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 现场直播,日本陆军和海军互相倾轧到了什么程度?
旧日本帝国时期的陆海军可以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葩,属于同一国家的部队却像仇敌一样互相争斗,也是让人无语了。旧日本陆海军的矛盾可以说从它们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存在,再加上后来对于资源、战略目标、政府控制权等等方面的争夺,以至于仇恨越来越深,到了双方官兵一见面就互相侮辱甚至动手打架的程度。
由于日本特殊的历史,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长期处于割据状态,军队也分别控制在幕府将军和各地藩阀首领手中。经过倒幕运动之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拉开了日本近代化改革的序幕,而军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亲兵部队,到1871年设立东京、大阪、九州、本州4个镇台(也就是后来的师团),经过3年博弈天皇才收回各藩主的兵权,使军队掌握在日本政府手中。
军队是从藩主手中收回了,但是因为倒幕运动中长州藩、萨摩藩的维新志士出了大力,他们成为新组建的日本政府中的实权人士,因此兵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这些人手中,长州藩控制海军,萨摩藩控制陆军。而且日本军队的建设学习的是当时的世界顶级列强,陆军向德国学习,海军向英国学习,日本人的学习不只是学习表面上的编制、指挥什么的,更是将两国的军队文化学过来了,比如日本陆军学习德国讲究吃苦,因此伙食、住宿等物质条件非常糟糕;而日本海军学习英国的绅士生活,吃的是大餐,没事还开个舞会、喝个下午茶,这使得日本的陆海军格格不入,互相看不顺眼。
如果只是历史和文化的问题还不会闹得太大,但当牵扯到现实利益的时候就问题大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致力于对外扩张,这就要扩军备战,但是日本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发展军队所需要的钢铁、石油等资源都要进口,这样一来日本陆海军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就开撕了。不论是对于日本政府主导权的博弈,还是二战中“北进”和“南下”战略的抉择,本质上都是日本陆海军对于资源的争夺。利益之争从不会温情脉脉,日本陆海军各种台面下的手段齐出,栽赃陷害、造谣生事、甚至于直接暗杀,仇恨就这么积累下来了。
日本陆海军敌对到什么程度呢?为陆军生产武器装备的工厂就不能为海军服务;陆军和海军同样的飞机,螺丝拧的方向要不一样;海军从德国花钱引进一项新技术,陆军要多花一笔钱再引进一次。小的方面互相争斗不算,在战时还互相扯后腿,比如日本是岛国,日本陆军出征必须通过海运,日本海军就趁机要挟要好处,最后逼的日本陆军组建了自己的运输船队和护航战舰编队,但因为陆军缺乏专业海军人才,组建的船队完全没有战斗能力,出海就是潜艇的活靶子;再比如为日本海军生产军舰的船厂工人并不在征兵范围内,日本陆军就故意将造船工人强征入伍,耽误海军军舰建造进度,最后逼的日本海军大臣向天皇投诉才把工人要回来。
旧日本帝国时期的陆海军最大的一次冲突就是发生于1936年的“二·二六事 件”,陆海军双方差点兵戎相见。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之后,大力提拔青年军官,推动日本的军国主义化,慢慢的在日本陆军内部就形成了“皇道派”和“统制派”两个派阀。“皇道派”主张通过武装政变等行动建立军部独裁体制,和苏联展开决战;“统制派”主张不使用武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建立军部独裁,说白了“皇道派”比“统制派”激进。因为“统制派”的主张更符合日本政界、财阀甚至于天皇的利益,因此受到大力支持。
到1934年的时候“统制派”大佬林铣十郎大将接任陆军大臣,此后林铣十郎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将“皇道派”骨干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人转入预备役或赶出中枢决策机构,“皇道派”遭到重创。1936年2月26日,不满“统制派”的“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发动兵 变,袭击文武大臣,包围首相官邸、陆军省、参谋本部、警视厅、天皇皇宫等要害部门,企图胁迫裕仁天皇按照“皇道派”的主张改造日本,这就是“二·二六事 件”。
要说“二·二六事 件”不是日本陆军内斗么,关海军什么事?其实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历次兵变从来没有秘密可言,每次兵变之前军队高层都收到了消息,只不过出于各种利益考虑没有提前阻止罢了。“二·二六事 件”爆发前,日本海军高层提前就知道了消息,只不过觉得是日本陆军内斗,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有管,最后自己躺枪。“皇道派”军官觉得铃木贯太郎,冈田启介、斋藤实三名海军大将是日本发展的阻碍,直接派兵袭击这三人,时任日本首相的冈田启介侥幸逃得一命,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身中三枪重伤垂死,内大臣斋藤实身中47枪死于自己卧室,日本海军势力遭到重创。
得到三名海军元老遭到陆军袭击的消息后,日本海军暴怒,联合舰队司令高桥三吉命令第一舰队进入东京湾,第二舰队进入大阪湾,联合舰队进入战备状态;海军陆战队奉命开进市区保卫海军各要害部门和海军将领的安全,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要求日本陆军迅速镇压兵变。开始的时候,陆军高层一看海军吃亏,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对于海军要求镇压兵变采取的是暧昧的拖延态度,后来是裕仁天皇看到局势不对,怒斥说:“如果陆军大臣无能为力,朕就亲率近卫师团去平定叛乱!”。1936年2月28日,在裕仁天皇的怒火下,日本陆军迅速出兵平叛,“二·二六事 件”主谋全部处死,“皇道派”被彻底瓦解。
“二·二六事 件”后,日本海军发现在国内真是玩不过动不动就掀桌子、搞暗杀的日本陆军,此后日本政府内阁中的重要职务基本上都由日本陆军军官或倾向陆军的人担任。但是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不论是保卫本土,还是对外侵略,海军的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双方的内斗一直没停过,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陆海军全部解散为止。
日本与德国谁更发达?
这两个国家,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德国是西洋文化,是欧洲的领头羊之一,与美国文化相近性更多,人的品种也不分彼此都差不多。德国的工业与欧美联系更紧密,这些是超过日本的!日本人是黄色人种,与中韩,东盟是一个族群的!是同文同种的!尤其是与中韩,是相亲相近的!他们使用汉字,拜孔,尊儒,是华夏民族的一个分支,他她们的躯体里有中华血脉,这是不可否认的,有科学依据的!日本人在某些领域超过德国,像电子,电气,制导系统,机器人领域,感应器材,汽车🚗,工程建设领域。德国人在化学,化工,成套设备,医药卫生领域超过日本人。德国的周边环境好于日本,节约国防军费不少,日本人也有有利的条件,她们是岛国,侵略她们必须渡海,这也是个节约军费的因素,总之,两个国家不分伯仲,日本人多,稍微强大一点!德国是欧盟的火车头,根子硬一点!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处好对日关系,是我们的正确方针,因为不仅是近邻,还是同文同种,迟早要建立类似欧盟,东盟一样的共同体,中日韩自贸区就在眼前。还是老话一句,愿天下太平,中华富强,大东亚繁荣。
当今世界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德国的综合实力如何排名?
要比较的是综合实力排名,不是哪一个方面的排名。这就有点说道、说道了,不管怎么说,我一定会是坚持实话实说。这五个国家目前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大国、强国,其中有三个还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下面我来开始我的排名工作。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我认为应该从五个方面来综合比较:军事、政治、科技、经济、群众的生活水平等等。我们一项、一项地来看吧:
第一个比较:军事实力哪家强?老美第一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吧!自从苏联解体以后,老美的军事实力就变成了地表最强了,而且是唯一、不是之一。老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武器、最多的军费开支、核武器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大。至于海外军事基地、盟友数量、实战经验等等,我觉得都是世界毫无争议的第一。
目前军事实力第二的位置,很多人存在着争议,有人说是中国、有人说是俄罗斯。不过我认为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核武器俄罗斯领先我们;常规武器方面我们基本和俄罗斯持平状态,部分地方还超过了俄罗斯。
总体上来说,军事实力第二还是俄罗斯;我们排第三比较客观。
日本和德国的军事实力也同样强大,不过两国都是二战战败国没有交战权的国家。假如老美解除封锁,由着他们发展军备的话,估计两家实力也不会差的。曾经在二战中我们都见识过了的。
第二:经济实力哪家强呢?
这一条依然没有争议,老美还是妥妥的世界第一。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大。另外老美还有美元霸权的加持,不强大都难。
关于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目前充满着不确定性,各派意见不一。如果算经济总量的话,中国是第二毫无疑问,如果算人均经济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布局的合理性的话,德日还是占有绝大优势的。
我姑且认为中国、日本、德国属于共同的第二梯队吧!俄罗斯垫底大家应该没啥意见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我们的广东省、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主要就是靠能源产业活着的。
第三:政治影响力上谁厉害呢?
这一条还是没有争议的,老美最厉害了,目前是妥妥的世界一哥。老美的盟友最多,而且都是富裕的先进国家; 国际机构基本都是老美说了算;联合国里面老美也是一哥……
总之一句话 ,老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目前无人能敌。
谁是第二呢?我认为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五常之一、国际上还是有点话语权的。第三是中国也没啥争议,虽然实力有限,可是国际影响力依然很大的。至于德国和日本,平时连个交战权都没有,政治影响力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第四:科技实力哪家强呢?
这一条依然没有争议,科技实力老美依然是妥妥的冠军。诺贝尔奖一半获得者都是老美的人;世界上绝大部分高科技公司都是老美的,例如:马斯克先生;老美的发明创造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还多。
现在大家用的所有现代通讯手段都是老美发明的,例如:无线电话、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等。芯片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的。
科技研发实力和科技硬实力,德国和日本并列第二应该没啥问题的。世界上的电子公司、材料技术、发动机技术、精密仪器、数控机床……这些技术德日都是一流的,德日并列第二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第四名当然是中国了,我们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说良心话我们的原创科技差了点。
第五名就是俄罗斯,这哥们除了军事上有点创新科技以外,其他的好像都不行。大家有几个听过俄罗斯的国家名牌企业的。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大家关心的群众生活水平吧!这一次就并不是老美冠军了,我认为德国是生活水平最好的国家了。德国人工作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是在休息的。德国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各项补贴等等,无可争议德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
第二名,我认为是日本和老美并列。日本虽然很低调、很含蓄,可是国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很高的。各项福利也比较齐全、看病也不贵、群众素质也很高、各项生活设施也很齐全、生活成本也不是太高。
老美家的人日子还是可以的。大家有兴趣的话,网上查一下购买力和物价、查一下贫困标准就行了。
第四是俄罗斯,最后是我们,这就不用列数据了,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综合比较数据了,估计大家会有很多不同意见,欢迎一起讨论、讨论。不过老美是综合实力第一强的国家应该没有争议吧!军队战斗力为何远逊于德日两国?
意大利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之一,但实际上在战争爆发时只能部署约20万正规军。
在二战爆发前,意大利皇家陆军(Regio Esercito)兵力少,实力较弱。意大利坦克质量差,很多都没有无线电设备,基本都是小型和中型坦克,如L3/33,L3/35,L6/40,M11/39,M13/40和M15/42。大炮大多数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意大利空军的主要战斗机是菲亚特CR.42战斗机,尽管它是一种性能先进的双翼飞机,但技术上被其他国家的单翼飞机所超越。意大利空军虽然飞机数量不少,适合作战的有大约2000架,而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只有900架。意大利皇家海军只有几艘现代战舰,其他都比较老旧,并且没有航空母舰。
意大利也意识到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必要性,并采取措施实行现代化建设。1938年,意大利军队进行重组,步兵师编制改为“二进制”(bine binaria)。也就是一个步兵师以两个团为基础,除了这两个步兵团外,还包括一个炮兵团,一个迫击炮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装甲连。而在重组前还有三个步兵团。
1939年,在政府的整个预算中,有将近40%用于军事方面。意大利海军认识到近距离空中支援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建造航空母舰。空军则开发三个系列的现代战斗机。陆军研发卡罗·阿玛托P26/40重型坦克。尽管意大利王国被认为是一个大国,但与其他主要大国相比,意大利工业在欧洲来说还是薄弱。墨索里尼的战争部副部长卡洛·法瓦格罗萨(Carlo Favagrossa)估计,至少在1942年10月之前,意大利不可能做好战前准备。
1940年意大利正式参战后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参战后,从纸面上来看,其装备有59个步兵师,3个国家安全义勇军(黑衫军),5个山地师,3个机动师,2个摩托化师,3个装甲师,9个师的边防警卫部队。另外,还有许多来自意大利殖民地的部队。看起来规模相当庞大,可实际上人员编制都不完整,物资装备不足。意大利陆军几乎都属于轻步兵,严重缺乏机动运输等重要装备。
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卡卡诺M1891步枪、贝雷塔M1934和M1935手枪、博代奥M1889左轮手枪、布雷达30轻机枪、布雷达M37,菲亚特M35重机枪和贝雷塔38型冲锋枪。二线部队经常使用缴获的装备,如勒贝尔M1886步枪。意大利殖民地部队甚至还在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MG M.7机枪和曼利夏1895型步枪。
英国资深报业记者约翰·比尔曼和科林·史密斯认为,在战争开始时,意大利正规军只能部署约20万人。而且很多士兵都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大部分都是在前线“临时抱佛脚”,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意大利装甲师的主力装备仍旧是数百辆前面图示的L3“Tankette”(迷你坦克),大小相当于一辆普通轿车。作为补救措施,意大利装备了75/18式,75/34式,90/53式等自行火炮。以及“Autoblindo 41”装甲车。1940年开始研发的卡罗·阿玛托P26/40重型坦克,直到1943年9月意大利与盟国签署停战协定前才仅仅装备了5辆。
意大利海军战舰数量虽然不少,但基本老旧,装甲防御差。并且忽略了雷达和声纳等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另外,大多数舰艇只能单纯开展舰队行动,而不能用来执行一些重要的护航任务。加上燃料严重短缺,海军的行动更加受到制约。两艘航母的建造自始至终都未完成。
截至1939年7月,意大利空军还是相当出色的,拥有至少33项世界纪录,超过了德国(15)、法国(12)、美国(11)、苏联(7)、日本(3)、英国(2)和捷克斯洛伐克(1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意大利拥有3296架飞机,虽然数量可观,但只有2000架飞机适合作战。其中只有166架属于现代战斗机,它包括89架菲亚特G.50,77架Macchi MC.200。但这两种战机无法跟对手的飓风战斗机,喷火战斗机,德瓦蒂纳D.520战斗机相比。并且既没有远程战斗机,也没有夜间战斗机。
最后关键一点,主要问题还出在意大利的领导指挥系统,三军种都由墨索里尼一个人说了算。意大利最高司令部除了将墨索里尼的意图告知各个作战单位外,形同虚设。结果造成三个军种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沟通协作。
综上所述,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远逊于德日两国,以上这些就是其根本原因。
在9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一样如日中天?
作为二战的两个战败国,德国和日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两个国家的国民普遍做事情都比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两个国家都非常有集体主义精神,在创新方面都能做到极致。
在二战结束后,两个国家都出现了很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但都能在60年代前后迅速崛起,成为两个经济强国。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两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德国向左,日本向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和苏联展开军备竞赛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德国和日本恰恰相反,两个国家的军队建设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压,这也让他们只能专心于经济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从这时起,日本人开始有点飘了。内心比较阴暗和自卑的日本人认为GDP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二,很快就可以逆袭美国了。
日本人开始大量收购美国的房产和地产,高呼着要收购美国。其背后的意思就是,在二战中,日本没有战胜美国,现在要用美元把美国给收购了,曲线完成当年的战略。
当时美国的很多大厦都被日本人收购了,也有美国媒体高呼华尔街沦陷。在日本国内,房地产价格狂涨,很多拥有房产的日本人瞬间成为大富翁,开始走上了炒房之路。
日本人已经沉迷在收购美国的美梦中,这时美国人动手了。美国政府逼迫日本日元升值,日本的泡沫经济让房产价格狂跌,大量的中产阶级破产。
连带的整个社会经济出现低迷,以前购买的美国房地产基本上又全部吐出来了。愤怒的日本民众开始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导致了日本自民党第一次丧失了执政地位。虽然近些年日本自民党又重返执政,但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社会的重创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
回头我们来看德国,德国的房价在最近的几十年涨幅非常小。传说在前些年曾经出现过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扬,还是来自全球最知名的炒房团的贡献,但随后就受到了打压。
在德国,房产出售价格和出租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德国政府不允许随便炒房产,要求国民把心思放在科技创新上,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美国同样对德国经济做出了对日本同样的政策调整,但德国经济基本上没有泡沫,始终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
在当时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美国政府和5个盟友国家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通过美元贬值其他币别升值,来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却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这跟中医治病差不多,同样的症状,给不同人开的药方不同。
在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德国和台湾的经济始终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没有出现像韩国和泰国那样的经济崩溃,就是因为两个经济体基本上都是以实业为主,没有太多的经济泡沫。
在98年的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利用自己的基金重创了泰国的经济,泰国人曾经发誓要弄死他。但索罗斯后来在拜访泰国的时候说:本质上是你们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问题,我只是帮助你们找到了问题。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被美国人割了韭菜,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同样受到美国的打压,德国的经济基本上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过,当泰坦尼克号在一片高呼声中出发时,危险就已经埋下了苗头。日本的经济就是这样,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式管理风靡全球的时候,日本人开始认为自己可以当世界霸主了,危机就开始悄悄的降临。
当时日本的房产价格被炒作的连升了很多倍,很多中产阶级都把自己的收入用来炒房。最后在房产价格暴跌的时候,很多人都变成了千万负翁,一无所有,流浪街头。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美国人并不是不想割德国的韭菜,而是割不到。德国人原本就不种韭菜,不给你这样的机会。
佛教说,菩萨畏因,凡人畏果。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因比果重要。这句话非常富有人生哲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是如此。日本和德国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世俗轮回,报应不爽,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