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腿裸女,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外戚是东汉帝国最牛气的一个群体,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一个阶层,他们大多是当年的开国功臣之后。东汉从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之后,每一位皇帝即位时都未成年,皇太后依托娘家势力代行皇权。这种格局周而复始,直到东汉帝国灭亡。
梁冀是东汉开国功臣武威太守梁统的玄孙,汉顺帝皇后梁妠的哥哥。专横跋扈,几乎是东汉外戚的共同标签,可是被皇帝“钦赐”为“跋扈将军”的,唯有梁冀一人。
本人生活的长春市,有一句著名的调侃:“长春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大学校园内。”以此形容吉林大学的庞大。用这句话形容梁府相对于洛阳,恰到好处。
惜墨如金的《后汉书》,整整用了二百字描写梁府的奢华,说府中光堆起来的人工假山就有九座。各种亭台楼榭的装饰竭尽奢华,上有桥梁沟通,下有暗道连接。梁府内奇珍异兽俱备,连汗血宝马都有。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府中的奴婢不下三千人。
这仅仅是梁府的居住区,梁家花园更吓人,从弘农郡至荥阳先,方圆千里,到处都是他们家的林苑猎场,连皇家园林都要逊色一筹。
梁冀被清算后,他的家财被充公拍卖,得钱三十亿。
肮脏梁府梁冀的父亲梁商,曾经向汉顺帝进献了一名美女,叫友通期。此女因为犯错,被汉顺帝赐给了梁商。皇帝的女人梁商哪敢碰,于是就将她远嫁。
梁冀得到消息,半路拦截,把友通期夺回来。巧得很,梁商正好去世了,梁冀居然不顾人伦,守孝期间与友通期同居。
这件事被梁冀的妻子孙寿得知。孙寿号称“猫步”的发明人,这是一个以病态美著称的女人,是东汉帝国的“时尚先锋”。好玩的是,凶悍的梁冀居然最怕这只“病猫”。孙寿经过暗中侦查,一举捣毁了梁冀的“小金屋”,她把友通期捆绑上一顿毒打,还弄花了她的脸。
这还不算,孙寿发誓要把梁冀的丑行,告发到皇帝那里。梁冀万般无奈之下,跑到老丈母娘跟前跪倒,痛哭流涕地卖惨。在丈母娘的协调下,梁冀躲过一劫。不过,梁冀色心不死,依然悄悄往小金屋跑,后来还跟友通期生了一个儿子。
孙寿干脆来了个釜底抽薪,她派儿子梁胤,把友通期和她的家人全部杀光。
表面病怏怏,内心狠毒的孙寿,跟梁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梁冀有一个很得宠的私奴叫“秦宫”,孙寿居然跟他勾搭成奸。这位秦宫狗仗人势,连二千石的高官,都纷纷拜倒在他门下。
巧取豪夺梁冀累计获封三万户,官居大将军。虽然租税收入和工资都很丰厚,可这么大的开销,这点死钱对他来说肯定是九牛一毛。
一般贪官无非靠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对梁冀来说,这都算毛毛雨,一点不解渴,人家的敛财手段听得你冒冷汗。
梁冀手下有一个庞大的“暗网”,他雇佣了一大批探子,专门替他收集整理全国富商资料。当然梁冀不是为了做“福布斯排行榜”,而是有大用处——讹诈!
《后汉书》记载了一则故事:扶风县有个叫孙奋的富豪,以放贷为业。某一天,梁冀拿了一辆马车作抵押,要从孙奋那里贷款,张口五千万!孙奋惹不起,又心疼钱,打了个折扣,给了梁冀三千万,满以为可交差了。
梁冀勃然大怒,什么,五千万都舍不得给?你等着!不久,孙奋吃官司了,梁冀一纸诉状,说孙奋的老妈是梁府管仓库的奴婢,她监守自盗,偷走了梁府“白珠十斛、紫金千斤”。
这么悬殊的地位,结果可想而知。孙奋兄弟被拷打死在狱中,他的家产全部归梁冀所得,折合铜钱一亿七千万!
仗势弄权梁冀之所以作恶多端,无非是因为有权势。他依仗妹妹梁妠手上掐着玉玺,在朝中不可一世。汉冲帝驾崩后,以太尉李固为首,提出立成年的清河王刘蒜为帝。这个提议显然不符合梁氏的利益,梁冀坚持立清河王之子刘志(即汉桓帝,刘志的嫡妻是梁冀的另一个妹妹梁女莹)。
大殿之上,梁冀不顾三公的集体反对,对他们进行语言恐吓。李固依然坚持己见,梁冀愤然劝说妹妹梁妠,下旨免去李固的太尉之职,强行拥立刘志为帝。
梁冀掌权期间,完全把三公和尚书台当摆设。政治讲究的是平衡,梁冀完全搞成了霸道的一言堂,以至于京城出现了怪现象,官员任命和赴任前,不是先去拜见皇帝,而是先跑梁府。
排除异己梁冀为了擅权,前后诛杀了几百名反对派官员,这在有汉一朝无出其右。
与梁冀同录尚书事的李固,因多次违逆梁冀,两次下狱,最后父子三人都被冤杀。与李固一起被杀的还有光禄勋杜乔,梁冀将他们的尸体曝晒于太阳之下,禁止收尸。
梁冀杀人手段卑劣,实在找不到理由就暗杀。崔琦出于好意多次提醒他注意收敛,被他毒杀。宛县县令吴树因为处罚了他的党羽,被毒杀。郎中袁著上疏得罪了梁冀,被他暗中用竹板活活打死。太学生们因发表不利于梁冀的言论,多人被杀,有个叫胡武的,一家六十多口被杀害。
总之,梁冀打击政敌,明的暗的,各种上不了台面的卑劣手段都用上了,俨然是黑老大。
弑杀皇帝梁冀最令人发指的是,他毒杀了刚刚即位仅一年的汉质帝。
汉质帝即位的时候只有七岁,汉顺帝唯一的儿子汉冲帝两岁早夭,汉质帝刘缵以藩王身份即位。这位小皇帝年龄虽小,但很有志向,他看不惯梁冀的专横跋扈,再一次朝会上,公然称他为“跋扈将军”。
因为这句话,汉质帝上了梁冀的死亡名单。某一天,梁冀指使爪牙,给汉质帝上了一碗汤饼。汉质帝吃后,腹中如刀绞,想以喝水呕吐解毒,被梁冀生生拦住,很快毒性发作驾崩。
梁冀毫无顾忌的弄权,肆无忌惮的杀戮,终于让自己走向了覆灭。
汉桓帝即位后,韬光养晦十二年,一直等着机会除掉梁冀,他悄悄地在宦官中培植势力,暗中策划,静等时机。终于,汉桓帝等来了一个机会。
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有个曾孙叫邓香,邓香不幸早逝,他的妻子“宣”,带着女儿邓猛女改嫁给一个叫梁纪的人。梁纪就是“病猫”孙寿的舅舅,邓猛女因此经常出入于梁冀府中。
邓猛女是个小美人,梁冀就把她送到宫中,很得汉桓帝宠爱,被封为贵人。梁冀动了心思,邓猛女要是我家的人多好,妹妹梁妠是太后,梁女莹是皇后,“梁”猛女后备皇后,梁氏一族不就更稳固了?
于是梁冀提出收邓猛女为自己的女儿。把舅舅的继女抢过来做自己的女儿,梁冀脑洞大开。没想到邓猛女的妈“宣”不干,“宣”的姐夫邴尊也反对。梁冀一怒之下,使出惯用伎俩,暗杀了邴尊,又想刺杀“宣”。
没想到刺客比较笨,从房顶入屋时跑到了邻居家。这个邻居很牛——中常侍袁赦,计划就这么败露了。
汉桓帝得到消息勃然大怒,竟然暗杀我丈母娘?早想办你了!汉桓帝亲自布置,由羽林、虎贲和司隶校尉,合兵一千多人,突然袭击包围了梁冀。梁冀跋扈惯了,完全没想到汉桓帝会来这一招,大将军印被迫上交。知道大势已去的梁冀,当晚就与“病猫”一起自杀了。
跋扈二十余年的梁冀,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和异性一起跳舞时?
和异性跳舞,最通俗最大众化的是交谊舞。交谊舞,就是男女抱在一起屁股歪来歪去扭来扭去的那种舞。
实话实说,我不会跳那种舞,不是我学不会,而是我不敢学。不敢学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思想很封建很落后,我不敢学跳这种舞的原因是、跳这种舞必须男女抱在一起跳,这样子跳舞男女之间很容易动感情。男女之间一旦动起感情来,宾馆几个小时客房这种事就无法抗拒了。还有就是如果男女之间经常抱抱跳交谊舞,特别容易上瘾,一旦跳着跳着跳上瘾了,那么男女之间乱七八糟的事将一发不可收拾了。
题目说到“和异性一起跳舞时、遇到什么难忘的事”?
上面都说了,我不跳,但我看别人跳,每到傍晚时分广场上有很多男男女女都在跳。他们跳、我难忘,难忘的就是这些人一双双一对对的向着宾馆的路出发!
如何理解安格尔的这幅油画?
【西方美女人体,这个法国老男人画得实在太精彩!细腻丰满,五官姣好,身体曲线完美,肌肤吹弹可破】西方古典美女画家的一把手,大师安格尔首当其冲。
安格尔把美女人体的古典美,画到了极致,他笔下的人体纯洁无瑕,看着让人不起一丝杂念。
安格尔作品局部
说起安格尔的作品,几乎无人不知、那幅著名的《泉》:
一个不穿衣物的年轻女子,站在一方静谧角落,身体稍弯手执水壶,清澈的泉水倾泻流下,女子浑身肌肤细腻光洁,五官姣好,静谧柔美,纯洁到了极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安格尔作品
除了《泉》之外,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也相当有名,在《土耳其浴室》中,一群美丽的女子,在宽大的浴场中嬉戏洗澡,那来自东方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神秘、慵懒、唯美。
针对《土耳其浴室》这幅画,人们存在着不少疑问:为什么一个西方画家,要画不穿衣服的东方女人?这幅画这么有名,但它到底好在哪里?
安格尔当时所在的法国,对于中国瓷器和东方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好奇心,《土耳其浴室》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所创作的,同时期还有类似题材作品,但安格尔的这幅画,是其中的佼佼之作。
安格尔作品
在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中,可以看出他独特强烈的两大个人风格:大线条、纯粹的颜色。
先说线条干净利落的大线条,是安格尔作品中的突出特色。
土耳其浴室这幅画中,第一眼就牢牢抓住人眼球的,是一个女子不着衣物收纳的美丽背影,线条很简洁、但是人物极为柔美自然。女子的体态丰满迷人,找不到多余细微的线条。
安格尔《波琳娜》
正所谓“大道至简”,这在安格尔的作品中,有着最生动的诠释,除了土耳其浴室外,安格尔的名作《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等,都有这个显著特色。
再说颜色安格尔用色简单高雅,但并不单调乏味。在《土耳其浴室》这幅画里,最显眼的颜色是人体的肉色,几张地毯的红色,少量的黄色和蓝色,主次分明、简洁清爽。
安格尔作品
观众看画的焦点总会自然而然的集中在画面上那个背部完美的肉色女子身上,地毯的红色、织物的蓝色等,都以配角的方式点缀其中,细致和谐地丰富着画面。
此外,安格尔画的女子肖像画里,也能看出他对颜色单纯但细致入微的运用。
比如《波林娜》,画面看着简单,就是一位白皙丰满的妇人,穿着一袭蓝色的裙子,虽然画面主调只有白和蓝两种,但安格尔在女子的白皮肤和蓝色裙子上,使用了极为细微、过渡层次极为柔和的色彩过渡,这离不开安格尔深厚的古典素描功力。
安格尔作品局部
女人的古典之美,全被安格尔捕捉下来,并结合他自己的审美趣味和高超技法,把女子高度“净化”,安格尔画中的女子,各个眼神无暇,五官姣好,有着完美的身姿曲线,优雅而迷人,将古典女子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朋友们,你是喜欢安格尔画的女人吗?
非常期待你的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对我来说是创作的动力噢。
王昭君称为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称为古代四大美女,此说法出处为何?”我是九卿臣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古代四大美女一直流传至今,以上四位被冠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名,豪居美女榜前四位,肯定是惊为天人的存在。以下我们试着从这四位美人所处的朝代及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找出此说法的出处。
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典故:
1、沉鱼——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沉鱼”美称的由来:
苎萝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美称,就流传开来。
西施结局:传说,西施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从此隐居度过一生;还有一种说法,西施在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成为千古之谜。
2、落雁——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落雁” 美称的由来: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王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美称。
王昭君结局: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后又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3、闭月——貂蝉
貂蝉(生卒年不详),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关于貂蝉的出身,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
“闭月”雅称的由来: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貂蝉是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女,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正当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美人美景正好让王允瞧见了,两人交心后,貂蝉甘愿为除国贼而献身,后王允收貂蝉为义女。王允为了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估计这也是王允为之后的连环计制造舆论,要把貂蝉的美通过月亮更加衬托的超凡脱俗,为施计成功而更引起董卓和吕布对貂蝉的兴趣。
貂蝉结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4、羞花——杨玉环
杨玉环,号太真,小字玉环,唐蒲州永济(今山西永乐)人。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羞花”雅称的由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御花园赏花,看见盛放的牡丹、月季等美丽花朵,联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呢?”悲从中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一幕恰巧被一宫娥看见,本着讨好主子的念头就大肆宣扬贵妃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杨贵妃结局:天宝十四载,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包围皇帝,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最终无奈妥协,忍痛赐白绫给杨贵妃,最终杨美人被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二、“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号由来:1、按照四大美人所处朝代来分析:
通过以上查考,我们可以知道,四大美女西施为春秋人士,王昭君为西汉美女,貂蝉为东汉末年美人,杨贵妃为唐玄宗年间宫中贵妃。那么依此看,“古代四大美女”的称号最早应该是出于唐玄宗之后,也就是唐朝之后的朝代,因为最后一位美人杨贵妃在唐朝刚出场,对吧?
我们再往后查考,唐朝之后是宋朝,我们看看宋朝有没有关于“四大美女”名号的记录。
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是我国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画,也称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美人。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题材虽皇家内容,但将汉晋两朝人物于一图,其雕刻线条流畅细腻,构图丰满华丽。”
由此可见,虽然出土的《四美图》不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但是,当时已有四美之说,所以“古代四大美人”之说应该是从宋朝开始的。
所以古代四大美女的排定最起码在宋朝应该就是有定论了,源自于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问世,至于是谁最先说的就难以考察了。
2、通过查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雅号运用的文学作品的朝代来推测: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元·无名氏《连环计》三折:“我看这女子,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
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四四回:“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7回:“端的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通过以上文献的查考可知,最早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联到一起用,是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从此元、明两朝的小说家、戏剧家在作品创作当中开始引用,成为形容女子貌美极致之套话,后来被古代文人骚客当成了口头禅,估计在古代这个套话没少成为那些登徒子调戏民间小娘子显摆学问的工具。
从以上可以看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称号从元曲开始被大量应用,这个称号应该已经在文人界流传了很长时间,元朝之前是宋朝,所以从此也可以推测出“古代四大美人”的说法和排名应该出自于宋朝。
中国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为:西施居首,貂蝉次之,王昭君再次,杨玉环排名最后,这个排位得到基本得到认可,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居首没有争议。四大美女中除貂蝉外皆为有正史记载的人物,而貂蝉则只见于小说和戏剧而未见于史料记载。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但是褒姒和妲己都因美而误国,可能是名声不太好,后面从四大美女的名单上给除名了。
结论:由以上查考可以得知,“古代四大美女”也就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正式入选,应该是在宋朝。四大美女之所以为人们广为传颂与她们相联系的政治事件是分不开的,四大美女都在历史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世的文人骚客们又起了最为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是九卿臣儒,用脚步丈量时光,用文字温暖人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大家还能有一点帮助,请关注并评论,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的动人之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删,非常感谢)
如果有美女跳广场舞你会去看吗?
看!为啥不看?看了也白看,白看谁不看?美女跳广场舞你不看,难道你只喜欢看那些窝窝囊囊,鼻涕邋遢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一般来说,现在跳广场舞的绝大部分都是大爷大妈,这些跳广场舞的人们,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去跳广场舞,也很少有人刻意的化妆打扮。芙蓉出水中,天然又天然。
正因为如此,如果在一大帮人群中有那么几个美女婀娜多姿的翩翩起舞,给人一种突然眼前一亮,舞队骤然蓬荜生辉的悦感。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傲然立。这对于身在其中的大妈们好像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舞蹈队中又多了几个骨干队员而已。可对于那些观众,那些只看不舞的看客来说,当然是一件养眼开心的好事情了。特别是那些色咪咪的男同胞,那些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的人更是盼望已久的美事了。
其实,到广场舞来看美女,实话告诉你,你真的是来错地方了。要看美女应该到女子大学,模特院校,高档会所,航空公司,护士学校等那些美女如云的场所去。那才能一饱眼福,解渴解馋,一眼望去,受用终生。
广场舞是普通百姓运动娱乐的场所,大家都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心情,释放压力,寻找快乐,享受生活来的。虽然也有美女,毕竟是少数,并不一定能达到一些人的要求。因为,人们的出发的是不一样的。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