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德国vps,为什么一些汽车报价只有指导价?
车企只能指定「指导价」-实际成交价需要综合多个因素自行调整
分析基础:
政府指导价的概念市场定价的综合考量【指导价·guidance price】是购买汽车时提及最多的词汇,然而这个名词实际并不适合汽车;因为讨论指导价的前提一般加加上“government·政府”,对于各类商品定价的依据是《价格法》,内容主要指向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
政府指导价的功能是知道经营者制定商品的价格,同时会听出最高限价和最低保护价;超过限价标准当然是违法行为,低于限价标准则会获得补贴。但一般只有刚需性的商品会按照该标准定价,比如生活必不可少的食品与油耗等,大宗消费品中的汽车并没有这种指导价的概念,其定价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之多。
市场定价的考量·产品定位汽车指导价的定价首先要考虑如何包装产品,也就是给车辆一个符合消费者预期且不影响销量的定位。比如价格调整幅度极大的通用汽车三大品牌,其中别克与雪佛兰的价格往往会有「-50000¥」的下探,而凯迪拉克更是动辄超100k的下调。
当然存在相同的问题的品牌越来越多,比如二线豪华汽车沃尔沃与林肯,以及所谓的第一阵营德系BBA,以及老牌英系品牌捷豹路虎等等;这些品牌的很多车辆都有超100k的调整空间,那么为什么这些车企不直接定出低价以吸引消费者呢?
消费心理学是非常有趣的学科,现阶段的个人用户市场的消费习惯比较“奇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不用否认,在量产汽车≥15万的范围内基本都有这种现象。因为贵的商品一定程度象征了身份地位,商品本身的价值可能很低,附加价值(包装出的品牌影响力)才是真正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点。
所以某些大品牌超低成本的纺织布手机袋都能卖出几百元,走时精准度很差的机械表可以定出几百万的价格;而在汽车领域则是很多技术水平实际很一般的豪车也能定出几十万的价格,但如果这些车真的按照合理的指导价来定价的话,热度反而会大幅下降,因为价格走低忽然就显得不高端了——车辆指导价是个「炫耀的资本」,认可吗?
得让消费者觉得捡到便宜才行!这些价格调整空间极大的汽车,以30/50万的价格将车辆硬生生的拉升到高端范围,让消费者认可其高端定位;之后以实际低很多的价格销售车辆,作为买方则会认为见到了大便宜,同时足够高的指导价还是能够拿来说事,似乎这是两全其美了。
这就是车辆定价中关于“产品定位”因素的考量,可以说这是个很容易看清楚的套路;可以说以合资进口汽车为主的选项,优惠后的价格仍旧时存在很大品牌溢价空间的。比如BBA的一些后驱车可以定出40万的价格,调整后35万成交但还没有其他品牌25万的车辆的品质与制造成本高;但是销量却始终很好,因为德国车企吃透了这种盲目消费行为,懂车人太少是其成功的秘诀。
第二考量因素·区域热度差同一品牌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力会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德系汽车与美系汽车在京津冀与江浙沪皖周边的热度很高,日系汽车则是以港台不得不选的廉价代步车进行了包装,以闽粤琼三地作为大本营。
国产汽车目前没有特殊的区域热度的区分,对于与合资汽车的抗争反而是优势,只是在崇外心态还比较普遍的阶段中,竞争力的提升也要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加码,所以也是存在指导价偏高问题的。那么这种区域化的差异则决定了无法定出标准的统一价,因为整车厂与终端销售公司只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如果完成销量任务不是车企需要绝对关心的问题。
模式:车企批发汽车会有“批价”,以第一节描述因素定出的(市场指导价-批价=进销差价),差价是终端销售的利润空间,成交价格理论上应当在其范围内浮动。
也就是由终端自行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某品牌的汽车销量好到需要排队凭票购车,此时按照指导价销售当然是最理想的标准。但如果这个品牌在其他区域是门可罗雀,销售商想要生存就要下调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这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说白了就是降价促销。车企指定市场指导价是要综合最热区域与“低温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差异,进行调整极限的综合考量而定出可调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只能有指导价而不能有标准价的原因。
总结:汽车指导价只能作为参考,2021年的车市竞争会更加激烈,豪华品牌汽车的价格调整空间会在20-40点之间,普通中端合资汽车会有25-30点的标准;≤15万以内的汽车会在10-25个点之间,价格基数越低调整幅度越小,这是必然的模式。
至于实际成交价的差异主要是品牌地域热度的影响,如果异地的车辆价格足够低,且能够较大程度超过往返通勤成本的话,购买汽车不见得非得局限于用车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柯尼塞格和布加迪谁更厉害?
瑞典著名跑车制造商柯尼塞格我们相当熟悉,他们已经在世界车坛之巅占有一席之位,其作品完全拥有向布加迪、法拉利和保时捷叫板的实力。曾经在2012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的Agera R超级跑车,再次引领2013广州车展的超跑舞台,因为它是本届车展中最快的跑车之一。
柯尼赛格Agera R的长宽高分别为4293×1996×1120mm,轴距为2662mm,最小离地间隙只有100mm,前轮距为1700mm,后轮距为1650mm。车身质量为1330kg。悬挂采用前后双叉臂形式,带有双向可调节VPS空气液压减震器,以及柯尼赛格Z-style防翻滚杆。此外,后悬上还采用了一种"Triplex "的减震结构。
与Agera相比,Agera R又做了进一步的强化。车子的引擎盖下面配置的是更为强劲的双涡轮增压5.0升V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099马力,扭矩峰值则为885磅·英尺/4100转每分。发电机转速在2,700 到6,170转每分之间就可以输出737磅·英尺的扭矩,如果采用E85的生物燃油,那么发电机转速在1099 到6900转每分之间的超宽范围之内就可以输出超过737磅·英尺的扭矩。
即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柯尼塞格Agera R也表现得十分从容,它的秘密就是拥有更快的速度,虽然排量与缸数均少于布加迪SuperSport,但在0-300km/h加速成绩上却吕略占上风,同时在价格上要比SuperSport、One-77便宜不少,约合143万美元。
速度与金钱的杀手—布加迪Bugatti
1909年意大利人埃多尔·布加迪(EttoreBugatti)在德国创建布加迪公司,专门生产运动跑车和高级豪华轿车,1998年被德国大众收购,后将其工厂重建在法国。其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布加迪EB16.4 Veyron,中文官方名布加迪威航,就是为人熟知的布加迪威龙。每辆威龙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订做的,因此它的配置和内装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特别安排的,全球现在估计有300多辆。
布加迪威龙16.4是一辆独一无二的超级跑车。从来没有一家汽车生产商曾设计、策划或制造过这样的一辆终极跑车:动力规格为1,001 匹马力、极速407KM/H、扭距1,250 N·M、 8L的16缸4涡轮增压引擎及固定的四轮驱动。最强的动力规格及技术创新,将加速表现推到极至:时速0-100KM/H仅2.5s、时速0-200KM/H仅 7.3s、时速0-300KM/H仅16.7s。然而,Bugatti Automobiles S.A.S. 一直强调减速性能必须比加速更为出色。因此,布加迪威龙16.4由时速100-0KM/H刹车只需2.3s。
当然价钱也是天价,售价在120万美元,2500万人民币左右,却依然抢手。布加迪07年还推出了一款全球限量5辆的布加迪EB Veryon 16.4 Pur Sang(纯血统),售价在200万美元,4300万人民币,以铝材和碳纤维为主要材料,采用精美手工工艺打造。
去年布加迪又同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es)合作推出布加迪.威龙.爱马仕,Bugatti Veyron Fbg par Hermes,车内车外加入了大量精致讲究的“爱马仕”细节:H网纹式鬼面罩、八柱式电镀轮圈上仿照经典马 鞍针步的缝线(saddle-stitching)造型散热孔、以小公牛皮缝制的座椅及车厢内笼、车头行李箱内以纯人手制作的专用手提箱。售价也高达155欧元。
继推出Bugatti Veyron Fbg par Hermes后,布加迪又推出布加迪黑血限量版,Bugatti Veyron Sang Noir,全球限量15辆,优先欧美富豪,价格肯定比Fbg par Hermes还要高,动力方面和Veryon完全相同。一贯的皇冠形水箱格栅,贯穿全车的车身中线上的突起,短头,以及EB标志、灯具等都是布加迪的传统设计,不会也不应变动。车身显得异常的紧凑,似乎攒集一切力量时刻保持着蓄势待发的警惕状态。
Sang Noir特别版采用全黑车身,发动机盖、车顶、车尾更是没有任何涂装的碳纤维“素面”原貌。独特的细节设计包括铝合金后视镜和车头进气格栅、黑雾头大灯、全新设计的黑色合金轮毂,以及车内的褐色真皮和Alcantara人造皮革。
布加迪为苛刻的消费者推出了一款更加奢华的“无顶篷”版车型,其名字为“威龙16.4 Grand Sport”。 全球限量150辆,首辆布加迪威龙Grand Sport敞篷跑车在Pebble Beach车展上被拍卖,最终被一名富有的买主以290万美元的价格拍得。另外的149辆售价将为140万欧元(大约200万美元)。
在装上车顶时,Grand Sport将达到252英里/小时(407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如同硬顶车一样。在将车顶收起来时,可达到224英里/小时(36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这将确保Grand Sport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其全球最快跑车的地位。
布加迪为纪念自身成立100周年,发布特别版威龙——布加迪威龙Grand Sport Sang Bleu。
同普通版Grand Sport一样,当硬顶拆除后,Bugatti Veyron Grand Sport Sang Bleu的电子限速装置便会启动,极速在此时会由407km/h下降至360km/h;当装上软篷时,电子限速会再度启动工作,此时极速则被限制在275km/h。
布加迪,确实是个梦幻的名字,拥有它是富贵的象征!
到底谁更厉害?就目前来说,速度最快和最高时速的纪录保持者依旧是布加迪。而柯尼塞格更厉害的是价格吧。
亚马逊账户有什么办法提现不了怎么办?
1、第一步:如果是美国站被封,那么从加拿大卖家登录中心登录卖家后台。
2、第二步:登录时,故意输错密码几次。
3、第三步:最后用正确的密码登录账号后台。
4、第四步:登录后停用并删除各站点的存款方式。
5、第五步:使用自己的邮箱给亚马逊绩效团队和资金团队报告自己的账户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并请求先暂时禁止对卖家账号的访问,暂停商品的销售权限。
6、第六步:收到亚马逊的回复您的账号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登陆后,再用原来店铺的VPS修改密码后重新登录账号便可恢复账号。
7、第七步:以最快的速度将账号里的资金提现出来。(不要奢望被冻结了的账号还能100%安全啊)
欧洲站点同理,比如你账号是德国站被封,那么从英国站或者其他国家站点登录卖家后台。目前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站点不可使用此法。
为什么自行高射炮比坦克还要贵?
自行高炮比坦克贵主要贵在电子设备上,不过也得分是什么自行高炮和什么坦克比较。比如,俄罗斯的T14阿玛塔坦克和美国的M1A2 SEP V3就属于比较贵的坦克。
现代军事装备中,电子系统占据整个价格的比例越来越高,从二战时的不足5%,提高到如今的一半以上,自行高炮的贵,就是贵在他装备有对空搜索和火控雷达,以及炮瞄雷达两套雷达及其后端处理设备,还有关联到武器自动瞄准装置、快速供弹的自动装弹机等。
日本的87式自行高炮价格为1400万美元,价格接近一个半的M1A2主战坦克(850万美元),德国的猎豹自行高炮的价格大约是850万马克,等于两辆豹2A5主战坦克的价格。从分类上看,自行高炮属于高技术装备,坦克则属于野战消耗品。但是近年来,世界坦克技术发展很快,坦克也从消耗品变成了奢侈品。
世界新一代主战坦克价格普遍开始上涨,俄罗斯T14阿玛塔主战坦克装备了一套“Afghanit”主动防御系统,他由4面Ka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组成,每一面雷达都集成了多个独立收发信号的T/R组件,四面雷达可以合成360°的周边情报,即便是损坏一部分阵面也只是造成图像质量降低,而不是失效。这套系统能够在距离坦克4-5米处拦截速度高达1700米/秒(5马赫)的来袭弹药,足以拦截西方飞行速度最快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DM53(在两千米距离上命中目标的速度不到1700米/秒)。
此外,阿玛塔坦克还装备有两部脉冲多普勒雷达,主要用于对来袭导弹进行探测,他可以从复杂的地面杂波中分辨出导弹来袭的方向和速度,加上多达6部的光电探测器,阿玛塔坦克可以说能够分辨出目前全球任意一种反坦克导弹,并且做出及时反应。正是这些电子系统的装备,一辆T14阿玛塔坦克的价格提高到了1000多万美元,已经比大多数的自行高炮要贵的多了。
同样的情况也包括美国的M1A2 SEP V3,或者说是M1A2C,他装备有从以色列引进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布置方式类似于T14坦克的阿富汗主动防御系统,但是性能偏弱,而且体积巨大,布置在坦克两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装甲盒宽度超出了车体,整套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效率都不及俄罗斯的系统,但是由于西方武器普遍的价格较贵,以及战利品系统本身的进口属性,导致M1A2C坦克价格超过了1000万美元,也接近了最贵自行高炮的价格。
未来,随着车体红外抑制和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技术的运用,以及贫铀弹药、贫铀装甲的使用,加上网络化作战能力的提高,CEC联合接战能力的提升,新一代激光武器的使用,可以想象到坦克的价格还会进一步提高,总有一天,原本担负冲锋陷阵、掩护突击、扩大进攻纵深的坦克,也要变成一般国家用不起的奢侈品,不知道这对坦克的发展是好还是坏呢?
国四的踏板摩托选哪个牌子的比较好?
目前国内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踏板车主要有以下几款车型。。。
一雅马哈全新电喷创核科技引擎“I芯”系列车型踏板车。雅马哈创核科技引擎是雅马哈全新一代电子燃油喷射动力系统,完全满足国四新排放标准需要。所谓创核科技,就是指增强燃烧效率,减少机械损耗,提升冷却性能,使发动机更耐用,更省油,更好开。这款发动机使用了赛车级DiASil铝硅合金气缸,超薄密集型散热片。气旋型燃烧室、滚轮摇臂和偏置气缸,极大地减少了动力损耗。发动机排气量125cc,压缩比高达11:1,较低转速下即可获得大扭矩输出。节能高效,实测一升油可以行驶57.5KM。
搭载雅马哈全新创核引擎的系列踏板车型主要有三款。巧格i(ZY125T),赛鹰125(CYGNUS GT ),以及福禧125 。这三款车型都是125CC排量,巧格i和赛鹰上市时间为2016年9月份,属于最早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踏板车型。
巧格i(JOG i):车型代号ZY125T-13,单缸 空冷 SOHC 4冲程创核科技发动机。最大扭矩9.7N・m(1.0kgf・m)/5000r/min,最大功率6.1kW(8.3PS)/6500r/min。前碟后鼓制动配置,座高740mm,车重90公斤。前后轮胎规格均为90/90-10真空胎。官方售价7980元。。。
赛鹰125.同样搭载雅马哈创核科技引擎,最大功率6.1KW,最大扭矩9.7牛米。座高751mm,车重96公斤。点火方式TCI,轴距1275mm,最小离地距离106mm。前后轮胎均为100/90-10(56J)。。。
福禧125为第三款搭载创核科技引擎的踏板车型。满足国四排放标准。功率和扭矩跟前两款一致。座高740mm,车重90公斤。在配置上基本和巧格i一样,都是前碟后鼓,90/90-10前后轮胎。外型上福禧更加霸气一些。雅马哈官网售价8880元。
豪爵在16年也上市了几款国四新踏板车型。其中VS125是豪爵最早上市的国四电喷踏板车型。
VS125搭载了豪爵新一代智能电喷UM发动机,油耗更低,动力更强!加速顺畅,超低油耗,百公里WMTC工况油耗低至2.37L。震动,噪音控制十分优异。。。
除此之外,还有VE125踏板车型,也是使用相同的动力平台,排放标准满足国四要求。
本田系也有新款国四电喷踏板车型上市。新大洲本田18年新近推出两款车联合标的踏板车型
Dio U+125以及RX125FI。这两款车都是搭载PGM-FI电喷系统和NSC高效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偏置汽缸,滚针轴承摇臂,挤压燃烧室,高位进气系统。搭配 本田先进的PGM-FI智能电喷系统,最大功率6.6KW,最大扭矩为9.87牛米。
Dio U+125的配置比较丰富。一体化电磁防盗锁。LED背光立体仪表盘,12英寸轮毂。 预留新大洲本田专用防盗器接口,分体式USB充电器 ,一体化OP选装部品,并且还安装了底盘防护装甲。制动方面前碟后鼓,前制动盘190mm,CVT无极变速。座高735mm,车重105公斤。
五羊本田同样不甘寂寞。也于17年年末下线了三款踏板新车型。
国四瑞御110.搭载本田ESP发动机最大功率6.2KW,最大扭矩8.84牛米。
国四优悦110
除了这些国内知名车企外,小排量踏板界比较专注的标致也推出了全新第四代NEW SPEEDFIGHT 125踏板车型。NEW SPEEDFIGHT125是全球同步上市,国内外整车状态基本一致。
NEW SPEEDFIGHT125的发动机为电喷水冷,最大功率达到了8.1kw/7400rpm,最大扭矩10.7N.m/5600rpm。极速表显103km/h。配置方面比较丰富,透镜鹰眼前大灯,LED灯带位置灯。全液晶数显仪表。自带球型导航支架以及USB充电口。点火开关集成了车头锁和座椅锁的功能,但是不具备磁性防盗功能。高配版脚踏处加有防滑防挂的铝质踏板,外置中置式7.4升油箱。一体式座椅,马鞍型装饰壳。座椅下储物空间可以放入一顶全盔。前避震为正立式,后避震为单边单减,带气囊,前后碟刹并配备了SBC联动刹车系统。前后轮胎均为130/60-13的正新真空胎。
售价上标志踏板价格不算便宜,根据版本不同价格也不同。14800-155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