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天晚上,中国有哪些未破解的悬案?
许可馨事件。
有个日本女朋友是种什么感觉?
谢邀!
日本女朋友什么感觉?其实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有人喜欢日本女性,但是有人不喜欢。其实从之前“蒋”的事件可以看出一些日本女朋友的“缺点”,但是也有不少优点。
会给对方做便当和国内一样,其实日本现在也有很多女孩子不会做饭。不过会做饭的依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为自立的时间比较早,如果不做饭那只能自己饿着。
所以,日本的女性会给另外一半做便当,如果是在学校的话,可能会带着男生的便当当面交给他;如果是上班的时候,每天都会做好让对方带着。当然这个也是一部分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女性会给对方做。
温柔,脾气好,能忍这点我想各位在很多电视中都有一些了解,日本女性很会撒娇,而且还比较温柔,萌文化就是从日本发源的,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御姐型的女性存在。
日本人原本就是将“忍耐”作为一个“美德”,所以日本女性在恋爱交往中,也有不少人是喜欢“隐藏”自己的喜好,去迎合对方的喜好。从男性的目光来看,或许这就是一种“温柔”吧。不过这点也并非是一个好处,如果对于对方堆积的不满过多的话,可能会有做出一些无法想象的事情。就像“蒋”的事件一样,在当时“家暴”之后并没有马上向公众发布,而是等了一段时间才公布的信息。
能懂对方的努力在日本其实很少有人看房子、车然后再谈恋爱的,很多从恋爱到结婚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的。日本女生其实很懂男生到底想要什么和想听什么,所以她们更多的看的是“上进心”,即便是失败了也会对对方讲「大丈夫だよ!次は絶対に成功するよ」(没关系,下次一定会成功的。),可能与教育也有关系。
在日本小学,可以看到一个班级鼓励一个人的场景。其实男性是一个很单纯的“生物”,你鼓励他支援他,基本上都会有“下次努力”的想法,不会自暴自弃。相反如果是一直贬低对方,那么可能也就会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日本女性倒是很明白这点儿。
当然日本女生也有着不少“小心思”,不能说所有人都会喜欢。不过不管是哪国或者是谁,最重要的依然是身边人,那个愿意待在你身边的,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制造业“晚节末路”:真的只能沦为下游供应商?》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年年亏钱,索尼为何还要坚持做手机?背后是老谋深算》
说说一个人走遍日本需要多长时间?
走遍日本,概念有点太大,你是走马观花?还是想细细品味每个地方特色?这个差别很大。
我在日本生活10年,做旅游,可以说算是走过日本一都一道两府42县,其中只差冲绳还没去过。
每个地区基本都是有名的景点,我曾经花了22天,自驾游遍日本(冲绳除外),费用大约110万日币(大约7万RMB),当然,这个根据你住宿等级和吃的档次有很大关系。因为我很熟悉日本道路,很多费用很高的高速我都会特意避开,另外还有很多酒店,我都是会选经济实惠的,有时候住胶囊旅馆,有时候住love hotel,这些在特价的时候一晚只有1-2千日币(100-200RMB),省下来的就可以吃一些地方特色,日本各处都有名产,每个地区也都有一些地区限定的东西,特别值得一尝。当然,像你去箱根,肯定是要住温泉旅馆的,住的费用自然会高。这个费用每个人喜好不同,差别还是蛮大的。
因为我是住大阪,所以我从大阪出发,先去南部,再回大阪往北,一直到北海道。我把路线图给你参考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或者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私信我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真的以人肉为食物吗?
准确的说法是在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确实吃过人肉,吃的人肉来源就是敌军的尸体、敌军的俘虏、自己的伤兵、战死的士兵、本地的百姓。二战中的日军虽然美其名曰叫皇军,其实就是禽兽一般的军队,禽兽饿急了,也会吃自己的同类,日军也如禽兽一样吃了人肉。
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控制了海上通行权与空中控制权,驻守各个岛屿的日军补给跟不上,又拒不投降盟军,死战到底。没有了食物补给,日军就将岛上能吃的都吃了,吃得啥都没有的时候,就开始吃盟军的尸体、战俘;盟军的人吃完了就吃岛上百姓,百姓吃完了就吃自己人的尸体,尸体吃完了就吃自己的伤兵。吃过吃人肉的日军士兵西山幸吉如此描述写人肉的场景:开始吃人肉时说也奇怪,个个都从臀部的肉开始吃;有一个士兵把一整个肝全都吃下去了,之后他就像发了疯一样,从战壕里一跃而出,他的身子被相隔数十米的敌人打成了蜂窝似的。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吕宋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缅甸等战场上日军都因补给断绝而吃过人肉。吃人肉并不是个例事件,而是一个团体行为,因为日军会逼迫所有人吃人肉,他们认为吃敌军的尸体比吃自己的战友要好一些。如果你不吃人肉,你就会被他们吃掉,在极端的条件下,人都会变成禽兽。日本人荻原长一的一部书,《骷髅的证词》中证明了日军确实吃过人肉,该书中描述了日本人在菲律宾战斗中诸多吃人肉的可怕情形,日本人甚至吃掉自己的战友。 他们还有这样的逻辑:吃俘虏,要强于吃自己人。 在新几内亚战场中,日军投入二十万人参战,最终存活的只有一万多人,安倍派人去澳大利来寻找日军尸骸,只找到两万多具,另有将近十六万尸体不知所踪,可能多数是被日军自己吃掉了。
澳大利亚老兵承认当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科科达径作战时,发现阵亡的同袍被日军削去手、腿及臀部的肉,一名中士甚至被割去心脏及肝脏;还有侦察队员追捕日军时,发现四名日军正在烹煮人肉。法律学家韦伯调查日军暴行的结果发现,日军没有为了果腹而杀澳军,他说:“被吃的澳军都是已经战死的。”据说在在一次战役中澳军有两千多人战死,但是事后却找不到完整的尸体。斯坦利同意记载史实的重要性,但他说:“令死者家属不去想像亲人被食的情景,亦同样重要。” 可见日军确实在太平洋战争中吃过人肉,犯下了无数禽兽罪行。
用60毫米迫击炮能摧毁当时的日本坦克吗?
抗战时50mm和80mm以上口径的迫击炮比较多,60mm迫击炮主要使用方为中国、美国,而且中美两国的60迫击炮皆为法国布兰德1935年式60mm迫击炮的山寨品。
哪两个山寨品呢?美国M2连用迫击炮和民国31年式60迫击炮,它们都成为第二次世纪大战中被装备得广泛的迫击炮品种,甚至民31式还成为了抗战中的火力中坚,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杀伤。
31式装备的晚,不过从M2迫击炮上来看,这种60炮可不是善茬,虽然它的口径较小,但也带来了灵活轻便的特性,经常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继而喷薄出风暴般的火力。
这可不是说笑,二战中美军曾经将M2迫击炮发挥到每分钟100发的射速,平均射速也有每分钟35发,朝战、越战中,M2的高射速拯救了许多濒临崩溃的美军阵地,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里,逼急眼的马特达蒙甚至将M49A2炮弹惯开引信直接当手榴弹用。
貌似这种事儿在美军中真不稀奇,那边德军刚享受过,这边鬼子又得挨一家伙,迫击炮运用的好,确实可以当做手榴弹使用。
M2迫击炮主要使用弹药为M49A2\A3高爆弹,全弹重1.54kg左右,采用M52B1引信,战斗装药为0.34lb TNT的B炸药(也有A炸药和硝化炸药版),换算过来约等于154克。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以后,我军对美军M2和民31式迫击炮进行了技术修改,在其基础上研发出了63式60mm迫击炮,这种装备可谓性能小钢炮,它不仅大量装备解放军,还作为军援被提供到越南、阿尔巴尼亚、非洲,直到被更先进的83、89式60炮换代。
数据上63式迫击炮与M2差不多,其杀爆榴弹重1.326kg,填充110g梯萘炸药或130g石炸药,兼容民31式60炮弹。
再来看看抗战时的日本坦克,受低端的指导思想影响,日本二战的坦克普遍较为轻型,即便是所谓的“重型”,也不过才堪堪达到别国中型的标准,如89式中战车,甲型12.7吨,乙型13吨多,放今天能让开后八轮的司机朋友笑死了。
还有什么92式超轻,重量仅3.5吨,94式超轻,3.45吨,95式轻战车,7.4吨,瞧瞧这都是什么东西!全都是只能欺负中口径机枪的小豆丁,不远处崩来个炮弹皮都要被击穿的主儿。
哪怕是被美军给予高度评价的97式“奇哈”战车,也不过15吨多点,装甲厚15~25mm,我军后来“捡洋落” 拼了一辆,在解放战争中倒也混得风生水起,为革命立下了大功,成为“功臣号”坦克。
那么日本坦克究竟能不能防御住60mm迫击炮的袭击呢?这事儿还真有点悬。
如果单纯看迫击炮那100多克的装药,它们大抵也就与二战时德军的M24手榴弹相当,甚至还不如M24,差不多是民国巩县兵工厂仿造的M24那一水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仿制了德国M24木柄手榴弹,制造出自己的“巩县兵工厂造冲锋手榴弹”,将德造的170g-120g TNT改成了70-100g梯钾炸药(40%TNT混60%硝酸钾),钢皮改为铸铁。这种手榴弹成为抗战的中坚,也经常被中国战士们背着充当“人弹”,为了换掉日军坦克,中国士兵需要背负相当多的木柄手榴弹,至少3颗手雷才能炸掉对方的履带,若干手雷捆绑式贴炸才能干掉日军坦克,甚至要多次重复这样的人体自爆,相当令人心酸。
在对付坦克上面,日本人同样也面临着压力,他们一般采用木盒装的5-10公斤炸药和1秒钟引信对付盟军坦克,此外还有枪榴弹、聚能刺雷、改造水雷等工具,炸药威力越强越好,倘若只有手榴弹,那么只能想办法打开坦克的盖子,投进内部杀敌。
所以说,即便是60mm迫击炮的攻顶攻击,也不一定就能起到击毁日本坦克的作用,顶多让内部的人员受到一定伤害,毕竟装药量不多是事实,迫击炮弹也只是触爆式引信,接触即炸,不存在风帽穿甲弹那样的硬穿甲头,更没有聚能破甲弹那样的空心装药设计,它只是简单的杀爆榴弹。如果我们需要干掉日本坦克,可能需要80mm以上甚至120mm的迫击炮弹,后两者在战争中都有过干掉装甲车和坦克的战绩。
那么60mm迫击炮弹真的一定不能干掉日本坦克?未必如此,仅凭装药量还不足以定论,我们还需要对照更多的现实攻击案例。
恰好现代有个现成的对比案例,想必许多军迷对这件事都历历在目。2016年7月10日,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遭遇60mm迫击炮袭击,一辆92式轮战不幸中弹,迫击炮弹砸在车顶,击穿顶舱装甲,造成车内维和战士7人伤亡,一位下士和一位四级军士长牺牲,另有2人重伤,3人轻伤。
在为守护和平的烈士礼敬之余,我们借92轮战来参考对照一下二战日军坦克。92式全重15.3吨,与“功臣号”的重量相当,但92轮战尺寸更大,动力更充沛,它的三围是:
车长:6.63米
宽度:2.8米
高度:2.8米
97式“奇哈”中战车的三围是:
车长 5.52m
车宽 2.33m
车高 2.23m
步兵战车出于运兵需求,缩减掉了坦克那样的炮塔战斗配置,改用自动化武器平台,车高、车长都比97中战车大不少,但毕竟二者比较接近,防御力指标也非常近似,都对大口径机枪的近距离射击难以招架,仅对一般轻武器和弹片攻击有很好的防御能力,作为参照物还是可以的。
从这次袭击来看,60mm炮比我们之前推测的能力要强不少,那100多克的炸药攻顶所能造成的伤害可能会超出想象,它撕裂了92轮战的顶部,像风帽穿甲弹那样进入内部爆炸。
所以我们有理由抛开单纯的装药理论推测,将60mm迫击炮弹攻顶的效果再提升一个台阶,毕竟92式轮战无论是装甲的金属性能,还是内部防弹内衬结构、对空中打击的基本防护需求,都绝非二战蠢兮兮的、毫无顶部防御概念的日本坦克所能比拟,如果遭遇同样的60炮袭击,日本坦克被“一发入魂”真不令人感到意外。
即便“奇哈”能防住,那么还有92这些“豆战车”呢?能防住才怪。
当然,前提是迫击炮能打到坦克才行,灌顶也许不难,难的是迫击炮那种高弹道如何打中坦克,像南苏丹那样蒙中轮战的情景可实在是太少见了,比中彩票还难。
再一次缅怀我们牺牲在南苏丹的维和战士,以及抗战中舍身炸日本坦克的勇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