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通,最近听说跨境电商比较火?
这几年一直很火。
但是今年的跨境电商确实异常的艰难。
去年的疫情刚刚爆发时,大家都在感叹时局的艰难。
当时的状况是工厂不开工,物流不送货,海关不清关,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仅剩的FBA库存被卖空断货。
但是后来行情急转直上,到年底一算,竟比往年同期的销售额还高出不少。
所以,要说困难,今年远比去年困难的多。
今年大家应该都有一种感觉,感觉周边的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只有我们的亚马逊产品售价在下降。
成本急速上升、售价提不起来,对手日益增多,这就是目前跨境卖家的一种真实写照。
1、运费暴涨
这几天圈里又有一张图片在疯传,是关于全球十大抵美船东集体涨价的。
上面有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国际物流确实将迎来疫情后最严厉的冲击。
8月份美向海运市场的单价已马上突破20大关,空运价格也在冲击60大关,目前的海运价格已经可以媲美两年前的空运了。
以前在核算产品成本的时候,头程的成本跟产品采购成本往往不相上下,但是现在头程的成本已经大大超过了产品本身。
不光是美国的,欧洲、日本的也大致如此。
运费暴涨就算了,港口防疫和罢工也经常阻碍货物的正常通关,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就经常出现货物堆积如山却不能正常清关的情形。
2、亚马逊政策趋于严格,大小卖家均被波及
之前有消息说,亚马逊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关闭了中国50000多家亚马逊店铺。
业内也对亚马逊有了一个时髦的称呼:张三丰(封店铺、封品牌、封资金)。
这些被关闭的店铺,有年销数亿的深圳巨卖,也有刚刚起步的新手小白,封店的理由大致只有一个:有偿刷评。
其实亚马逊每年都会有几波这样的清理行动,但是今年的动作来的格外迅速格外猛。
像这种波及如此之多亚马逊巨卖的情形,以前几乎未曾有过,即便是发生过,后来巨卖们也通过各种手段得以公关成功。
但是这次不同了,被封的店铺回不来了,不少大卖家也开始裁员以求自保了。
深圳大卖们的这些封号也已经惊动了当地政府,政府也派出了相关部门进行调研。
深圳市商务局之前就刚刚召开了专门的跨境电商企业座谈会,对亚马逊大规模封店一事进行调研。
3、内卷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
放眼现在的各大类目,产品价格能随着成本价提升的不多,除非是一些超级冷门和刚需的类目。
在大部分类目中,价格战已经成为了常态。
你刚计算好了成本价,打算以“微弱亏损”的价格来为新品打开市场,但是2天后突然发现类目出现了N多的“腰斩价格”。
随着腰斩价格的越来越多,网友们又总结出了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新鲜词汇:鳌拜。
所谓鳌拜,指的是“熬着熬着,就败光了”。
4、站内推广费用大增
亚马逊最近半年对刷单测评的严厉打击,让很多的卖家不敢再在刀尖上舞蹈。
这些本来用于刷单测评上的资金预算,转而都投到了站内的广告和其他推广上面。
最近半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站内cpc广告的竞价是越来越高了。
以前某产品一直是1.5左右的系统建议bid,最几个月连续是2.2左右的系统建议。
还有站内的LD,以前很多产品几乎都有秒杀资格,只看你怎么选择,现在有部分产品突然就长期失去了秒杀资格。
这都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
5、欧洲禁塑料令、VAT
欧洲禁塑令又来了,很多类目的卖家已经不能像之前一样运营自己的店铺。
7月1日还有一个重要的政策生效,那就是亚马逊欧洲站代扣代缴VAT的日子。
之前一些卖家因为费用问题而不愿意注册VAT的历史,也已经一去不返了。
想要在欧洲站进行长期的深耕,不管是FBA还是FBM,VAT将是不可或缺的资质。
6、Vine又要收费了,获评路径越来越少
前几天亚马逊又发通知,之前一直可以免费注册5个sku的Vine计划,又要开始收费了。
虽然Vine计划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邀来好评,也可能邀来差评,但这也算是亚马逊合规的一种邀评手段。
现在亚马逊取消了早期评论人计划,又对Vine计划开始收取高昂的费用,然后站外又在严厉打击卖家的有偿测评,这对于新品的前期推广无疑是不小的打击。
目前站内的合规或获评渠道只剩下了订单界面的催评按钮和Vine计划,但是收费后的Vine计划还有的多大含金量,这个还需要继续观察。
7、库存不足,限制发货
今年很多卖家往往是两个极端,做的差的卖家在忙着清理库存,做的好的卖家在愁补不到货,在愁没有足够的库存额度。
亚马逊自去年开始的库存限制政策,今年虽有不小的改进(由asin级别改为店铺级别),但是对于一些热销的sku来说,往往还是不够用的。
虽然亚马逊的库存限额随着销量的增加会不断增大,但是这个也严重受制于系统的延迟反馈和补货的时效周期。
当系统增加的库存额度显示在你店铺上时,往往该sku的最佳补货失效已经过去了。
8、保险问题
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详细的说过了,没看过的卖家可以直接去看之前的文章(亚马逊保险怎么买?在哪里买?不买行不行?为什么我的保险这么贵?一系列问题解答)。
最近,跨境圈还有一个网红的词汇:郑(赠)成功。
意思就是说,只要你能把产品赠送出去,就算你成功了。
还有之前大家经常讨论的“吴三桂打法”:一柜送,一柜刷,还有一柜做秒杀。
这些幽默的说法,看似在揶揄自己,其实也都多多少少体现出了卖家们的无奈。
2020年知识付费项目是否有潜力?
一、知识付费媒体及阅读融资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付费知识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各地,例如遵循专家模式的知乎,使用意见领袖形式的豆瓣,以及健身、绘画、艺术等各个细分领域细分的公开课、交流社区和专业教学App。这些课程、交流社区和App的发展无疑证明了知识是可以变成金钱的,而且,人们为这种知识而付费的意愿也变得愈来愈强烈。种种迹象表明,知识付费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了。 在知识付费细分的媒体及阅读领域,2017年总共完成210笔融资,较2016年减少了44笔,但总融资规模达到96.27亿元,同比增长7%,显示出单笔融资额的上升,2018年,95笔融资共计取得36.58亿元,单笔融资额与上年度比有所收窄,也反映出目前知识付费领域头部集聚效应尤为突出。 2015-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媒体及阅读融资笔数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在线付费视频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5-2018年中国知识付费媒体及阅读融资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
二、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走势预测
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预计2019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3.87亿人,2020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有望突破4亿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逐渐养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 2015-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微信、支付宝等移动终端渗透进人们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为知识产品的线上支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将逐步培养人们的线上支付习惯。2018年微信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超10亿人,支付宝月活跃用户规模亦达5亿人以上,为付费知识产品的线上支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018年微信与支付宝月活跃用户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
三、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分析预测
近年来,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内容生产去中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内容产业相关赛道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为49.1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伴随着市场教育程度逐步提高、愿意为优质知识服务付费的人群基数不断增长,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235亿元。 2012-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情况预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知识付费用户规模的扩大,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知识付费规模不足50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增至86.3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然而,知识付费产业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在市场完善上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比如对用户来说,市场上知识付费产品参差不齐,用户维 权难的现象比较常见。对于知识提供者来说,如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未来,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要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生产者继续坚持“内容为王”,生产高质量的优质内容,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同时,付费产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完善定价和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此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保障用户的权益。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将有利于互联网知识传播过程中的版权保护与消费者的相关权利的保障,为知识付费发展保驾护航
四、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趋势
1、知识付费产品内容模式多元化发展,品质控制仍为发展关键要素之一 目前知识付费产品内容多为音频模式,内容模式较为单一,未能满足用户全方位感官式学习体验。知识产品单项内容模式难以支撑用户需求,产品内容形式将走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契合用户的多元化学习体验需求。而知识产品品质控制则是多元化内容模式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产品多元化内容模式的情况下,知识付费市场产品监测与评价标准将更加多元,此时品质控制则成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围绕品质控制,知识付费市场的相关辅助系统或将日趋完善,报告督促、提醒、作业等深度交流服务或将兴起。 2、知识付费版权问题关系行业发展,差异化知识产品或成维权关键 知识产品作为非竞用性产品,版权问题极为重要。知识付费行业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以图营造市场清明环境,然而盗版侵权、版权保护不到位、版权边界划分不清晰问题时有发生。有效维护知识付费产品的版权,在政策方面,未来中国或将相继出台互联网有偿知识服务相关条款,以加大在知识付费版权领域的保护力度;而在企业方面,差异化的知识产品,有利于企业通过知识产品的差异化特征进行版权维护,同时可减少由同质化内容带来的竞争风险。未来差异化知识产品或成知识付费版权维护的关键。 3、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是未来竞争的方向 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是知识付费行业未来竞争的方向。知识付费将会呈现为终身学习而打造的不停迭代的更优质内容,打造全新创造性的体验。知识付费平台将会争夺更多优质细分领域,大量自媒体已经开始知识变现的布局,知识付费将呈现垂直细分化以及专业化的趋势,不断细化深耕内容优势包括服务优势,解决用户的核心知识需求。
阜阳到蚌埠可以直通吗?
商合杭高铁
关于安徽阜阳到蚌埠的直通高铁的相关信息,小编馍馍真是费了不少的功夫下面听小编细细讲来吧!
首先关于被提到的商合杭高铁,小编馍馍先简述一下!这路高铁是从河南商丘到安徽合肥最后到浙江杭州的高铁路线,沿线连接了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全线在798公里,时速在350公里每小时,而路途中经过阜阳和合肥,这两个站也是客运枢纽站!而北路段在19年12月已经开通!为什么小编要帮大家简述一下这个商合杭高铁,因为这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规划的重要组成,有着--华东第二通道的荣誉,所以连线的各个城市也是意义重大!沪银高铁而关于阜阳到蚌埠的高铁线路,暂时的确没有直通的高铁,但是在以后应该会有直通的高铁线路,而这趟高铁线路叫做沪银高铁,而在2020年已经列入十四五规划当中,路途线路中,起始于上海,终点在银川,而图中经过南京-蚌埠-阜阳-周口-漯河-洛阳-运城-延安-吴起-吴中!绿色连接部分而这个线路只是规划的线路,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在落实时候可能会有变动,而这最终的结果就在于各地政府自己的努力程度了!而这个沪银高铁的线路也是小编馍馍得来不易的消息。长三角经济圈而全线通车预计也在2025年。在这,小编不仅仅想说阜阳到蚌埠这两个城市,而是想乘此给大家也普及一下这个沪银高铁的意义!这条线路是连接了东边经济发展最快的长三角区域,跨过了长江与黄河,同时穿越了黄土高原,一直到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长三角城市此线路环境变化大,路途遥远,定是一条艰险的开拓之路!线路开通之后,我国的经济能量也必然会从东部长三角的确与沿着这条长江经济带传递到沿线的各路城市,直至西部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路过的各位朋友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这条线路,因为开通前后必然存在很多机会于其中!好了,关于这个话题,小编馍馍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路过的朋友到来发表下意见吧!明年5G通信技术就要出来了?
首先有几项背景信息我们要知道:
第一.根据目前的建设速度,5G网络估计未来1-2年就能普及;
第二.以韩国5G自费标准为例,目前的5G网络收费还非常贵;
第三.因为不支持更高的网络频率,因此4G手机无法实现5G上网。
因此,综合这几点来说,今年是否适合买手机,就需要看自己如何取舍了,如果你对5G没有多大期待,认为目前的4G网络就能满足自己的网络需求,那就无所谓了,上半年发布的这几款手机其实都可以考虑,比如华为最近刚发布的买望远镜赠手机的活动—P30就非常不过,国行版才3988元起步,好还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且目前公布出来的5G网络自费也是非常高,比如说韩国4月11日推出的5G网络吧,其资费是325元人民币的套餐中包含每月8GB的5G流量,这种收费标准谁用得起啊,国内三大运营商虽然之前说5G网络的收费不会太高,但只要没有官方公告,大家还是再观望一下最好。
不过你如果对5G网络抱有期待,那最好是考虑再等等,本来上半年我比较期待华为的P30,不过最后这款手机竟然不支持5G网络,因此就暂时取消了入手的打算,当然了,即便是现在入手了5G手机,因为网络自费、国内还不支持5G网络等原因,其实也没有办法享受5G网络的极速体验,但是只要是实现了5G网络的手机,那都是同样支持4G上网的,因此这其实就是多了一个选择,在5G网络到来的时候,就不用再换手机了。
今年下半年的发布会,苹果的不用考虑了,肯定是没5G网络,而国内华为、小米、OV自然也不会闲着,今年下半年肯定也将会有1-2部5G手机面世,尤其是华为的mate30据说是支持5G上网,而且其他方面也是超旗舰配置,因此对于这部手机,我还是比较期待的。
做微商要怎么引流?
我妈妈退休以后就去卖保险,起初几年她业绩不错(得益于她的人缘)。今年瓶颈期来了,业绩下滑,退保的也多,于是她就不想干了,今年年初开始转作微商,4月以后每月收入也大概有三万多,刚好昨天我们有聊到引流的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个观点(销售行业都适用):
我先问个问题,大家在此之前,如何看待“微商”?也就是你认为微商是什么?
很多人刚开始做微商的时候,以前认为微商就是跟着发发产品,就会有人来买
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包括很多人认为,开个店,就有生意一样。
这里导致一个问题,我们总觉得只要加了更多的人,把我们的产品发出去给他们看就会有人来买单,于是很多人会这样做:
1.漫无目的的添加人,如加附近的人,疯狂主动添加群里的人(不输出价值的前提下)等,即对方不明确你的身份,你的价值的时候,盲目的加人。
2.反复刷屏,反复洗脑你现有的微信好友购买,而不管他们是否需要。这不是做生意,这是精神传销。这样的做法,只会浪费时间精力,毫无用处。
如果以上两点你都中,那你只会在做了诸多无用功之后,放弃微商,不再相信微商能赚钱。
这里我们说一点,但凡是商业模式,都需要构建在客户存在需求,并且你能盘活大量的有需求的客户的基础上。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是客户的人身上,我们的工作是找到更多有需求的客户,而不是朋友圈现有的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废话,那新手微商到底怎么做?
我认为,首先是思维革新,也就是你自己要重视到做的必要性,如果你还处于加附近的人的状态,那我们是没有共同话题的。简单的说,以往的做法是主动去找客户,而做个人品牌的威力是客户找你。自己感受下区别吧。
其次,是找到适合自己引流方式。以上我们讲了加粉方向的重要性,那么,明确了方向以后,我们就进入流量的第一个步骤,引流的深度学习,也就是技巧上,有哪些引流方式可以做?
我重点推荐以下几个引流方式:即微信群引流、网络平台引流、社交能力引流(线下见面,活动等)。
这三个方式也是比较适合普通人的做法,那么,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每个人只需要深耕一个方式即可,并且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来。
比如普通宝妈,写软文很吃力的,那明显网络平台引流(知乎,豆瓣)这些就不适合你,你也不需要看到别人做就羡慕,而适合宝妈的就是微信群引流,和线下社交关系引流(具体怎么操作流程可以私信问我,这里就不具体讲了)。
而上面这3个方式当中,我自己深耕的是微信群引流,因为我觉得微信群引流容易上手,适合喜欢分享的人(就是到一个微信群很喜欢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干货),并且在这个渠道,我的收益很大,一个群500人,我可以做到300人以上主动加我,因此我就没有做其他渠道,而是深耕,就是把一个渠道玩到极致,即可。
这里最忌讳的就是,大家盲目追求新的引流方式(你认为你引流不理想的原因是,你不知道或者没有找到一些新奇特的流量来源方式)。其实这种思想是错的,引流的方式就这么多,能适合普通人做的我们都列举出来了,大家要去在意的是,你选哪个渠道,如何做到极致的问题,而不是一直在追求新的方式。
那微信群怎么做精准引流呢,接下来说的都是实操干货了,大家可以拿本子记录一下。
微信群引流只需要3招,用好这3招,90%的群友都想加你。
一、去哪儿引流?
二、怎么引流?
三、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点,去哪引流,1.社群引流主要3种方式,立马找到自己的鱼塘
2.社群引流最有效的3招,让90%的群友都想加你
社群呢,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搭建社群,也就是自己拉人(这个方式是个体力活,不推荐)
第二种是进入有潜在顾客的社群(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家人引流建议用这个方式就够了。
那我们如何找到这些群呢?这里推荐5种方法,
第一种,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是链接微信公众号文章搜索的,有些公众号会有自己的社群,有些大V也会建立自己的粉丝群,在搜狗搜索XX群,很大可能搜到你想要的精准社群。
第二种是QQ群,QQ群现在仍然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添加,这个方式最快,缺点是现在很多群QQ不活跃,我们搜到这些群之后,一定要去加一些里面比较活跃好友的微信,这些人一般都会有很多同行的微信群,你让他们把你拉入群内,这个方式也不错。
第3种就是百度搜索微信群大全,这个比较杂,需要自己好好筛选。
第4种,学习社群,如果你经常听线上学习课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多线上学习群是非常活跃的,经过实践,在这样的课程群,分享笔记或课后感想引流是最快的。大家都喜欢加那些做笔记详细同时又愿意分享的人,不管她是做什么行业。
第5种,付费社群,一个优质活跃社群好过100个不活跃的社群,而这些付费社群往往就非常活跃。这里比较推荐的一个平台:知识星球,这里有很多知识付费的社群质量都非常高。最好是找那种有线下活动的社群,这样的群更有温度。
那加入社群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设置钩子了,也就是第二步,怎么引流?
引流的3种有效方式,分别是:自我介绍+社群分享+群打招呼
第一、自我介绍:引流,从自我介绍开始
和专业的文案不同,我们普通人写文案的机会并不多,我们自我介绍有可能是我们一辈子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文案啊,因为所有人都想跟一个有价值的,平易近人的人打交道,所以呢,我们要在自我介绍的环节尽可能的体现我能为大家做什么。可是自我介绍有个很严重的误区,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业务全部介绍清楚,因为公司的业务啊往往是非常庞杂的,不容易完整地介绍清楚,就算完整的介绍清楚,也不代表你可以啊,吸引精准的顾客。
那正确的自我介绍应该怎么写呢?
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模板,以我自己为例教大家写好自我介绍;
我:卡卡
坐标:广州
我的标签:90后新媒体老司机,擅长品牌裂变模式搭建,朋友圈内容运营,品牌内容运营,品牌陪跑落地,为线下招商裂变
我的成就:前后参与14个微商品牌落地陪跑,负责品牌营销与推广,其中2个品牌年利润达到200亿+,8个品牌每月招商业绩平均500万+,其中1个品牌起盘1年做到行业第一,陪跑的微商品牌有XXX,XXX等。
我能帮你:
1.掌握可落地的引流裂变方法
2搭建品牌私域流量,提升复购
3.帮你品牌搭建销售模型,让品牌快速招商裂变
我想链接:
1.实体传统,微商企业创业者
2.喜欢新媒体,和我一样喜欢研究引流成交的你
大家今天就可以下去尝试按照以上的模板去写好自己的自我介绍,做完之后把它收藏起来,进群的时候就发出去,你会发现,做好自我介绍=就等于做好的引流。自我介绍做好了,加你的人就不会少。另外,如果你还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给大家,这样你的加粉率就更加高了。
第二,社群分享干货
那么除了自我介绍这种高频的方式以外,如果有机会可以让你在社群里面做一次直播分享。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吸粉方式,那么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以前最早的时候呢,就是通过大量的微课直播社群分享引流加了不少客户。
第三,群打招呼
除了被动加好友另外一种就是主动加好友,我之前混社群的时候,曾经整理了一套加好友通过率最高的话术打招呼的话术,各种各样的类型都有,比如借力知名朋友啊,我是某某某的朋友啊等等,这里大家直接套用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社群引流方式大概就讲完了,说完这些,大家快去操作吧!
其实关于引流还有许多方法,上面讲的只是社群的引流方式
下面还有一些我自己研究了一段时间并实践有效的引流方法,都被我整理成了文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我拿)
比如:百度,QQ,论坛贴吧
再比如:咸鱼引流(这个平台是最简单容易,又最好出单的,适合想卖货的朋友,5星推荐)
我再分享最后一招,这是我最近出于好奇和做程序员的朋友刚研究出来的引流软件引流,这个是通过软件去加好友,我自己测试了一下,30个人,一天能通过18人左右,这类的流量有百分之50的精准度,只要做好朋自我介绍和友圈IP打造,成交率也是极高的。(目前是否有封号风险,未知,用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收到什么提示)
由于这个软件刚开发出来,我自己也在试用阶段,想要用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哈~就酱咯!
最后的最后,我再强调一点!!!
#不要在非客户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最后他们还要杠你#
还有!
#当你做一件事感到很吃力,多半就是使劲的方向错了,要及时调整方向,而不是将错就错,或者放弃#
噢,
好了,( ^_^ )/~~拜拜,祝大家都变成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