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欺负乌克兰,普京为什么打乌克兰却不敢打芬兰?
都是北约东扩,普京为什么打乌克兰却不敢打芬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两个国家性质不同。先看这三国地理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乌克兰和芬兰都是俄罗斯近邻,但乌克兰的乌东地区的俄罗斯族有不少,关键是乌政府亲西方不说,而且对居住乌东地区俄罗斯族实行文化灭绝主义,新纳粹主义思想在这里横行.在2014年乌克兰亲西方的颜色革命推翻亲俄的政府后,
乌克兰的乌区东地区的自治民兵在俄罗斯支持下就和政府军打了起来。实在是政府军无能,西方集团帮助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一起先后签订了新旧明斯克协定,
协议强调要给乌克兰的乌东地区民众高度自治权。结果大家看到了,司机政府的军队在休整好后,撕毁协议,又挑起了对乌东地区战争.在乌东地区因战争使1万6千人无辜死亡后,俄方反复警告乌方及后台北约不要离俄本土越来越近,可司机政府不听.在忍无可忍情况下,俄军于去年2月24号对乌克兰发动了去三化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
而西方社会则借此大力拱火,导致特别俄的军事行动演变成俄对乌的局部战争。
至于芬兰加入北约那是俄乌战争后的事,关键是俄芬两国先前的恩怨早在80多年前就解决了。
当年为解决沙俄首都,苏联重镇列宁格勒太靠近芬兰问题,斯大林提出用领土换领土方式给列宁格勒增加缓冲带,结果芬兰军政府不干,于是苏芬战争爆发,最终芬兰还是认可了苏联提法。尽管后来芬兰军政府跟随希特特入侵苏联,但在德国要败情况下,芬兰军政府宣布退出侵苏战争并言中立,苏联红军也没有去找芬兰麻烦。
另外芬兰国内不存在有势力的俄罗斯人群,芬兰国内民族关系也很和睦,芬兰加入北约是防俄罗斯.而不是去对抗俄罗斯.而普京作为一个有着清醒大脑的领导人,只要从不伤害本民族的根本利益出,那还对芬兰出个什么兵对不对?当然芬兰现在已加入了北约,俄罗斯也就此会采取反制措施的,
这不俄军把核弹运送到靠近芬兰国境的地方的军事基地上去了,以应付芬兰加入北约后带来的边境危机。
泽连斯基真的是彻底杀疯了吗?
“入侵俄罗斯”这个词汇通常被用来描述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否彻底杀疯了,这是一个非常主观和有争议的问题。一些人可能对他的表现表示支持,认为他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方面表现得非常果断和明智;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他的政策感到不满,认为他没有正确地应对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当前,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局势依然复杂和紧张。自2014年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并多次爆发冲突。最近,乌克兰政府在其东部边界增加了军事力量,并呼吁西方国家对其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在俄罗斯也出现了一些针对乌克兰的敌对言论和行动。针对这一局势,国际社会呼吁双方尽快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避免冲突升级和战争发生。
俄罗斯是如何制约乌克兰的?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最低战略目标是:
乌克兰建立成一个联邦体制国家,在北约和俄罗斯斗法中保持中立地位,不参加北约。俄罗斯确保家门口这一缓冲区和战略屏障的存在。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最高战略目标是:乌克兰投入俄罗斯的怀抱,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组织,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恢复至类似苏联时期的那种模式。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一直都在为最高战略目标努力着。
从目前的实际局势来看,俄罗斯最高战略目标,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所以目前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诉求是最低战略目标。 乌克兰周边地缘图
乌克兰已经是“北约”的“申请国”,但离正式加入“北约”,还有很长的路,北约和欧盟都明白,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底线所在,真把乌克兰拉入北约,俄罗斯绝不会善罢甘休,抛开军事,战略,地缘意义不谈,就从文化和传承上来说,失去乌克兰,俄罗斯便成了一个没有根的国家。所以俄罗斯绝对不会允许乌克兰被北约化。
俄罗斯是如何遏制乌克兰的北约化倾向的
1.支持乌东部武装力量,维持其独立性但在可控的范围内。乌克兰东部分离地区分布图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等乌东部地区的独立,本就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敲打和威胁,俄罗斯对除克里米亚以外的乌克兰领土没有野心,他需要的一个完整的,亲俄的,至少是中立的乌克兰,乌克兰也明白,俄罗斯是有能力、而且有民心基础把乌克兰肢解的。乌克兰真要铁了心加入北约,向西看齐,它会付出失去半个身体的代价的,而这代价太过于昂贵。所以俄罗斯在利用乌东部亲俄地区这张牌,有效地遏制乌克兰渐行渐远的步伐。
2.在乌克兰经济上扩大影响力俄罗斯能源在乌克兰经过及使用地区分布图乌克兰的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经济上,尤其是在能源上严重依赖俄罗斯。在危机爆发之前的2012年及前几年,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乌克兰出口比重达到23%。此次“断气”风波也是因为乌克兰在能源上对俄罗斯的严重依赖。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乌克兰是无法摆脱俄罗斯对其经济的影响的,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但即便如此,乌克兰的西方朋友也不怎么可靠。所以俄罗斯一直在经济民生上对乌克兰,尤其是对乌东部施加影响,这也是俄罗斯遏制乌克兰的绝佳方案。
乌克兰的危机,根本原因还是其国内在“向东看”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这一矛盾没有化解,乌克兰局势升级、再爆发的土壤就始终存在。乌克兰的特殊性决定了双方都会围绕它斗法,但乌克兰却无法非彼既此,这点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民众也已经明白。所以突破自身困境的关键因素还是独立、自主,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和牺牲品。
为什么国内网友的态度都是支持俄罗斯?
no zuo no die
俄罗斯号称战斗民族?
战斗民族说的是俄罗斯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有敢打敢拼的亮剑精神,并非是说俄罗斯逢战必胜。
斯拉夫人是欧洲三大蛮族之一,说起当年也是挺悲催的。凯尔特人被罗马人击败,成了附庸。日耳曼人击败了罗马人,保持了独立。斯拉夫人被罗马人击败,成了奴隶。斯拉夫,就是奴隶的意思。
罗马帝国衰败后,斯拉夫人的命运也没有多少好转,日耳曼人往东赶,东罗马帝国往北赶。几百年下来,斯拉夫人就被赶到了欧洲的东北部的苦寒之地,似乎永无出头之日。
留在南方的斯拉夫人,则一直被东罗马帝国歧视和打击,日子过的也惨兮兮的。
在老一辈的日耳曼人走出北欧,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众多国家后,留守老巢的日耳曼人,也扬帆出海了,从英国到法国,再到德国和俄国,整个欧洲大陆抢了一圈。
英法德等国毕竟发展了几百年,几个回合下来,好歹守住了家业,还多难兴邦,很多国家实现了中央集权,进入了封建社会。可是被赶到欧洲东北边疆的斯拉夫人还相当原始,打也打不过,逃,往哪儿逃?都已经被赶到世界尽头了。
没办法,自己不争气,就去外边请了一个大哥回来,维京人的一个贵族被请过来做了国王,建立了留里克王朝。这个贵族跟其他同伙画了一个圈:以后这个场子,我罩住了,你们别来抢。
维京人比较厚道,都是自家亲戚就不抢了。可是日耳曼人里的条顿人可不管这一套。在宗教的热情下,条顿人不断进攻罗斯诸国,斯拉夫人的日子眼看着过不下去了。直到1242年,罗斯北部的一个亲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带着罗斯联军在涅瓦河的楚德湖击败了条顿日耳曼人,从此建立了斯拉夫人对日耳曼人作战的信心。
随后蒙古人西征大军来到了罗斯草原,斯拉夫人打不过,很快又成了蒙古人的奴隶。各个斯拉夫人的王公,争相向蒙古人表示效忠。其实蒙古人数不多,能让这么多部族争相恐后的效忠,真不简单!
蒙古人的统治没有维持很久,在1480年以莫斯科公国为首的俄罗斯独立了。
新生的俄罗斯,势力弱小,他能成功获得独立很偶然。蒙古平叛大军已经开到莫斯科公国了,双方军队已经能看到彼此的旗帜了,结果蒙古人内部分裂,平乱大军回师,俄罗斯不战而胜。
俄罗斯独立后,也想四处伸爪抢吃多占,不过几番较量下来,俄罗斯分别被波兰、瑞典等国教会做人。波兰人甚至远征俄罗斯,占领了莫斯科,扶持了傀儡政权,时间长达八年。俄罗斯人不得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波战争,打了一百多年,才把波兰人的势力驱逐出俄罗斯。
可见,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被欺负,先是罗马人,后是日耳曼人,再后来是条顿人,波兰人,立陶宛人,蒙古人,何来的战斗民族呢?
俄罗斯真正变得强大,是从彼得大帝改革开始的。有了一个近代化的国家组织的俄罗斯,与土耳其打了300多年,胜多败少。与瑞典帝国打了20多年,把瑞典打成了顿悟成道,从此不问世事。跟法国打,跟德国打,跟清王朝打,跟日本打,跟中亚游牧民族打,能打的基本都打遍了,起码露出獠牙,龇牙低吼,威胁过了。
这些战争,都是在俄罗斯的对手处于衰落期打的,俄罗斯打的顺手,可是一旦战争涉及到霸权归属,需要以命相搏时,俄罗斯就很难说取胜了。
拿破仑战争,虽然俄罗斯取胜,但是俄罗斯自己也损失惨重,只能眼看着拿破仑带着三万人退出俄罗斯。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更是把近200年的侵略战争的成果都给吐出来了。一战,俄罗斯被德国打到乌克兰,最后被迫签署了《布列斯特条约》,割让超过1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有相当数量的战争赔款。二战,苏联被德军的闪电战打到内出血,差点死在手术台,直到如今俄罗斯依然女多男少。
苏联军队在二战后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所依赖的是绝对优势的兵力和装备。在绝对实力面前,德军将领的任何战略战术都无济于事了。因为粗糙的战术,苏联军队的战损比,人员伤亡率都要比其他盟军队伍大,但是通过铁血和牺牲精神,苏联成功地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让西方睡不安稳的红色帝国。
二战后,苏联也发动了一些旨在维护霸权的军事行动,无一例外,都透露着霸蛮的特点。在阿富汗战争还有苏联解体后的车臣战争、南奥塞悌人质事件中,苏联/俄罗斯的处理手法也相当粗糙,损失了很多士兵和人质。
俄罗斯的战斗意志不用怀疑,他们在历史上被欺负了几千年,本来就是靠战斗立足的,但是太过刚强的对外战略缺少会让俄罗斯社会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中。
过满则溢,过刚则折。可能他们缺少中国先贤们的智慧吧。中国有句古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俄罗斯会有余庆吗?敢战,却不善战,这才是战斗民族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