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机跳过备案,俄罗斯可以买荷兰光刻机吗?
俄罗斯一直都是我们的盟友,既然我们买不到光刻机,可以让俄罗斯买到光刻机以后,俄罗斯作为一个中间人,再将光刻机卖给我们。这种想法从理论上来看确实可以的,但是从实际出发,这种做法还是不可行。
俄罗斯没有理由购买比较先进的光刻机俄罗斯的经济还是主要靠工业,俄罗斯的科技电子行业并不发达,俄罗斯既没有大型的芯片设计公司,又没有本土的手机品牌,所以俄罗斯没有理由购买光刻机。比较先进的光刻机每年的生产数量都是有限的,卖向了哪个国家的哪个公司都是有备案的,美国又不傻,如果俄罗斯去购买光刻机,肯定会查这个光刻机到底要用在哪里。
光刻机是一种非常精密的机器,如果光刻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由于我们并不是直接购买的,而是通过其他的国家进行购买的,所以荷兰的ASML公司压根不会过来维修,我们也不会维修,毕竟里面的零件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我们知道到底哪里出了故障,如果是零件坏了需要更换,我们都买不到这种零件。
光刻机不可以移动光刻机只要安装上就不可以移动了,如果移动了,光刻机就会自动锁机,然后向ASML发出警告,所以即使俄罗斯买到了光刻机,也无法将光刻机搬到了我们这。很多人就想了,直接让光刻机断网不就行了,其实这一点工程师早就想到了,如果光刻机断网了,光刻机就会自动锁机,就无法使用了。
其实俄罗斯也在制裁的范围内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美国也多次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只不过俄罗斯的科技并不是很发达,美国才没有去制裁俄罗斯。如果俄罗斯购买光刻机,美国肯定第一不答应。
可以通过逆向复制的方法研究光刻机吗?很多人都在想,既然我们做不出光刻机,我们可不可以将光刻机拆开,然后分析每一个零件,通过“逆向复制”的方法制作一台光刻机。其实对于其他的产品,这个方法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于光刻机来说一点可能性也没有,光刻机对技术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一台光刻机有8万多个零件,大多数的零件都是全球最先进的,尤其是光刻机的镜头与光源,我们压根做不出这么精密的零件,并且这些精密的零件对我国都是禁运的,我们也买不到。所以说即使把光刻机的设计图纸给我们,我们也没法做出光刻机,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结光刻机的研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我国的光刻机的问题,并不是一家企业能够解决的,既然我们买不到光刻机的关键零件,我们只能自己去造了,所以需要我们国家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共同的努力。
惠州生育备案网上办理流程?
网上办理:已在我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人确诊怀孕并已在广东省内办理计生部门登记手续
办理材料
1、女方社会保障卡(原件)
2、《惠州市办理生育备案登记承诺书》
注:如医保经办机构通过系统无法查询参保人生育备案情况的,参保人还需提供生育登记证明材料
网上办理
搜索微信小程序“粤医保”--进入首页--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已激活的可跳过此步)--业务办理--生育登记--填写信息--提交。
老板天天不安排工作?
“盘底的洋葱像你,永远是配角戏,领导排挤你,重要的事不让你参与!”
老板不安排工作,也不让你参与重要的事情,这很明显可以看出是遭到排挤了,用专业点的术语来说:你正在面临职场边缘化;老板通过对你的边缘化,来完成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这种边缘化的行为还有另一种形容——职场冷暴力。所谓"职场冷暴力"即指上司或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受“暴力者”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其主要体现在让人长期饱受讥讽、漠视甚至于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压抑、郁闷。
一、职场的边缘化、冷暴力大概具有以下这些表现:1.突如其来的转岗安排,调到远离核心业务的岗位,工作看似轻松但缺乏含金量
本来在核心岗位上做的还挺不错,但是老板突然通知你:你调去XX部门去帮帮忙,那里比较需要你!等到你被转岗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虚假的,新部门的工作很水,没有含金量,也不忙,干的是“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都能替代的工作。看似轻松无压力,实则,你已经被调离核心业务区,“发配边疆”,等待你的是“望不到头”的小黑屋。
2.领导和你的沟通交流减少,,主动减少与你接触的机会
是否发现领导见到你脸色不太好,不给你应答,甚至绕开你,减少与你接触的机会?如果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多半是老板对你“膈应”,想通过此种方式将你从核心排挤到边缘,达成他预先设定的目的。至于目的是什么,只有他知道,但你就像一枚棋子,只能听从他任意调配。
3.不给你表达的机会,含沙射影,有意无意嘲讽或者排挤
当你在会议上想要发言的时候,领导突然忽略你的“发言”请示,跳过或者直接转移到下一个话题。不仅如此,老板还有意无意的讽刺你,说一些让你感到难堪的话。因为边缘化,通常就是对员工实行孤立或者不理睬;含沙射影这些都是“应运而生”的行为。
4.失去重要项目的参与权
本来你负责某个板块的业务,但是老板告知你:这个版块交由XXX来负责,以后你去后勤吧!逐渐的,公司的重要业务都没有通知你,你不仅不知情,而且还没有发言权;在边缘化中,你的参与权被收回。
小结:以上便是被“边缘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但真实的处境中,其呈现的形式远不仅限与此,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可能是被“冷暴力”的表现。但,事出有因,出现类似的行为,要么是你自身出现了问题,要么问题就归咎于你的领导、公司。所以,下面来探讨:
二、为何你会被采取“边缘化”的措施对待?你做错了什么导致你被这样针对?1.个人方面的原因
①工作重大失误
之前公司有一位采购经理,在任职期间工作不细心,算错了一个数据,最后过量采购导致仓库积压了几百万的货品,他自己也处理不过来,费了领导好大心思才将这个问题摆平。别看这只是几百万的库存堆积,但后续的流程、合作方出货时间都会受到推延,成本无形之中亏损了。所以老板把他打入冷宫,暂时不让他参与采购的会议,一切都由老板自己和助理来完成,这时的采购主管就成为了边缘化的对象,失去了重要事务的参与权。
因而,在职场中做错事,犯了重大失误,造成公司巨大亏损的员工,的确有可能会受到排挤、冷暴力,因为你的失误造成了公司“费财”,这对于追求利益,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是难以容忍的事情,因此他们会把你下放到“边缘”,远离中心业务区,尽量减少由你引发的风险,保障项目、业务的稳定运行,更有甚者会遭遇辞职威胁。
②为人处事不周到,不靠谱;能力达不到领导的预期
其二原因也许来源于你自身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式不妥,使得领导对你贴上“不靠谱”的标签,从此将你排挤到一边,因为你办事让他总不放心。
③无意得罪或冒犯,触及了领导的某些利益
为何你会被老板排挤到一边?可能是你做的一些事情让他看不太顺眼,采取特殊的对策来针对你。其实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想马云一样的领路者,在一些机制不健全、管理存在瑕疵的公司,类似的情况很常见。领导膈应你,完全与工作无关,仅仅是你无意的冒犯:例如一句让他不舒服的话、一件让他心里愤怒难受的事情,都能成为他边缘化你的理由。
④其他出格的行为
再者就是一些其他的出格行为。之前听我们公司总经理说,有个员工为了彰显自己对于领导的“诚意”,特地把领导的个人信息摸透了,家具体在哪里,那栋楼哪间房、几口人、叫什么名字都能对答如流,这极大引起了领导的反感,于是他对该员工的态度360°大转弯。可见,类似的出格行为,也有可能成为你被边缘的原因。
2.领导方面的原因
①对人才的性格偏好
从领导层面来分析,边缘你的原因,也许是他不喜欢你这一类员工。这样的现象看似不大可能发生,但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就是喜欢按自己的“口味”来选拔人才。比如说,他喜欢外向的,热心的,积极的,有反馈的;恰好你是内向的,冷漠的,消极的,无任何反馈的员工,那么你就得不到他的赏识,所以要“边缘你”,把你的位置让给他赏识的人。
②管理水平有限、格局小,缺乏整体观念
再者,和领导的管理水平相关。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由于在“江湖”混迹的时间较短,在这方面欠缺经验,也没有完整的全局观念,知识储备和格局较小,于是对员工就有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措施。
我见过几个第一次创业的“老板”,其实也就是闹着玩的,在对员工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避开,因为他们不懂得用人,也没有透彻的了解管理者的职能,理解管理的真谛,因此对于员工的所作所为,就达不到我们的期望。
③对个人能力的否定,不认同
最后,是领导对你这个个人工作能力的否定,因此要把你“发配边疆地区”,逼着你退位让贤,让他认为有能力的人来接替你的位置。但由于你还是有某个方面的才华,或者是有过突出的贡献,不忍心把你太快辞掉,所以就让你远离核心工作。
3.企业文化方面:
①你不符合要求、你不能适应企业文化,所以用边缘化的形式劝退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便是你与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不符,或者长期不能适应企业文化,所以领导想排除异己,赶你出局。很多不喜欢996的员工,在公司里都干不久,而且很大一部分是试用期未通过,或者被领导以各种方式边缘、劝退。
三、弱小无助的你该如何应对“职场冷暴力”?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职场冷暴力?到底要不要辞职?其实我主要说明两点:1.辞职与否取决于你对于现阶段处境的合理评估后再决策;2.别因为外界的“边缘化”等干扰因素,停止进步的脚步。具体的措施展开就是:
1.复盘总结,重新定位自我价值
既然领导认为你不符合他的要求,那么你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复盘,总结出经验,重新审视一下自我:
是否自己真的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个人的稀缺性在哪?我到底擅长什么?
在公司有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
思考清楚类似的问题,对自我价值进行重新的定位,在判断自己适合这个岗位与否,明确自己的优点长处,看领导边缘你是否真的是因为你个人的原因,继而再进行下一步的方案操作。
2.做好边缘业务,以此为跳板,靠近核心业务
既然领导安排下来了,那么你有两条路可以选:继续做等待机会与离职寻找下家。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岗位的变换需要耗费成本,况且对于重新回到“中心”也抱有希望,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继续留下”。那么留下之后并不是坐以待毙,服从安排,要试着让领导重新“发现你”。
在负责不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仍然保持对自我的高要求,把每一件事完成的妥当。做好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一种历练,自古成大事者都是从小事做起的,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
,这对于你展现能力和实力,重新获得认可有所帮助。在负责边缘业务期间,努力做好,以此为跳板,重新接触核心业务。
3.与领导同频,展现价值观的趋同
领导不喜欢你?不认可你?不待见你?那是因为你和他没处在同一个“频道”。与领导“同频”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真的很重要,你不在领导的频道里,做再多的事情给他看也许都是徒劳。那么怎么做才能在领导的频道里呢?
认可他的价值观
认可他的职业观、人才观
你多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唯有和他在同一频道内,才有可能“拓展话题”、“增进感情”,提升领导对你的良好印象。
4.利用低谷期,积累,加快自我成长速度
梁启超曾说:“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内在的成长动机,对于被边缘化的人来说,是最必不可少的。
公司有个23岁的小伙子,和领导有些关系,但由于能力不怎么样,被领导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上划水、混日子。那天领导在办公室训斥他,整栋公司的人都听见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两年了,还是没有进步,你都在干些什么?”最后得知,这小伙子已经习惯做了冷板凳,对于更高的职位没有向往,出差的时候也很敷衍,做事从不走心,工作时间到其他地方打游戏等;因此,他还在原地踏步,而那些同时入职的年轻人们已经疯狂升职加薪了。这个例子是真实发生的,对我来说启发很大。无论在职场面对何种打击,内在的成长动机一定不能失去,否则整个人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并且还很大可能无法从“泥泞”中拔出自己的脚,一辈子深陷下去。
在低谷的时期,时间刚好充裕,这时候给自己充电是最划算的事情。当你能力不断提高,机会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失之交臂。
5.做好离职找下家的准备,提前做好心理预期和计划备案
最后,是要着手做另一手准备,预防不测,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边缘化可能不是暂时的,通常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最后的结果应该也会是离职。
可千万不要等到领导劝退你的时候才做准备,当你发现领导态度坚决、局面已经不是通过你的努力可以“逆转”的时候,着手做离职找另一份工作的方案。如果正反都是要走,不如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思考退路,这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四、总结:尼采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边缘化虽让人苦恼,但如果能用自己正向的方法去应对、去挑战,相信从中你将会得到质的提高,你会因为这些考验而锻造出自己的“铜墙铁壁”,变得“百毒不侵”的职场王者。
民间中医及爱好者能否放开行医资质?
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是民间中医及爱好者放开行医资质,其资质怎么论定?我认为:第一,如果有三代家族行医历史,并在当地有口皆碑,就算有资质。
第二,凡是经过教育部自学考试,取得中医本科学历12门以上合格证书的民间中医,就算有资质。[事实上中医自学考试已经停考二十多年了,这些二十多年前取得中医本科自学考试学历合格证书者,水平应当不错,不比现在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水平差]。
第三,凡是自学成才的中医爰好者,能有证据至少治愈十年以上疑难杂症病,并不少于二十位痊愈病者证明书者,应当认定他具有中医资质。
对上述民间中医,应打开大门,珍惜民间中医资源,允许他们注册开业,以解决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至少这些民间中医不是信口开河胡乱自吹,而是有真才实学的。所以对民间中医唯实而不能唯证,所谓唯实,就是唯疗效是举,对医疗来说,治好病才是硬道理!一切职称头衔相对疗效来说,都是虚伪的!
第二,开放民间中医的利弊如何?有人害怕开放民间中医会引发安全隐患,也有人害怕开放民间中医会引发大批骗子!这其实是因噎废食的臆想而已!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医完全是民间中医,就象天然的水本来就是野生的,具有自然净化性质。你偏以科学名义搞个蒸馏水,挂上纯净水太空水牌子,然后以这蒸馏水为唯一合法的宗主水,其它一切湖水河水江水溪水雨水来自自然,全打成非法,那就乱世了。连医圣张仲景都是民间中医,孙思邈李时珍你都以他们是民间中医打成非法,那结果就是彻底毁灭中医!连他们都非法了,中医药大学还拿他们非法的祖师爷著作.来教育合法的中医学生,不可笑吗?
况且,真正民间中医有几多安全事故的?就靠臆测?
至于骗子,那根本不用担扰!因为真正的民间中医绝对不会骗人!骗子风行于世,那是因为真的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假悟空就会横行天下!真李逵不出,假李鬼才横行!如果放开真民间中医,那么一个地区假中医骗子再没有行骗市场!
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赵志强今年55岁,开了一家公司,规模不算太大,每年纯利300万,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妻子邱晓娟掌控所有财务收支,夫妻档齐心协力,将小厂办的红红火火。
邱晓娟最近却闹起了离婚,她说:“离吧,我忍受了这么多年,年纪大了,我想开了,一个人过挺好的。”
赵志强怎么可能答应:“年过五十,唯一的儿子也成家,这时候离婚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是啊,这个年纪了,邱晓娟吃穿不愁,出门就是豪车开着,先买的别墅,装潢到位,电子设备一应俱全。同龄人谁不羡慕她呀?
说起婚姻关系,说句实在话,邱晓娟这些年确实隐忍多年。
赵志强有婚外情,这不是什么秘密。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烂赌,不酗酒,只是喜欢闻闻野花香,年纪大了,我自然会回归家庭。
赵志强什么都好,就是风流。
他有钱有闲,厂里邱晓娟照料的好好的,平时里时常参加饭局,认识的人形形色色,难免就会有看对眼的女性。
不过,这些通常维持不了多久,邱晓娟偶尔也会闹闹,拿出账单质问为什么又凭白多花了几万块。
可是近三年,赵志强开始变得专一起来,固定下来一位三儿。并且作息变得极有规律,一三五在家陪邱晓娟,二四六在外陪女友,两不误。
甚至私人家宴上,邱晓娟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门外女友送来亲手做的几道菜便走人。这种和谐的相处模式,有多少男士不羡慕。
三儿甚至表态过,我只是来加入你们的,并不想拆散你们的家庭。
难不成真的有娥皇和女英的故事又要再现?
去年,儿子结婚了,赵志强邱晓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邱晓娟感觉自己压抑多年的内心,是时候得到释放。
于是,她勇敢向赵志强提出了离婚。
离婚?开什么玩笑,不可能!
夫妻俩结婚多年,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公司,资产,重合度太高了,没法彻底区分开。再说,赵志强的母亲还在世,从一年四季的穿衣到一日三餐,从来都是邱晓娟亲自照顾。
男人就是这样,既想家中红旗不倒,又要外面彩旗飘飘。自己沉浸在三儿的温柔乡中,还不忘叮嘱家中贤妻料理家事。
记得那年大年初二,亲戚们去赵志强邱晓娟的公司聚餐,赵志强却不见人影。
后来才知道,大年初一的晚上就和三儿去海南旅游了。看着邱晓娟一个人招呼着一大家子的亲戚,真的为她感到心酸。
赵志强的妈妈,今年八十多了,有点老年痴呆的征兆,说话做事多少都能看出来。
老太太总是看贼一样,看着邱晓娟,那个尖锐的眼神,时刻紧盯着邱晓娟。嘴里碎碎念:“你们倒是舒服呢,在我儿子的厂里天天吃吃喝喝,养着你们。。。”
尽管这样,邱晓娟从来没有放在心里,尽心尽力照顾着婆婆。
说起邱晓娟,她的上半辈子过得并不顺利。
原先,她有一个自由恋爱的男朋友,奈何家境贫穷,又是外地的,家里父母不同意要求他们断绝来往。
气不过,她那个男朋友特地写了一封信寄给邱晓娟的爸爸,信中表述他俩真心相爱,无奈遇上你们这种老古董,看不起他家穷之类。反正,气得老父亲吹胡子瞪眼。
其实邱晓娟的父母哪里是看不起男方呢,只不过早早舍不得女儿远嫁,担心她会吃苦。男生也不愿意留在当地,所以只能棒打鸳鸯。
和赵志强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认可之后,很快就结婚了。邱晓娟年轻时圆圆的脸蛋,细细柔柔的嗓音,长辈看了喜欢,男的看了也生爱慕之意。
婚后的邱晓娟勤俭持家,在赵志强想要白手起家之际,她全力支持,不光照顾老人和小孩,公司的大大小小的闲杂事物全部都是她处理。她和赵志强是真正做到了男主外,女主内。
差不多同一时候,邱晓娟的弟弟得了重病,身为亲姐姐的她,更是要关心弟弟。
白天忙前忙后,还要去弟弟那里帮了擦身做饭,半夜就坐在床边忍不住轻声哭泣。她在心疼年轻的弟弟承受病痛的折磨。
最终,弟弟还是走了。而随后的两年时间,邱晓娟的父母也因伤心过度,相继离世。
赵志强抱着邱晓娟,不停地安慰着:“没事的,他们只是去团聚了,以后有我陪在你身边,我就是你最亲的人。”
当时说的话绝对出自真心,但是现在的风流成性也是事实。
赵志强认为,邱晓娟永远不会离开自己。她有什么理由呢?再也没有比他对她更好的男人了。
提出离婚之后,赵志强收敛了许多,每天不再住在外面。
然而,破镜如何能重圆?
到了晚上,邱晓娟就独自一人睡到了小房间,那里只有一张一米五的小床。她觉得既然自己提出了离婚,就应该有个态度,还睡在一张床上,怎么能表明自己的决心呢?
谁知,没睡多久,赵志强变又笑嘻嘻挤过来,他说:“你不知道,两米二的床太大了,我一个人睡觉害怕呢!到你这里来壮壮胆,做个伴。”
不由分说,也挤到了小床来。
趁着夜色,赵志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婆,这个家离不开你,我也知道错了,再也不出去沾花惹草了。马上咱们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少年夫妻老来伴啊,我答应了要照顾你一生一世的。”
听了这些话,邱晓娟再也忍不住,在赵志强的怀里哭出了声。
后来,婚最终没有离成。俩人都为了挽救这段婚姻做出了改变。赵志强开始放手,逐步让儿子继承家业,熟悉各项业务。他带着邱晓娟钓鱼,农家乐,到处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邱晓娟人到中年,对婚姻失去信心,对老公失望透顶。亲人的相继离世,在世上除了儿子,也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了,心里一阵心酸。
她觉得自己本就是孤独的,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待着,不要再去思考让她心烦的事。幸好,老公赵志强及时回头,保住了这段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