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反电诈法第44条如何理解?
反电诈法第44条规定了具体的行政处罚措施,该条款的理解为: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如果虚构事实,编造证据等,欺诈他人,情节比较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并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拘留、刑事立案等措施。处罚措施的使用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该法第44条也体现出国家对于打击网络诈骗的态度,提醒广大群众要对这类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加强自我防范和提高认知水平。
大学生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大学生被
1、刷单诈骗、
一些淘宝店铺依靠“刷单”进行一些虚假交易来提升店铺的销售额,“刷单”这种“兼职”便应运而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单纯的心理,在刷单过程中,先给点“甜头”骗取信任,之后再找借口收取高额押金,刷单后,不予返还押金甚至干脆失去联系。
2、网络游戏诈骗
网络游戏诈骗分为低价售物法、买卖账号法和升级代练法三种手段,其中低价售物法是网络游戏诈骗中发案最高的一类。
3、网上贷款诈骗
另据了解,网上贷款诈骗指的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网贷的名义,利用收取手续费、征信费、认证费等名义,骗取钱财,而当大家缴纳了手续费、中介费以后,这些骗子就会拿着大家的资料人间蒸发。
4、短信链接收学费
小杨称,在8月25日那天,小段手机里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里面有一个链接,是收学费的。“他就点进去了,然后里面有个网站,他就把学费打了过去,最后5000元的学费都被骗走了。”
5、火车票、飞机票退票改签诈骗
订了机票准备出行,突然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的短信时,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如何退票或改签。然而,这样看似寻常的短信也可能暗藏陷阱。“盲打盲骗”发展为精准甚至“定制”诈骗,都源于互联网信息的打包出卖。
浙江温州的陈女士突然收到一条“预定的航班因飞机出故障,被迫取消”的短信。由于近几天陈女士确实在网上购买过一张从温州飞往青岛的机票,且短信显示的航班信息和她订购的机票完全一致,陈女士便放松警惕,按照短信内容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并按照“客服”的要求告知其银行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退款转账。等操作到最后,陈女士才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已被诈骗了十万元。
诈骗分子会先在网络上购买乘客的订票信息,然后给乘客发送短信,例如‘您定的机票,航班要取消了,是要改签,还是要退票’。一旦消费者选择改签或者退票,诈骗团伙就会以交“手续费”为理由,向消费者留下一个电话号码,为了看起来更像客服电话,这个号码往往来自海外。如果乘客回电话了,他们就会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退款的名义骗取对方的银行卡信息进行转账。
诈骗分子还会使用改号软件,将自己的号码显示为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以此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建议事主改签或退票,按其提示通过手机银行、ATM机、网上银行等进行操作……近年来,从‘盲骗’到‘精准诈骗’、‘定制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一度十分猖獗,犯罪手段和犯罪方式也是不断翻新,让人深恶痛绝,防不胜防。
按照中国民航相关要求,飞机若因故不能起飞,航空公司的确会提前给订票客户发送短信通知,但绝不会再让客户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任何涉及钱款的交易。
警方提醒
1、刷单诈骗是嫌疑人运用简单的刷单方式,以较低的投入门槛和较高的回报来诱惑被害人。通常,会以拍单会出错或需要流动资金拍虚拟单等为借口,利用网购经验少的网友不懂淘宝和支付宝规则,导致被害人上当受骗。
2、而针对游戏诈骗,在平时玩网络游戏时,不要轻信任何中奖信息,购买装备和虚拟货币时尽量通过认证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易时要反复核对交易网站网址,不要私下交易。3、同时,办理信贷业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正规信贷业务办理不需要提前缴纳任何费用,更不存在刷流水、服务费的说法。
在校学生经济困难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4、收到含链接的短信不要打开直接删掉。
5、收到飞机故障的短信不要盲信,请拨打正规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6、遇事多找个人商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被诈骗后第一时间报案。
被网络诈骗了20万?
吃一堑长一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首先,报警是第一步,第一时间报警,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追回来一部分,看到过有些报道,说是网络诈骗有一部分被追回来过的,当然这个得看运气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到底是因为什么被骗,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总结教训,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自己心态一定要好,既然已经被骗了,只有想办法弥补损失,实在不行就当成“失财免灾”自我安慰一下也是好的,不能因为被骗而导致更坏的事情发生,或许被骗过后,后悔,自责,伤心,都很正常,但是不能一味沉浸在里面,要自己放过自己,自己与自己和解,然后重新开始放宽心态努力挣钱才是王道!
总之,一定要记住这些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梦想着能够一夜暴富”,“财富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脚踏实地挣钱的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电信诈骗是否很难破案?
电信案件已经成为了目前诈骗类案件的主要犯罪途径,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极大。
说实话破案率低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单单是电信诈骗,其他的刑事案件破案率都不是很高。目前中国的法治体制能做好的也就是命案必破了。
目前中国的犯罪数量和破案率一直没有公开,但是电信诈骗案的曝光率是最高的,电信诈骗的危害可见一斑。如此众多的电信诈骗案件破的虽然多,但是基数实在庞大,一些小额的案件就没有精力去做专案专办,所以在老百姓口里破案率就比较低了。
先说一下我认为难破案的理由:
第一,目前中国的警力资源远远不够。管理这么多的人口,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很多做刑警都感叹,,人手不够啊!
第二,中国目前的办案已证据为主,不单单抓住一个犯罪分子就完事,还要搜集大量证据和口供,还要对一些案件进行串并联,还要移交检查院,最后由法院进行宣判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破案流程。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脑力体力来做的。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群众觉得破案难。
第三,电信诈骗的隐蔽性和科技性也是造成破案难的原因。很多电信诈骗通过伪基站,发送木马信息,取得被害人信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钱就被骗了。等报案的时候很多线索都找不到了。给侦破造成很大困难。还有电信诈骗形式多样,罪犯层层伪装,用抽丝剥茧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办案慢,案件又多发,难破案是必然的。
当然国家现在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预防电信诈骗,通过媒体也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上当受骗。让警察叔叔拿出精力多抓坏人,破案率自然就上去了!
反电信诈骗法草案内容?
一、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
1、犯人不会直接接触受害人,而是通过网络手段(如QQ、微信等)与受害人联系,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他们假借国家公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向受害人索要骗取钱财。
2、作案目标广泛,侵害对象除地区集中外无其他特点,受害者包括各个社会阶层,受害面非常广。
3、犯人通常团伙作案,将赃款快速分到多个账户内,有些作案团伙甚至在境外,因此破案难度极大。
4、赃款流动快,受害人若未能及时发现被骗,则无法通过账户冻结来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且更加难以找回。
三、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段
犯人的诈骗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防不胜防,在这里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给大家分享。
1、“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冒充公检法机关,用犯法震慑受害人,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后,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
2、“航空公司”提醒航班取消/改签:冒充航空公司,要求提供的姓名、航班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并要求事主转账支付手续费。
3、亲友“出事”急需汇款:冒充亲友,用车祸等紧急事故“借钱”。
4、中奖啦!手机号码被抽中:提示受害人中奖,向其索要手续费等费用。
5、网络购物诈骗:犯人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微信、淘宝等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其汇款,或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6、高薪招聘诈骗:犯人以每月高额的工资诱惑受害人,随后向其索要培训费、服装费等费用。
四、防范方法
1、避免个人信息外泄,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
2、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电话和短信。切勿轻易转账,不要相信网络刷单等暴利的赚钱方式,公安部门不会有转账或者设置密码等要求。
3、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者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或电信监督部门举报。
五、追回被骗钱财
1、立即到所属公安局报案,说明被骗的经过,提供犯人的手机号、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等资料。
2、快速到金融部门冻结账户,防止犯人将钱财转走。如果知道犯人账户冻结就更方便了,可以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者在网上银行,输入账号后连续5次输错密码,便可以使账户冻结24小时,第二天继续该操作即可。
3、在发现被骗后切勿想要与犯人私了,索要自己的财产,这样会打草惊蛇,使犯人有所警觉,更快地将钱财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