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精锐集团军,拯救大兵瑞恩开头的抢滩登陆真的符合军事学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拯救大兵瑞恩》是非常真实的。
这是大话题,简单说一说。
在美军5个主要登陆点中,《拯救大兵瑞恩》登陆的奥马哈是难度最大的。
这里附近都是90度的峭壁,仅仅在其中一段有沙滩存在。
然而,沙滩距离高达30多米峭壁并不远。
在美军登陆之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德军,已经在这里修建了坚固的工事。
除了大量的铁丝网、水雷、地雷和反坦克拒马以外,海岸上有16个坚固的大型碉堡,配有射界极好的机枪和反坦克炮。
在峭壁上还设有暗堡,配有机枪、迫击炮,甚至还有88毫米火炮,具有很强的火力。
在稍后的悬崖上,有6门155毫米海岸炮,用于对付海军军舰。
6月6日凌晨,美军20艘军舰,开始对奥马哈滩头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炮击。
因知道德军装备155毫米海岸炮,军舰距离很远,炮击精度极差,最大的贡献是摧毁了一些铁丝网,引爆了一些地雷。
在美军登陆之前,空军高达480架B-26轰炸机飞来轰炸。
然而,由于奥马哈滩头果断,轰炸机防止误伤,被迫延迟投弹。
结果大量炸弹全部落在峭壁之后,只炸毁了一些二线的工事和火炮,一线德军防御工事基本完好。
于是,美军就等于一头钻进了德军的火网中。
本来由32辆水陆坦克先登陆,然后配合步兵用火炮摧毁德军工事,减少伤亡。
然而,6日当天风浪很大,西翼的27辆水陆坦克下海就沉没,只有5辆蹒跚登陆,迅速被德军的反坦克炮击毁了2辆。
于是,在没有坦克支援下,步兵只能用人肉去和机枪子弹硬拼了。
美军士兵跳下登陆船以后,立即陷入德军的火网中。
他们需要在1米多深的海水中,艰难行走100多米,离开大海;然后,他们还要通过接近300米的海滩,才能赶到鹅卵石修建的堤岸。
然而,整个滩头每一寸土地,都在德军机枪、迫击炮和88毫米火炮的火力覆盖下。
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德军的MG42机枪。
德军的机枪手采用三点射和扫射配合,将美军士兵如同收割的麦田一样,一片片扫倒。
虽然美军军官在登陆前,一再强调要分散前进。
然而,缺乏经验的美军士兵在巨大恐惧下,本能的会聚拢起来,成为德军的活靶子。
在整整2个小时内,美军几乎没有人能够冲上堤岸,全部被射死或者炸死在海水或者海滩上。
当时德军MG42机枪疯狂扫射,有的机枪连续3根备用枪管都变得通红。
美军已经有数千人伤亡在滩头,到处都是尸体和垂死挣扎的伤员,到处都是惊叫和呻吟,比地域还恐怖。
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利打算放弃在奥马哈的登陆,让美军第5军后续部队在犹他海滩或英军的滩头上陆。
在登陆美军被单方面屠杀的关键时候,美国海军表现了大无畏精神。
海军军舰发现滩头战友死伤狼藉,寸步难行,决定冒险相救。
17艘吃水较浅的驱逐舰,冒着被155毫米海岸炮炮击的危险,冲到距离滩头仅仅700多米处,开始支援炮击。
在这个距离,德军155毫米炮只需要一二炮就可以重创美军驱逐舰。
但此时,美国海军已经顾不上了考虑这些,先冲上去再说。
在驱逐舰火炮的准确炮击下,德军海滩的工事一个个被摧毁。
此时,英军战斗机也飞来,但因敌我距离太近,它们不敢投弹射击,只是指引军舰火炮。
最终,到了中午,滩头的德军工事全部被摧毁,只剩下峭壁上的暗堡还在顽抗。
已经有一个连的美军,爬上峭壁。它们惊讶的发现,原来德军155毫米炮竟然是木头模型。
幸亏是模型,不然这17艘驱逐舰早就被摧毁了。
双方激战到黄昏,美军才勉强消灭峭壁的德军,部分德军举白旗投降。
美军由此大体占领奥马哈海滩。
一天激战,美军仅仅战死的就有2000多人,伤亡总数高达5000多人。
在这么小的滩头,付出这么巨大的伤亡,在美军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相反,面对美军2个师的攻击,奥马哈德军仅有第716海防师的1个团个第352步兵师的1个团。这2个团德军都是很垃圾的部队。
美国军人被俘虏后说出部队机密?
哨兵小虎第879条回答。
当然了,难不成回国后会晋升你吗?泄露了部队机密,在任何军队都是难以接受的,即使你是被俘虏后泄密的!当然了,你也说了你的前提,泄露了部队机密。因为这个很重要!
能够具备泄露部队机密的人肯定具备以下资格:1、中高级指挥军官或者参谋主动泄密。
2、机要、保密相关从事人员主动泄密。
3、情报、间谍类人员主动泄密。
4、特别行动或计划的知悉人主动泄密。
也就是说,作为普通士兵,你是没有审问的价值,或者从你嘴里过去的情报根本连秘密都够不上。你最多知道的也就仅限于被俘虏后报告的基本项:比如:姓名、职务、军衔、哪个连队?连队专业、连队人数、还有那些人?等等!而这些通常在你被俘虏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仅能用作新闻发言、大数据信息情报归纳等。
如果是类似于二战、越战等大规模战争,如果你不配合,问啥都不说,估计别人连审问你的耐心都没有,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击毙即可!当然,我们大多数看到的新闻报道的美军战俘都得到了相对的善终,在这里小虎说四个美军比较著名的战俘:
一、美军第24师少将师长威廉费舍迪安。作为朝鲜战争中被俘虏的最高军衔和职务者,1950年8月25日在与部队失散近40天后被朝鲜游击队俘虏。
之后受到中朝双方的严密保护,并于1953年9月战俘交换时被遣返回美国。回国后不久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副司令,于1955年10月31日退役。著有《在朝鲜被俘历险记》。
(迪安少将↑)
二、U-2高空侦察机飞行员鲍尔斯上尉。1960年5月1日,美空军鲍尔斯中尉驾驶U-2高空侦察机闯入苏联上空,被萨姆-2导弹击落,之后被苏联民兵俘虏。
1962年2月,鲍尔斯通过与苏联鲁道夫阿贝尔上校的间谍交换计划,返回美国。
之后受到了美国国内的各种批评和审查,但仍在美空军服役只至1977年8月1日驾驶直升机坠亡,被埋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墓碑上刻:鲍尔斯,美国空军上校。著有回忆录《臭鼬工厂》。
(接受审查的鲍尔斯)
三、海湾战争女军医朗达科尔尼。美国女军医科尔尼在海湾战争中,乘坐的直升机被伊拉克军方击落,双臂负伤,从而被俘虏,在俘虏期间遭到了性侵,回国后依然是遭到了审查,后来以准将军衔退役。著有个人自传《她走向战争》。
四、黑鹰坠落第160特种飞行团迈克杜兰特准尉。1993年10月迈克.杜兰特准尉参加了著名的《黑鹰坠落》事件,之后被关押11天后,被索马里反对派艾迪德将军释放。之后在160特种航空团服役至2001年退役。杜兰特著有自传《在英雄的连队》。
可以看出,美国军人被俘后依然会受到审查和不公正的对待,只是审查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最终也会得到公正的对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志愿军60军180师代政委吴成德,后享受正军职待遇!
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开战之前,德军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东线苏德战场,到1943年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丧失了战争主动权,继而在1943年中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未能扭转颓势,自此苏联完全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到1944年的时候苏联对德国发动了十次突击,打的德军毫无还手之力,即便德军能够集中全部的兵力在东线对战苏军,也已经很难取胜了。
在北非战场,德国已在1943年彻底放弃。到了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已经攻占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墨索里尼政权已名存实亡,整个欧洲基本就只有德国在对抗盟军了。
对于希特勒来说,如果这个时候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的西线战场,那么对于德国来说其打击也必然是致命的,但无奈于东线苏军造成的压力太大,能够投入到西线对付盟军登陆的部队也就非常有限了。
登陆作战前双方的实力对比德军1944年5月份,德国在东线有179个师和5个旅,占德军总兵力的65%,西线的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地只有59个师,归属于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在60个师中,有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和2个伞兵师,其中2个装甲师由希特勒亲自指挥,总兵力76万人。西线德军分为B、G两个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是主力,由隆美尔元帅指挥,下辖39个师,其中第十五集团军的23个师驻扎在加莱地区,第七集团军的14个师驻扎在布列塔尼半岛。G集团军群有19个师,其中第一集团军的10个师在比利时,第十九集团军的9个师在法国南部。
▲诺曼底前德军布防情况
从德军的部署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德军的主力基本在加莱地区,这也是缘于盟军在进攻前制造了大量的烟雾弹,向外界显示盟军将会在加莱地区,也就是法国靠英国最近的地区登陆,为了迷惑德军,盟军的著名战将巴顿频频出现在加莱对面的肯特郡“视察”工作,这也让希特勒相信了盟军主攻加莱的说法,而盟军实际主动的方向是诺曼底地区。
▲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
而德军在战前对陆军主力装甲部队的部署上出现了分歧,隆美尔认为应当把装甲部队布置在海岸线附近,以便能随时将装甲部队投入到反登陆作战中。而龙德施泰特、古德里安等人则认为应当把装甲部队布置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以防盟军的舰炮和空袭,在确定了盟军的主攻方向后再投入装甲部队作战。对此希特勒最终采取了折中的方案,让隆美尔统辖一半的装甲部队,龙德施泰特统辖另一半的装甲部队,这个方案实际上没有让任何德军主要将领满意。
▲隆美尔
在海军方面,德军也只以5艘驱逐舰和52艘潜艇为水面作战主力,这样的水上作战力量在当时的盟军看来就是浮云。空军方面对于德国来说也极不乐观,只有450架作战飞机,处于1:30的绝对劣势。
在防御工事上,德国实际上在1941年12月开始为防止盟军的登陆就开始在法国海岸线修筑防御设施了。希特勒原本计划在1943年5月之前要在挪威到西班牙的海岸线上修筑1.5万个固定支撑点来建立一个大西洋壁垒防御体系,但直到1944年5月,除了加莱地区外,其他地区只修建了零星的防御据点,有些地方仅完成了18%。可以说就这样的防御体系,基本上是防不住盟军的进攻的。
隆美尔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亲自视察了法国、丹麦、荷兰的防御情况,对防御体系进行了完善,他要求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在沙滩上设置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还要铺设大量的地雷,并在隐蔽的地方设置火力点,在海滩后的宽阔地带设置大量障碍物等设施,这些设施一旦修建完善,必然会对盟军造成重大损失,所幸直到盟军登陆的时候,也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即便是这一小部分也给盟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盟军盟军为实施这一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集结了288万兵力,包括了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陆军共153万人。海军投入了5300多艘舰船,其中战列舰13艘,巡洋舰47艘,驱逐舰134艘,以及4125艘登陆舰和6000多艘运输船。
空军方面盟军出动了13600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4900架,轰炸机58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
▲盟军登陆部署情况
从军力投入上来说,盟军占了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战前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因此使德军主力驻防在了加莱地区而不是主攻的诺曼底地区,这就为盟军的登陆作战减轻了相当的难度。
盟军进攻情况在战前,盟军为阻止德军增援诺曼底地区,决定在登陆作战前先派出伞兵部队空降到德军后方建立防御地带,以阻止德军的增援。在开战前盟军便1944年6月6日午夜开始在诺曼底海岸线的后方大量空降部队,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诺曼底海岸线后方的重要据点和桥梁,建立了防御阵地,并在登陆作战后配合盟军对海滩上的德军发动了进攻。
登陆作战在6月6日清晨6点30分开始,从当天海滩上的战斗来说,伤亡并不大。其中宝剑海滩盟军伤亡630人,朱诺海滩盟军伤亡1200人,黄金海滩盟军损失了约1500人,犹他海滩盟军也只伤亡了197人,战斗最为惨烈的是奥马哈海滩的战斗,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便是取材于奥马哈海滩的战斗,在这里德军驻有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导致当天的战斗异常激烈,美军仅阵亡就达到了2500人,总共伤亡4000余人,可以说在第一天的抢滩登陆战中,盟军仅伤亡7500余人。
对于盟军来说,真正的硬仗其实并不是抢滩登陆作战,而是随后的城市攻坚战。在成功登陆后,盟军开始向法国内陆发展,美国第一集团军主攻瑟堡,英国第二集团军负责拿下卡昂。
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才认识到盟军主攻的方向是诺曼底地区。其实在登陆作战的第一天也就是6月6日的时候,希特勒对诺曼底登陆作战的情况并不在意,他认为盟军是在佯攻诺曼底地区,真正的主攻在加莱。在错失了抢滩登陆作战的战机后,希特勒把德军装甲预备队的5个师全部交给了隆美尔指挥,并紧急从东线调来了党卫军第9和第10装甲师,诺曼底战役由此才进入了真正的硬仗阶段。
经过近一个月的攻坚作战,美军才攻克了瑟堡,在夺取瑟堡和科汤坦半岛的战役中,美军付出了伤亡25000多人的代价,直到7月1日才攻下了瑟堡。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国第二集团军在夺取卡昂的战役中则更是艰难,每前进一公里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在最初的5天时间里就付出了伤亡5000人的代价,直到7月10日才攻下了卡昂。
转折点出现在7月6日,由巴顿率领的盟军第三集团军在布列塔尼半岛登陆,此时诺曼底前线的德军有被盟军包抄合围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诺曼底的德军才开始逐步撤退,到7月18日盟军才彻底搞定了诺曼底地区。
在整个诺曼底战役中,盟军总共伤亡122000余人,其中美军73000余人,而抢滩登陆作战盟军伤亡仅为7500人,所以盟军实际伤亡最大的地方在于登陆后的攻城战。由此也能看出,盟军在战前成功欺骗了希特勒主攻方向,这点来说是多么地重要,一旦德军判断对了盟军的主攻方向,那么盟军在抢滩登陆时期的伤亡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这个时候,德军已经无力阻止盟军开辟西线战场,这对于德军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希特勒对此大为恼火,解除了龙德施泰特西线总司令的职务。对此龙德施泰特在被解职后愤愤地说道,德军将必然战败。
7月17日,隆美尔在视察部队的过程中遭遇到了盟军飞机的扫射,被打成重伤,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岗位。7月20日,一群不满希特勒的德国高层军官发动了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希特勒在这次行动中侥幸逃过一死,随后将参与刺杀的人员斩尽杀绝,而隆美尔不幸牵扯到了这一事件,于当年10月14日被希特勒秘密处死。
德军重装甲营有几个?
总共有13个重装甲营
1、国防军第501重装甲营
1942年组建,后来奔赴北非战场……
于1943年在突尼斯被歼灭
后来重新组建,并且派往东线作战
1944年7月,该营成为第一支满编45辆虎王坦克的部队
1944年8月,该营虎王坦克经过损失,残余33辆,由于国防军第509营也要换装虎王,所以509营的20辆老虎就转交给501营使用,501营就拥有33辆虎王、20辆老虎的强大力量
1944年9月,该营改名为国防军第424重装甲营
1945年1月,在东线血战,损失惨重
1945年2月,由于损失了所有老虎/虎王,该营解散,不过3连保留了下来
2、国防军第503重装甲营
该营与1942年组建,是第一个重装甲营
后来一直在东线战斗,43年7月参加库尔斯克战役
1944年初编入贝克重装甲团
1944年诺曼底战役,该营奔赴法国诺曼底地区,并且1连接收虎王坦克,成为第一支配备虎王的部队
1944年8月,3连也开始配备虎王坦克参加塞纳河地区的战斗,9月撤退时只残余2辆虎王
1944年9月该营满编接收45辆虎王坦克,加上残余的2辆,一共47辆虎王坦克
1944年10月奔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区
后来在布达佩斯城外与苏军近卫第71重坦克团单挑,成为二战中虎王坦克与斯大林2坦克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交手
1944年12月,该营正式改名为国防军统帅堂重装甲营
1945年2月,参加南风行动,成为统帅堂装甲军的装甲主力
1945年4月撤退到奥地利
1945年5月向西方的美军投降
3、国防军第504重装甲营
该营与1942年末组建
后来投入到北非战场上参加战斗
1943年在突尼斯地区被歼灭
后来在意大利重建
之后该营一直在意大利地区血战,成为意大利地区的老虎主力
1944年该营被调到奥地利,接收了6辆虎王
1945年2月该营又补充了15辆老虎,一直在意大利地区战斗
1945年4月28日在意大利向美军投降
4、国防军第502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2年组建
后来参加列宁格勒地区的战斗
后来一直在东线地区战斗
1944年6月在爱沙尼亚地区战斗
1945年1月该营正式改名为国防军第511重装甲营
1945年3月末,该营从工厂接收了1个连规模的虎王坦克,全部都是后期的18齿主动轮型虎王
1945年5月向西方的美军投降
5、国防军第505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东线战斗,7月参加库尔斯克战役
1944年9月该营满编45辆虎王
1945年初在普鲁士地区血战
1945年2月东普鲁士集团被包围
1945年4月末,该营乘船撤向西方,大多数士兵被苏军俘虏
1945年5月,该营向美军投降
战后被苏军俘虏的士兵被送往西伯利亚做苦役,1956年因为德国总理的请求,被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战俘全部被释放
6、国防军第506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东线战斗
1944年8月该营满编45辆虎王坦克,参加西线的战斗
1944年9月参加荷兰地区的阿纳姆战役
1944年10月该营还增加了装备老虎的第4连
1944年12月,该营归属于德军第15集团军指挥,但是该营却参加了阿登战役,当时该营拥有36辆虎王、11辆老虎
后来该营在1945年一直在西线战斗
1945年4月在鲁尔工业区向美军投降
7、国防军第507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东线血战
1944年末该营一直在华沙地区血战
1945年2月该营调往德国本土接收了21辆虎王,后来3月份逐渐增加到40辆
1945年3月该营编入党卫军的威斯特法伦装甲旅指挥
1945年5月该营没有经过大量损失就销毁了所有虎王向苏军投降
1956年该营在西伯利亚被关押的士兵被释放
8、国防军第508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意大利地区血战
1945年2月该营残余的15辆老虎转交给504营,该营回国接收虎王
由于虎王没有接受到……
所以该营就没有虎王,该营后来在混乱中倒是从友军手中得到部分坦克战斗
最后向美军投降
9、国防军第509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东线血战
1944年8月该营将残余的20辆老虎全部转交给了501营
1944年10月该营满编了45辆虎王
1945年1月,该营被编入了党卫军第4装甲军指挥
1945年3月,该营编入国防军第3装甲军指挥参加春醒战役,并且在3月下旬补充了13辆虎王
1945年3月底该营撤向奥地利,该营损失了20辆虎王,残余28辆
1945年4月5日,党卫军第501营向该营转交了5辆虎王(3月的13辆也是ss501营送给509营的)
后来一直在奥地利地区战斗
1945年5月,该营销毁了大量虎王,只剩下1辆营部的虎王向美军投降
10、国防军第510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4年组建
后来一直在东线血战
1944年末参加库尔兰战役,并入国防军第14装甲师
1945年3月该营撤出库尔兰地区,只留下1个连继续在库尔兰战斗
1945年3月下旬接收了6辆后期18齿主动轮型的虎王坦克
1945年5月向美军投降
至于在库尔兰的那个连,向苏军投降,士兵们在1956年被释放
11、党卫军第102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4年组建
1944年6月该营参加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战役后一直休整
1945年1月正式改名为党卫军第502重装甲营,接收虎王坦克
1945年3月还向党卫军第503营转交了部分虎王
1945年4月参加柏林战役
1945年5月穿过易北河向美军投降
12、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3年组建
1944年6月参加诺曼底战役
1944年8月第1接收了虎王坦克参加塞纳河地区的战斗
1944年9月满编45辆虎王,正式改名为党卫军第501重装甲营
1944年12月该营归属于党卫军第1装甲军并入党卫军第1装甲师参加阿登战役
1945年2月以36辆虎王的实力参加南风行动
1945年3月参加春醒战役
1945年3月下旬向509营转交了13辆虎王
1945年3月底撤向奥地利,损失惨重
1945年4月5日有5辆虎王离开该营补充给509营
后来一直在奥地利地区血战
1945年5月2日该营从工厂接收2辆猎虎,然后在混乱情况下从653营手中抢走4辆猎虎
该营成为唯一一支装备猎虎的党卫军部队
后来向美军投降
13、党卫军第103重装甲营
该营于1944年末组建
1945年1月接收了虎王坦克,正式改名为党卫军第503重装甲营
1945年2月该营并入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师指挥
1945年3月15日该营拥有37辆虎王的实力
1945年4月参加柏林战役
1945年5月2日损失了最后的虎王
最后穿过易北河向美军投降
二战时期的库尔斯克突出部?
突出部即指战线中深入对方战线的那一部分,这种突出部是极佳的进攻出发基地,更加容易对敌人达成合围,因为这种突出部本身就对敌人构成了侧翼的威胁,同时距离敌方后方的战略目标也是最近的,缩短了需要推进的距离。反过来从防御的角度而言,突出部阵地却又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突出这一块的防线长度远大于将防线拉成直线的长度,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兵力用于防御,而且由于侧翼是暴露的,很容易被敌军从两翼的根部突入而陷入合围。
正是因为突出部这种明显的优点和缺点让战争双方都围绕着突出部而进行激烈的战斗,甚至是战略上的决战。尤其是对于那些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们不愿意放弃进攻的机会,所以便投入大量的兵力去保住那些突出部,而对手为了消除这个“进攻跳板”对其后方重要基地的威胁也全力要铲除这些深入己方防线的突出部,而且这也是较容易达成成功的进攻方向。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突出部,如东线的杰米扬斯克突出部和勒热夫突出部,这是进攻莫斯科绝好的跳板,直到1943年希特勒都不愿意放弃这些突出部,而苏联为了确保莫斯科的绝对安全,一直在对这些突出部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这种突出部特别不利于防御一方,主要是太耗费兵力了,如杰米扬斯克突出部的防御需要11个德国师,而如果将防线拉直则只需要2个德国师;勒热夫突出部同样如此,德军放弃勒热夫突出部将防线拉成一条斜线后,防线缩短了三分之二,29个德国师节省出来了22个师。
一般对于进攻一方来说,突出部是他们最想得到的,这是进攻部队集结的良好基地,如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就是从勒热夫突出部出发发起进攻的,从这里发起进攻将直接威胁到库尔斯克突出部中苏军的后方。对防御一方来说,突出部却是不利的阵地,它牵制了防御一方本就不足的兵力,如上述的杰米扬斯克和勒热夫突出部,总共多牵制了德军近30个师的兵力,而当时拯救被围的第6集团军却急需这些兵力,哪怕只要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可以恢复第6集团军的态势,可是希特勒不愿意放弃,他仍旧对莫斯科怀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