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vps排名,为什么俄罗斯这么强大?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12月17日报道称,正在船厂进行维修的俄海军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将于2022年进行新一轮海试,消息一出,迅速引来各方关注。因为,人们现在已经忘记了俄罗斯海军竟然还拥有航空母舰这一事实。
综合俄海军和西方军事专家的观点,由于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存在动力系统和船体结构的硬伤,再加上俄海军此次修复该舰的预算不足,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大修工程很可能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并不是彻底翻新。据俄塔斯社报道称,俄海军希望“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至少再服役五年,于2020年代末退役。
而美国《福布斯》网站则指出,即使该舰状况良好,未来服役于俄海军中,仍有较大的作战局限性。比利时海军分析员范.洛克伦更是一针见血的说道“就目前而言,飞行员是否能在甲板上起降舰载机,还有待观察。”而在俄罗斯国内,层出不穷的新航母计划令人眼花缭乱,不论是俄政府还是俄海军,都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但当梦想照进现实,俄罗斯的“新航母梦”真的能如愿实现吗?
于1990年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今年已经37岁“高龄”,自从加入俄海军以后,它就一直噩耗不断,令人揪心。从1991年到2016年间,该舰只进行了7次海上巡航,而且每次都会有滚滚黑烟相伴,特别是它的动力系统令人诟病不已。
采用蒸汽轮机和涡轮增压锅炉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虽然最高航速可达29节,但其锅炉方面存在着“致命缺陷”,1996年3月在地中海巡航时,“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上的8个锅炉仅剩2个还能正常运转,差点造成航母随着洋流搁浅。
进入新世纪后,“库兹涅佐夫元帅号”更是问题频出,2017年远赴叙利亚执行空袭任务时,就发生了阻拦索断裂,导致两架舰载机坠海的严重事故。将其拖到国内进行维修时,位于罗斯里.亚科沃港的82修船厂的PD-58浮船坞又因断电事故沉没于海底,起重机将其甲板砸出了一个坑。
本以为事已至此,“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应该会消停一会儿,但上帝又给俄罗斯人开了个玩笑,2019年底,正在维修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传来噩耗,航母内部能源舱发生火灾,造成两名工人死亡,还损坏了电力系统。
命运多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已经难以为继下去,进入新世纪以后,俄罗斯国内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航母计划,其中以“风暴”级和“海牛”级颇为吸引眼球。于2017年出世的23000E“风暴”级航母,由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主导设计研究。该型航母长约330米,宽约40米,航速30节,排水量约10万吨,计划搭载70架到100架左右的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和电磁弹射两种方式,使用核动力系统推进,此外,独特的双舰岛设计也别具一格。
而在2019年圣彼得堡国际事务展上,由涅瓦设计局展出的11430E“海牛”级航母,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该型舰长约350米,宽约41米,航速29.7节,排水量约9万吨,舰载机数量在60架左右。采用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同样使用核动力系统推进。
这两款新航母计划,不仅被媒体多次报道,而且还引起了俄政府和俄海军巨大的兴趣,但如果真要建造的话,对于俄罗斯目前的技术工业和经济基础而言,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考验。
在技术工业方面来说,俄罗斯境内的造船厂想要承担这两款航母的建造计划,难度非常大。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扎里夫”造船厂,曾被誉为“苏联海军的一颗明珠”,但其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不足,虽然俄罗斯近年来在大力整合,希望提高“扎里夫”造船厂的整体实力,但前景令人堪忧。
位于刻赤的“海湾”造船厂,曾在苏联时代建造过6艘15万吨级的油轮,拥有一个长360米×60米,深13.2米的干船坞。他们曾对外宣称有建造航母的实力,但就最新的卫星图片显示,他们后续计划中所谓的干船坞建设,只是停留在图纸上,没有一点动工的痕迹。
位于俄罗斯北部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从苏联时代到至今,订单一直未曾断过,但它的主营业务却是建造潜艇,如果真要建造航母,难度可想而知。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也承接了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造为印度“超日王”号航母的项目,但这个改装并不是在船坞里进行的,而是直接在岸边挖一大水坑,将航母开进去,然后排干海水,形成一个土船坞,凑合着改装的。
位于俄罗斯远东的“红星”造船厂,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建造新航母的造船厂,从2009年开始,在普京的亲自主导下,“红星”造船厂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中国企业的援建下,该厂拥有了1200吨龙门吊,4万吨浮船坞,650吨设备拖车等重型设施,此外,还建有一个485×114×14米的干船坞,综合实力强悍无比。
但如果建造新航母,同样困难重重,首先,“红星”造船厂的多数订单是各型油轮和科研船,目地是为了开发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而不是用作建造军事舰艇。其次,民用船只与军事舰艇的建造,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而且俄罗斯国内造船人才流失特别严重,所以能否建造新航母也是一个未知数。
经济基础方面,向来是俄罗斯的短板与痛处,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就没有迎来春天。唯一值得说道的就是它的油气与武器出口,但就因为前者,还被美国媒体讽刺说“俄罗斯就是拥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在国内经济低迷不前,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军费就受到了最直观的影响,就拿2019年和2020年来说,俄罗斯军费一直在440亿美元左右。
而“风暴”级航母的建造费用就达到了60亿到180亿美元之间,即使是“海牛”级航母,也要花费31亿美元左右,而且这只是计划中的费用,没有考虑到经济通胀和货币贬值等情况。技术工业不足,经济发展堪忧,是俄罗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新航母计划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颇受各方质疑,同时“新航母梦”能否实现,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选择继续维修“库兹涅佐夫元帅号”,也是迫不得已,正如同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教官理查德.莫斯和瑞安.维斯所言“作为俄罗斯唯一在役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元帅号”的主要任务是彰显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形象,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必须彻底修好它,让它尽快恢复服役。”
吃鸡游戏中的俄罗斯vss狙击步枪?
绝地求生里的VSS枪声要比现实中小了一些。现实中的VSS在发射9*39mmSP5弹时枪口处只有120分贝的声音,已经是非常小了。
VSS之所以枪声这么小,和它特殊的设计有关。绝大多数枪械都是外接消音器,而VSS则是一体式消音器,枪管本身就是消音器,效果自然很好。为了进一步降低枪口噪声,VSS采用的9*39mm弹也是亚音速重弹,这种子弹在出膛后速度低于音速,不会产生弹道音爆,同时因为子弹较重,其枪口动能相比突击步枪是一点也不差,现实中的VSS其枪口动能与AK-47相同,都是2000焦耳,而且因为使用的是重弹,飞行速度较低,所以远距离的存能比突击步枪还要好不少。
VSS设计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替代AK-47 PBS。
和游戏中不同,现实中的AK-47系列只有AK-47PBS可以挂消音器。AK-47PBS使用的是7.62mm亚音速重弹,也是为了减少枪口噪音。AK-47PBS是专供苏联VDV和一些特种部队的。
不过80年代后凯夫拉防具的出现让AK-47PBS不太够用了,说白了就是打不穿防弹衣,咋办呢?苏联人就搞出了VSS。不过新世纪以后VSS在面对NIJ III,NIJ IV级防具时也有些力不从心了。然后苏联人就搞出了VKS。
不过严格来讲,AK-47PBS的继承者不是VSS,而是AS Val,该枪与VSS很多地方是相同的,算是同一枪族的产品。
VKS,和VSS一样,也是一体式消音器,不过采用了直拉式枪机,打一发拉一下,不能全自动或半自动射击了。采用12.7 * 54mm亚音速重弹,也是给特种部队研发的。精度还是非常不错的,100米距离上1MOA。使用的狙击弹中有一款SC-130VPS,弹重76g,2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6mm钢板,非常IMBA。
这枪穿透力比AWM要高上不少,如果在游戏中出现想必是非常IMBA的。
军舰近防武器备弹量感觉很少?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国为军舰上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装备,比如近防炮等。而大家对于近防炮的认知也一般来自于影视剧当中,这种射速非常快的近防武器,一秒钟就可以发射几百发炮弹,被称为这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据悉,这种自动化武器受雷达控制,同时配有雷达、光学、红外线追踪系统,在软件的控制下,可以自动向来袭目标射击。不过,近防炮储备弹药的数量也非常少,那么在实战当中,近防武器可能几秒钟之内就已经将炮弹全部射出,这样在进行防卫任务的过程中,真的能够起到效果吗?
比如我们国产的1130型近防炮,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海军舰艇在近防火力方面的不足。据悉,该炮有11根炮管,每根炮管口径30毫米,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带给水面作战舰艇巨大威胁的超声速反舰导弹。在射速方面,该炮最高的射速档位是每分钟11000发,如果换算成秒数的话,一秒钟就可以发射出166发炮弹,而弹仓内的储备才仅仅1200发,这种攻击速度与储备量的不对等,也导致近防武器在8秒钟之内就会将所有炮弹全部发射干净。
就算不使用最高档位的话,每分钟4000发的射速,一秒钟也可以发射67发炮弹,打18秒也会耗尽,这也让很多网友对于近防武器的印象一直保持为“近防武器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价值了”的看法。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其实军舰的近防武器的核心价值,不是有效的防御,而是永远都不要发挥作用。这句话看上去是无稽之谈,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
反观美制MK-15型密集阵舰载近程防御系统,采用了6管20mm加特林式M61A1型火神速射炮,这种以弹链式作为主要供弹手段,备弹量仅有980发,射速分为三个档位:“3000发/分钟、4000发/分钟、4500发/分钟”最大拦截距离为1500米,最小的拦截距离为450米。这种近防武器虽然看上去非常强大,但遗憾的是,美军战舰防空能力过于强大,这种近防武器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这也让它在军舰的地位比较尴尬。
MK-15型密集阵舰载近程防御系统虽然最大拦截距离为1500米,但它在调节至最高射速档位之后,拦截的命中率为90%,在面对多目标的时候,防卫武器就要连续开火两次,才能确保命中率在100%,如果每次拦截的耗弹量约为200发左右,这也说明美军战舰上的近防武器只有4次开火机会。90%的命中率,也导致了4次开火可能只有两次可以有效拦截,所以980发炮弹,有一半是无效的。
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就可以知道这种近防武器只能作用于辅助功能,需要与防空武器进行配合,才可能尽可能的全部拦截来袭的目标,如果将全部的胜算压在近防武器上的话,那么军舰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就算近防武器装备了10000发炮弹,在拦截方面依然需要配合防空武器进行有效打击,所以装备基础弹量其实就已经够用了。
对于目前的军舰武器来看,防空系统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通过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有效分析与识别,这种武器的性能要远远超过近防武器,而且以美军目前的防空系统“宙斯盾”而言,就算遇到了导弹袭击,在同时使用近防武器与防空系统之后,防空系统在拦截对方之后,近防武器可能都来不及开炮就已经结束战斗了。
其实近防武器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关键作用,其实就是为了解决漏网之鱼,在防空系统在拦截之后出现的其余导弹进行打击,这样的攻击,就不需要更多的耗弹量也可以轻松搞定。如果说在实战中出现必须拦截的情况,那么防空武器也将第一时间进行打击,近防武器作为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些时候可能都没有用武之地,这也是为何说近防武器的核心是不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目前的军队装备中有哪些经典的狙击步枪?
俄罗斯军队历来比较重视狙击手的培育培养,在二战时期,就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狙击手,持手中的狙击步枪隐蔽接敌,不时地施放冷枪,对前线的德军官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T-5000:目前,俄军队中装备比较有名且经典的狙击步枪有最新型的T-5000,此枪质量5.6公斤,口径7.62毫米,弹容量有5发或10发盒状弹匣可供选择,栓动枪击,旋转后拉式操作,其精准打击距离达2000米,是俄罗斯军队目前新装备的高精度狙击步枪。
(T-5000狙击步枪)
作为手动操作的T-5000,枪机用高档不锈钢加工而成,采用传统的双闭锁突笋设计,有左右手两个版本,可根据射手情况来选择枪械。
T-5000,握把由塑料制成,有供射手贴脸颊的位置,枪托为玻璃钢制,并可折叠,稳定性及耐用性较好。
在机匣顶部有皮卡汀尼规格的导轨,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安装白光或夜视瞄准装置,以及其它配件包括可拆卸的两脚架,可旋转的背带等。
此枪曾在恐怖分子活跃的高加索地区使用,也参与了叙利亚的实战,俄军特种部队狙击手有具体的使用经验,据此俄罗斯军工对其进行了某些改进升级。
可以说,自冷战以来,T-5000是俄罗斯狙击手想要的那种狙据步枪,在获得市场成功前,必须获得军方的认可,打靶是次要的,实战才最有发言权,才是最好的口碑和宣传。
此枪2014年随俄罗斯特种部队进入叙利亚,实战中狙杀了许多武装恐怖分子,以大射程、高精度以及良好的操控性能在中东流传开来,市场上的客户随之增加,俄已公开向客户出售其最新改进版T-5000M狙击步枪。
(SVD狙击步枪)
SVD:俄罗斯军队依然还在使用7.62毫米SVD狙击步枪,此枪国内军迷们相当熟悉,国内仿制版本叫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此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4倍光学瞄准镜,初速每秒850米,采用10发弹匣供弹,半自动方式发射,有效射程1000米,能有效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
但此枪尽管威力大,但全枪过长有1.2米,不适合机械化部队携行,且后座力极大,易使射手疲劳;此外,还存在撞针易折断等缺陷。
VKS重狙:此枪为俄罗斯研制的12.7 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其最大的特点是无托结构,微声狙击。
VKS实际上是反器材步枪,但可纳入狙击步枪范筹,使用了直拉式枪机,发射12.7 × 54 毫米亚音速步枪子弹,主要攻击目标是600 米范围内身着重型防弹衣或躲其他坚硬掩体后方的敌人。
由于采用了无托结构,从而缩短了全枪长度,但枪管长度不减,其尺寸更适合城市反恐作战。
钢制机匣前部上方两侧设有6 个大型散热孔,顶部设有一个折叠式准星,中间顶部装有一段瞄准镜导轨,以便安装光学瞄准镜,导轨尾部为一个折叠式照门。
(VKS重型狙击步枪)
护木使用聚合物材料制作,下方带有一个可以折叠式两脚架,在不使用时可向后折叠放入护木下方的凹槽中,两脚架高度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
枪托也使用聚合物材料制作,减轻了全枪的质量,尾部设有一块由橡胶制造的后座缓冲垫,抵肩射击时非常舒适,手动保险杆设置在枪托左侧。
空枪重5公斤的VKS可发射12.7毫米SC-130VPS特种穿甲弹,可在200米内击穿16毫米厚的钢板,其采用5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600米。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会对未来全球网络的互联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互联网始创于与美国,宗旨是建立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美国的种种做法已经违背了这个宗旨。美国将互联网看做是自己的私有资源,推行网络霸权主义的资本。随着而来的问题就是黑客盛行,各国网络存在被监听的风险,对于其他各国来说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谁都不想网络背后有着监视自己的双眼)。
俄罗斯又被称作“战斗民族”,对于国防安全的敏感性或将强于其他各国。本月23日,俄罗斯宣布成功完成断开全球互联网的一系列测试。
俄罗斯为何能够断开全球互联网,我国是否可以借鉴还是先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谈谈俄罗斯为何能够断开全球互联网这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狗专网的这个概念,例如某某银行专网,全国银行通过专线将各地市、乡镇的网点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可以不受外界干扰的传输数据。将专网的概念扩大,某个国家的互联网也可以类似的看做是一个专网,切断了外界入口并不会影响本国内部数据传输,并且安全性会有更加显著的提升。
美国当前控制了DNS根域名服务器,一个主根、九个辅根服务器在美国,两个辅根服务器在欧洲,一个辅根在日本。DNS域名服务器上网必不可缺,为何俄罗斯可以脱离美国呢?虽然每个国家无法建设DNS根域名服务器,却可以建设国家自有的DNS服务器。当用户上网时,只有本国DNS服务器无法解析时才会调用美国DNS根域名服务器。因此,网络访问数据仅局限于本国使用,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个事情同样适合我国,毕竟我国绝大部分网络流量都是内部访问。
俄罗斯宣布断开全球互联网会带来哪些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是对俄罗斯本国的影响,一个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无需多言,不说您也懂的。俄罗斯成功完成断网测试,无疑将会提升本国的信息安全等级。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以确保本国网络信息不会出现问题,将信息战的风险降至最低。
俄罗斯此举对于美国的网络霸权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于他国将会起到示范作用。当前伊朗、印度都有过“断网”的经历,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如何看待俄罗斯断开全球互联网的问题暂且抛开美国网络霸权主义的这个问题,毕竟很难扭转美国的一些列做法(作为大国来说,美国势必会将所有潜在对手当做假想敌,网络则是最好的监听手段)。
我们主要来谈谈俄罗斯断开全球互联网这个事件,仅适合突发情况下的选择,并不适合常规使用。封闭式的网络,违背了互联网的发展精神(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当前值得推荐的做法应该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避免出现信息安全事件。适当时候可以建立网络联盟,共同抵制网络霸权的问题。
关于俄罗斯成功断开全球互联网测试的事情,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