美国陆军正在研发的超级战略加农炮?
社交媒体上泄漏了一张美国陆军的新型超级大炮的图片,声称射程超过1000英里,可以跨越洲际或大洋,由M1070重型装备运输卡车拖曳,配备8名炮手。因为M01070长27英尺,所以估计这门大炮底座长约40英尺,从尾部到枪管的长度约为70英尺。但是该图片也可能并不正确,因为看起来像是美国陆军1888型12英寸铁路大炮。
单纯就射程来看,战略远程加农炮(SLRC)与中程导弹差不多,似乎已经过时了,但对于设计者而言,一般的加农炮仍然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只是在制造一门更大的家伙而已。
为什么美国陆军有信心可以建造一门可以精确射击1000英里的战略远程加农炮?因为这个超级武器将总揽1980年代155毫米榴弹炮以及火箭弹上面积累的成熟技术。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略远程加农炮是美国陆军远程战略火力现代化的头等大事,它涵盖了从革命性的超音速导弹到运用于155毫米大炮的更长程炮弹的所有技术内容,建立在经过验证的原理上,只是更大,将在与先进的超音速飞机差不多的攻击范围内发挥作用。
提起这个战略远程加农炮,人们马上会想起M109圣骑士榴弹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铁路大炮,甚至萨达姆未完成的“超级大炮”。战略远程加农炮的体积也相当大,但是可以移动的,可以重新定位。
美国陆军以前不制造战略远程加农炮,是因为没有被推动,没有花时间部署下一代火力技术。陆军依靠其他部队的飞机和导弹进行远程打击,空中力量几乎可以按需支援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地面部队。但是随着五角大楼从剿灭游击队转变到军力威慑,战争的计划者越来越担心先进的外国防空系统可能使天空成为无处躲藏的杀伤区,迫使美国不得不依靠可以隐藏在隧道、森林或其他地形中的地面武器。
问题是当今的美国炮兵做不到,而且在过去15年的游击战中一直被严重忽视,直到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2016年反映给国会。2017年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将军正式将远程精确射击列为炮兵现代化的第一要务。
远程精确射击(LRPF)的全部产品不仅包括战略远程大炮,而且还包括一个系列相互重叠的长程武器库。
一.战术火力:战术大炮方面有扩展射程大炮计划(ERCA)。该计划正在建造新的XM1113火箭辅助弹丸(RAP)和标准155毫米榴弹炮的加长炮管。由于爆炸的火药只作用于推动弹丸,而两者都被限制在炮管内,因此炮管越长,推力作用就越长,炮口初速越高,射程就越大。
ERCA的目标是将当前RAP的30 km范围扩大一倍至70 km。陆军最终可能会通过使用更多的空气动力弹头设计或新颖的冲压发动机推进技术,将射程再提高一倍,达到130公里。
下一代的推进技术是可行的,但是需要深入研究该技术对实现其附加目标是否具有成本效益。70公里长的版本已经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进行了50次试射,并将于2023年左右投入使用。是否继续推进130公里射程的项目,还有待确定。
对于战术导弹,美国陆军正在将其制导多发火箭系统(GMLRS)升级为扩展型GMLRS-ER。从70公里到150公里(从43英里到93公里),飞行距离增加了一倍以上。两种型号均可从履带式M270或HIMARS卡车发射。这是一个早已存在的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
二.战役火力
对于所谓的战役射程,美国陆军正在用新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取代现有的战术导弹系统(ATACMS ),射程从300公里增加到499公里,增加了大约70%。限制PRSM射程的不是技术,而是中程核力量条约(INF),该条约禁止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巡航导弹。如果INF条约崩溃,那么完全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战役火力的射程范围。
这只是LRPF团队正在研究的众多潜在升级选项之一。其他措施包括改善GPS的战区导航,研发可以在目标区域搜寻敌人的弹头以及搜寻并击中移动目标的弹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在2017年获得了建造原型机的合同。陆军计划在2021年选出胜者。PRSM最初定于2027年开始服役,现在正在加速,因此头几枚导弹将于2023年1月提供给作战单位。
这些新型导弹不需要新的发射器。像ATACMS和MLRS一样,PRSM将从M270履带车辆或HIMARS卡车发射。虽然HIMARS可以携带一个ATACMS,M270可以携带两个ATACMS,但是PRSM更小巧,尽管射程更大,但是发射数量却可以分别增加2倍和4倍。
三.战略火力
以上所有系统都替代或改善了美国陆军已经拥有的东西。战略火力系统对于美国陆军来说将是新事物,是具有与飞机进攻航程相当的陆基武器。
与PRSM导弹不同,战略火力武器即使在其基本形式上没有任何升级,似乎也违反了INF条约,虽然这些武器从技术上讲既不是弹道导弹也不是巡航导弹。美国陆军不愿讨论技术细节。
陆军XM1113原型火箭增强炮弹虽然是为取代155毫米榴弹炮中的M549A1火箭辅助弹而设计的,但它可以扩大弹丸和加农炮的射程,达到1000英里射程。
战略远程大炮(SLRC)将使用加农炮管发射带有内置火箭助推器并在空中点火的炮弹。由于加农炮是可重复使用的,因此与一次性的火箭相比,这个应该便宜得多。较低的射击价格使得可以大量拔除轻防护的目标,例如卡车载导弹发射器、雷达天线和移动指挥所。
而高超音速武器虽然昂贵而无法大量用于的软目标,但其极高的速度将使其能够穿透最坚固的防御系统并击碎最困难的目标,例如掩体。它的射程也将比战略远程大炮更长,可达1400英里。具体来说,这是一种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在飞行的第一阶段加速至极高的速度,然后滑行,并像打水漂一样跳入和跳出大气层。所有部件和功能都在一个通用的超音速滑翔机体上协同工作,需要使用特定的发射平台(大炮、飞机、舰船或潜艇),并添加合适的助推火箭。海军领先一步,将其安装到了垂直发射系统(VLS)内,并且可以从水下发射。陆基发射其实更简单,更容易实现。
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陆军如何寻找远程的打击目标?自从1947年美国空军独立以来,陆军就没有了自己的远程侦察机,也没有高功率间谍卫星。虽然将陆军的火炮跨部门接入情报信息网络并不容易,但是毕竟数据已经存在。因此,不必担心造得出大炮却找不出打击目标。
最近美国媒体引述美军方消息人士称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也是美方的选项之一?
如果媒体引述美军方的消息属实,那么俄罗斯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恐吓!
众所周知,自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将俄罗斯视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心腹大患,早就想使其步苏联后尘。
然而,俄罗斯经过叶利钦十年“休克疗法”后,迎来了强硬的普京大帝,从此成了世界实力最强的反美“先锋”,处处与美国霸权作对。对于美军方扬言要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个人认为这其实已经在美国的计划中很久了,毕竟美国人不希望俄罗斯再度强大,而暗杀强硬派的普京,无疑是条“捷径”。
此时正是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一方面通过公投的方式,乌东四地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新领土”,另一方面乌克兰及美西方对“公投”结果不承认,美国更是加大援乌力度,表示乌克兰可以任意使用美国援助的各种武器。而俄罗斯方面也是大放厥词,不仅开始部分动员,而且普京表示将会使用一切手段保卫俄罗斯领土,包括刚刚公投并入俄罗斯的“新领土”。可见,俄乌冲突已经有了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爆发军事对抗的趋势。
那么,为何说美军方“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的消息不只简单是口头上的恐吓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没有有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的实力。稍微懂得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要对单个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斩首,就必须有精准的跟踪监控定位手段,而美国有全球最为成熟的GPS导航系统,且具备超长距离奔袭实施打击的能力,这点可以从美军击毙本拉登得到印证。
其次,普京的“使用一切手段保卫俄罗斯新领土”的表态触及到了原本与美国无关的全球利益,那就是俄罗斯有可能对自己曾经许诺给予核保护的乌克兰实施战术核打击,虽然这种承诺不过是美国的“空头支票”,因为当初的美国需要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另外,乌克兰是无核国家,而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阻止俄罗斯对无核国家实施核打击。因此,美国很有可能为了曾经的许诺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对公开威胁动用核武器的俄罗斯头号任务实施定点斩首行动,而且美国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去刻意的解释为何要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
第三,对普京实施斩首后,可以扶植“亲美”派掌控克宫,与其全力“肢解”不如想方设法掌控俄罗斯,使其为我所用,显然对美国更加有利!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美国军方的“对普京实施斩首行动”可能不只是口头上的恐吓,很有可能会付诸行动,这对于美国而言不仅是道义上对乌克兰的支持,更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捷径”!结合拜登近日对普京的动核言论的严厉警告,此事绝非绝非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普京应该绝对往心里深处去的,绝不敢掉以轻心。美媒渲染俄罗斯向乌克兰边境增兵?
据海外网报道,乌克兰总统发言人尼基福罗夫7日前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军队在俄乌边境集结,他们在该地区的兵力并没有超过正常的规模。为此,尼基福罗夫还公开对造谣的美媒提出质疑:为什么美国媒体传播这些消息?这些消息是否属实,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几乎与乌克兰同步,俄罗斯国防部也发表声明,对美媒的造谣进行驳斥。称美媒制造这样的假新闻,是“低端的爆料”。另外,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指出:这些报道都是“美国最新的假新闻”。显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不愿意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上月底,美国《华盛顿邮报》首先宣称“俄罗斯向乌克兰边境地区增兵”。在遭到俄乌两国政府的驳斥之后,本月初,美国《政治》网站为了让基辅当局相信“乌克兰现在很危险”,还公布一份卫星图像,“证实”俄罗普在俄乌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兵力”。
事实上,美国媒体所提供的俄罗斯“增兵”证据,实际上是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边境地区集结、并准备举行联合军演的俄白两国军队。而美国媒体则阴差阳错地将这个与俄乌紧张关系挂钩,即便遭到两国政府的驳斥,仍然锲而不舍地散布假新闻。
在俄乌关系出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背景下,美国媒体一再散布俄罗斯向乌克兰边境增兵的假新闻,绝非只是为吸引读者眼球那么简单。相反,美媒此举,更像是存心给俄乌紧张关系火上浇油,挑起两国新一轮对抗。
众所周知,在大国博弈的环境中,乌克兰的身份就是美欧遏制俄罗斯的棋子。为此,美欧国家利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冲突等敏感问题,通过在政治和军事等领域对乌克兰进行支持,让其成为了西方放置在俄罗斯肋下的一个毒刺,对俄罗斯的外交和军事战略进行牵制。
为此,美国勾结北约盟友通过在外交领域上的鼓动、举行联合军演、以及提供先进武器等手段,积极将乌克兰打造成为牵制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一种王牌。并通过鼓动乌克兰对俄罗斯频繁发起挑衅,有效地消耗俄罗斯的外交和军事资源。
所以,现在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陷于一种左右两难的局面,即打又打不得,想和好却又不能,因此,俄罗斯现在如果任由乌克兰这枚西方战略棋子,在旷日持的对抗中,必然会导致俄罗斯大量的军事和外交资源,消耗在与乌克兰无休止的缠斗上。
所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表示:“俄方没有阻碍诺曼底模式外长级会谈,但也不会参加这种作秀式的表演”。在此之前,俄罗斯外长拒绝法德两国计划近日举行外长级会谈的建议。显然,乌克兰问题的无解,加之西方国家的拉偏架,让俄罗斯在与西方合作解决乌克兰问题方面的耐心,已经被消耗殆尽。
俄罗斯拒绝参加诺曼底模式外长会谈,等于是堵住了各方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唯一通道。当中因素除了与当下俄欧紧张关系有关,同时也是俄罗斯对乌克兰长期充当西方制俄“毒刺”行径的一种回应。沟通渠道的暂时中断,更进一步增加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误解风险,这对乌克兰安全形势所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乌克兰对俄政策虽然嚣张,但本身却缺乏足够的底气。而西方对待这些棋子国家的方式,也让乌克兰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交到他们的手里。所以,在洞察到莫斯科愤怒的情绪之后,乌克兰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以避免因彻底激怒对方而挨打。
因此,在美媒故意给俄乌关系拱火的时候,基辅当局一改之前迎合姿态,迅速与俄罗斯一起戳破美国制造的谣言,为的就是避免局势因此而被激化,导致俄乌新一轮的紧张军事对峙。
这次疫情到底哪个国家是发源地呢?
关于这个问题钟南山院士也说过了,尽管说中国是疫情最先爆发的地方,但是,最先爆发的地方不一定是疫情的发源地。
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爆发了疫情,疫情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目前来说很多人都想知道疫情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
事实上截至目前来说,还是没有定论的,只不过现在网络上出现的都是猜疑。所以,没有任何人,任何一家科学机构,可以断定病原地是发生在哪里。
先说为何会有美国之说:
1、日本有从美国回来的病例,确诊为新冠状病毒患者。
这个日本的患者,是去了美国的夏威夷,没有接触任何的中国人,所以,日本的有些人就说疫情有可能发源于美国。
2、意大利的也有去过夏威夷后来确诊的患者。
事实上意大利这个去过美国夏威夷的新冠状患者,是意大利“一号患者”,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一号患者”在病毒潜伏期内,参加过多人跑步的比赛,最终导致和他直接间接触的人达5万多人,这才导致了意大利的情况加剧的。
3、美国近期发生的流感传播性十分的强,已经造成2900万人被感染,1.6万人死亡了。
可以说这一次美国的流感发生的十分的蹊跷,传染性十分的强和新冠状病毒有点类似,恰好他们国家死亡的人数也比较多。
所以,这就难免让人生疑,是不是美国的流感病例,也存在新冠状疫情病例呢?
这个目前来说是不好确定的,所以,很多人对日本提出了质疑,至少日本是一直在质疑美国的。
当然了除了美国之外,就是中国武汉了,毕竟武汉是疫情最先爆发的地方。但是,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疫情发源地是在武汉。
事实上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官方网站消息,该园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脑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数据库中覆盖四大洲12个国家的93个新冠病毒样本基因组数据 (截至2月12日),通过全基因组数据解析发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其它地方传入,因此,该研究团队认定华南海鲜市场只是加快了传播,而非起源地。传播时间很可能是在12月初,甚至是11月下旬(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官方网站)。所以说很大程度上武汉的新冠状疫情,是从其它地方传来的,只不过病毒到了武汉之后,传播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总之,现在疫情到底发生在哪里,全世界的很多机构都在研究,相信通过所有人都努力,他们肯定会找出最终的结果的。
波兰国防部愿出资20亿美元换美国提供永久军事保护?
毫无疑问,如果波兰“如愿”在境内建立一个美军坦克师永久军事基地,其与俄罗斯原本紧张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尖锐。被美国主导北约坚持东扩、在东欧驻军持续增加刺激的俄罗斯注定将采取强硬措施回击,加强在西部边界的军事力量以确保自身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本国及其境内的美军目标,都将被列入打击范围。换句话说,波兰破财未必能够免灾,美国口口声声追求的“欧洲安全”,也正因北约扩张而变得“更不安全”。部署在波兰境内的美国“爱国者”导弹系统
1. 波兰准备出资20亿美元在境内修建美军永久基地的消息由当地一家媒体爆出。该媒体援引波兰军方文件指出,考虑到“来自俄罗斯方面的威胁不断增长”,华沙当局认为必须在波兰境内部署美军永久军事基地。为此,波兰方面准备出资15亿-20亿美元,与美方联合修建部署一个美军坦克师及安置美军家属所需的基础设施。
“该建议描绘了在波兰境内常驻一个美军师的明确而实际的必要性,强调波兰有责任为此提供数额15亿-20亿美元的重大支持,通过建设联合军事设施的方式保障美军能够更为灵活地调动。”被曝光的文件如是说。
文件强调,在波兰境内建立美军基地的目的是应对“不断增长的俄罗斯威胁”。按照计划,美军将部署在几个不同地点,除了军事设施,还要修建医院、学校和健身场所。
2. 华沙当局强调,波兰是“美国最忠诚的盟友之一”,修建这样的军事基地也符合美国利益,将使美国的战略更加灵活。“特朗普公布的美国2017年国家战略将俄罗斯侵略定义为美国和全球稳定的主要威胁。俄罗斯企图巩固与欧洲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关系,而这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在波兰建立永久军事基地使美国战略更加灵活,这是对抗和遏制俄罗斯威胁所必需的。”媒体曝光的文件强调。
波兰军方证实了文件的真实性,并宣布相关建议已经提交美国白宫和国会。在这份39页的文件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欧洲国家需要美军常驻,而这又对美国有哪些好处。
美国国会大厦
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
3. 作为回应,俄罗斯就部署美军基地可能造成的后果向波兰发出警告。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俄罗斯将对类似举措发起反制。“总的来说,我们注意到北约军事体系持续向我国边界扩张。显然,这无论如何不会促进欧洲大陆的安全与稳定。相反,这些行为将引发俄罗斯方面的反制,以平衡每次都被以这种方式破坏的均势。这(修建军事基地)是任何国家的主权决定,但对于欧洲大陆共同的安全氛围所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佩斯科夫强调。
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夫根尼·谢列布林尼科夫表示,俄罗斯国防部准备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美国决定在波兰部署永久军事基地的话。
俄在西部地区部署“伊斯坎杰尔”导弹系统
“俄外交部门将继续展开工作,以对波兰当局发出警告或者说服其放弃这一建议。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也在准备反制措施,一旦外交努力失败、波兰出现美军基地,这些措施就会被付诸实施。”
4. 俄罗斯《祖国兵工厂》杂志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确信,波兰军方的这一建议实质出自美国之手。他说:“这一建议是美方唆使提出的,目的是给外界造成美国被动在波兰驻军的假象,否则美军没有任何客观理由在该地区驻军。俄罗斯没有威胁任何人,而且任何时候都未对直接或间接威胁波兰,尽管波兰领导层采取极端反俄立场,搞出很多奇谈怪论,向俄罗斯泼各种污水。” 他同时表示,波兰民众未必会赞成军方的这一提议。
俄议会下院(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尤里·施维特金也持类似观点。他说:“我认为,波兰当局的这一政策不符合民众的意愿。显然,他们的政策具有军事性质。”
另据美媒报道,波兰军方提出上述建议过程中并未与外交部磋商,同时也没有征得作为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杜达总统的同意,尽管杜达总统认为俄罗斯是波兰和全世界的主要威胁。波兰总统杜达
5. 俄罗斯人文-政治研究国际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布鲁特认为,在波兰驻军问题上,华沙和华盛顿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波兰视自己为美国最亲密的政治伙伴,因此有意将自己与德国、法国为首的欧洲中心对立起来,并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借美国之手来对抗西欧、恢复自己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布鲁特解释说。
他同时强调:“对于美国来说,利用波兰可以同时削弱俄罗斯和欧洲。在东欧部署军队而且费用由对方负担是非常好的公关宣传,符合特朗普在国内大谈特谈的扩大美国影响力的论调。但华盛顿与华沙在这方面的不谋而合将破坏欧洲的统一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