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解析系统的英文名为,什么是域名解析服务器?
DNS服务器是计算机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或Domain Name Service) 的缩写,它是由域名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
域名系统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
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一个域名可以解析到两个服务器上吗?
可以的。主域名解析到A服务器的ip地址,带www的域名就解析到B服务器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做到一个域名解析到两个服务器。也可以采用二级域名的方式进行解析。
如果要把主域名同时解析到两个不同的ip地址就不可以的,会产生地址冲突的。
dns是什么网络用语?
DNS是英文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的缩写,是一个用于将域名(如www.example.com)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命名系统。在互联网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用于在网络上进行通信。然而,IP地址通常是由数字组成的,不方便记忆和使用。因此,域名系统被开发出来,它将易于记忆的域名映射到相应的IP地址。
当用户输入一个域名时,计算机会向DNS服务器发送请求,查询与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DNS服务器将返回一个IP地址,计算机便可用此地址与目标设备进行通信。DNS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访问网站和其他网络服务。
域名劫持是什么概念?
域名劫持 域名劫持是互联网攻击的一种方式,通过攻击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或伪造域名解析服务器(DNS)的方法,把目标网站域名解析到错误的地址从而实现用户无法访问目标网站的目的。 域名劫持就是在劫持的网络范围内拦截域名解析的请求,分析请求的域名,把审查范围以外的请求放行,否则直接返回假的IP地址或者什么也不做使得请求失去响应,其效果就是对特定的网址不能访问或访问的是假网址。
ipv6域名解析系统?
IPv6域名系统
虽然IPv6协议将取代IPv4的互联网协议,但是有许多部分还是继承了现行IPv4的优点的。如本节要介绍的域名系统DNS就是继续了IPv4现行协议的。IPv6网络中的DNS同样非常重要,一些IPv6的新特性和DNS的支持密不可分。
IPv6网络中的DNS与IPv4的DNS在体系结构上是一致的,都是采用树型结构的域名空间。虽然IPv4协议与IPv6协议是存在着相当大区别的两套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单独两套DNS体系,相反在DNS的体系和域名空间上两者必须是一致的,IPv4和IPv6共同拥有统一的域名空间。在IPv4到IPv6的过渡阶段,域名可以同时对应于多个IPv4和IPv6的地址。随着IPv6网络的普及,IPv6地址将逐渐取代IPv4地址。
可聚集全局单播地址是目前主要应用的IPv6地址,因IPv6可聚集全局单播地址是在全局范围内使用的地址,必须进行层次划分及地址聚集。下面就以IPv6 DNS系统对这类地址的解析过程来介绍IPv6 DNS系统的解析原理。IPv6可聚集全局单播地址格式参见图1所示。
IPv6全局单播地址的分配方式如下:顶级地址聚集机构TLA(即大的ISP或地址管理机构)获得大块地址,负责给次级地址聚集机构NLA(中小规模ISP)分配地址,NLA给站点级地址聚集机构SLA(子网)和网络用户分配地址。IPv6地址的层次性在DNS中通过地址链技术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
正向解析
从以上介绍我们已经知道,IPv4的地址正向解析的资源记录是“A”,而IPv6地址的正向解析目前有两种资源记录,即“AAAA”和“A6”记录。其中“AAAA”较早提出,它是对IPv4协议“A"”录的简单扩展,由于IP地址由32位扩展到128位,扩大了4倍,所以资源记录由“A”扩大成4个“A”。但“AAAA”用来表示域名和IPv6地址的对应关系,并不支持地址的层次性。
AAAA资源记录类型用来将一个合法域名解析为IPv6地址,与IPv4所用的A资源记录类型相兼容。之所以给这新资源记录类型取名为AAAA,是因为128位的IPv6地址正好是32位IPv4地址的四倍,下面是一条AAAA资源记录实例:
host1.microsoft.com IN AAAA FEC0::2AA:FF:FE3F:2A1C
“A6”是在RFC2874基础上提出,它是把一个IPv6地址与多个“A6”记录建立联系,每个“A6”记录都只包含了IPv6地址的一部分,结合后拼装成一个完整的IPv6地址。“A6”记录支持一些“AAAA”所不具备的新特性,如地址聚集,地址更改(Renumber)等。
“A6”记录根据可聚集全局单播地址中的TLA、NLA和SLA项目的分配层次把128位的IPv6的地址分解成为若干级的地址前缀和地址后缀,构成了一个地址链。每个地址前缀和地址后缀都是地址链上的一环,一个完整的地址链就组成一个IPv6地址。这种思想符合IPv6地址的层次结构,从而支持地址聚集。
同时,用户在改变ISP时,要随ISP改变而改变其拥有的IPv6地址。如果手工修改用户子网中所有在DNS中注册的地址,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而在用“A6”记录表示的地址链中,只要改变地址前缀对应的ISP名字即可,可以大大减少DNS中资源记录的修改。并且在地址分配层次中越靠近底层,所需要改动的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