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疫情最新消息情况,辽宁疫情防控一级调三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疫情大数据
从全国的疫情数据和辽宁的疫情数据上来看,我们国家在防控疫情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累计确诊的和每天确诊的人数都在减少如果不是这次监狱疫情爆发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防控疫情的十八连降,不过这次监狱性爆发的,实际也是比较好的,正好在很多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开学的前夕,随着这个事情的爆发,让我们又重新审视了疫情防控工作,必须要在疫情彻底被消灭之后才能开学。
正常开学是不可能的从各个省份的教育厅发布出来的消息看没有哪个教育厅说过要正常开学,本身现在就是延迟开学,只不过很多省份都制定了,在3月2号左右开始网络直播上课,还有一些省份原本打算在3月2号开学,但是随着疫情的变化,也并不确定。
从这几个监狱的疫情爆发情况来看,幸亏学校没有在3月初开学,如果在3月初开始的话,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学校和后果也不堪设想,学校不比监狱监狱非常的封闭,而学校的人口流动性特别大。
所以学校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延迟开学就是为了保障学生和老师们的身心健康,不让他们在疫情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存在感染的风险。
浙江嘉兴顺丰快递能收吗?
浙江嘉兴顺丰快递能收的。嘉兴的快递停运与否、什么时候恢复正常,这与嘉兴的疫情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疫情状况随时都可能在变化,要是想知道嘉兴快递现在的收发货是否正常,最方便、最可靠的方法是直接咨询该快递公司的客服,他们能告诉你嘉兴快递停运和恢复时间的最新消息。
因疫情耽误学习没考进高中的学生可以给机会复读吗?
中考已经结束,因疫情耽误学习没考进高中的学生可以给机会复读吗?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中考时间安排各不相同,但是差不多都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之间。例如浙江省就第一次安排了全省统一中考,具体时间为6月26~27日;上海市的中考时间为6月27~29日;目前考试都已结束了。而江苏省的中考时间,则安排在高考结束(7月9日)至中小学生暑假放假(7月18日)之间,具体时间及相关安排由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确定,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6月11日,笔者所在地徐州市,市教育局发布《徐州市202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徐州市2020年市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办法》。今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生11.6万人。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75万人,职业学校计划招生4.85万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学业考试和学业考查。其中,学业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的考试和体育学科测试。学业考试满分为700分。学业考查包括地理生物学科考查、美育测评和物理化学实验考查,由市、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今年的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中旬,安排在7月12、13日两个全天和7月14日上午。中考成绩于7月26日公布,考生各单科成绩及总分均精确到0.5分。
今年的中考不同于往年,年初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为了防疫抗疫,直接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同样是大受影响,几乎全国的大中小学生都亲身经历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变通——居家网上自主学习。有不少地方的大中小学生们至今仍然还是在坚持居家自主网上学习,而今年面临高考和中考的学子及其家庭,都无可奈何地需要新的学习和考试形式;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学习与考试模式与形式,对广大学子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公平公正:坚持不懈、努力认真学习的孩子,才有机会上好的大学或高中,而那些在学习上游戏人生的孩子,无论多么好的条件和环境,也改变不了他们被选拔淘汰的命运!
在我国当前,实施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也就是说,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9年里,所有孩子都享有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是一个责任,是适龄孩子必须完成的一项法定学习任务。这9年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筹社会教育资源,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阶段;按照基本道理来说,任何学生都不可以“多吃多占”,初中复读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既是资源的浪费、又是教育的不公平,尽管今年情况特殊,但是仍然不可以随意破坏教育制度和秩序。但是,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不占用国家社会教育资源,让孩子自费去民办(私立)初中去复读,问题的关键是,孩子要确实愿意复读。其实,笔者不主张初三复读,除了普通高中,还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嘛,当前国家是如此的重视职业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考已经结束,因疫情耽误学习没考进高中的学生,可以给机会复读吗”的问题,实际上复读的机会是存在的,不过需要学生家长自掏腰包进入民办(私立)初中去复读。而根据中考分流的原则,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选择复读,也没有复读的必要,学生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上职高!
一些知名景区已经陆续开放?
疫情虽然还没有结束20号开始浙江大部分景区开始有序开业,是因为浙江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弱,我认为只有游客注意安全措施,景区开放按照浙江省根据疫情防控五色图和“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指导景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序开放,同时人们一个多月的居家隔离让很多人按耐不住,想去大自然放飞心情呼吸新鲜空气,现在正是春暖花开时,人们错过了一个春节不想再错过一个春天。旅游企业受疫情影响很大有序复工是对旅游企业的支持,政府还出台了扶持旅游企业在十条政策,湖州旅游景区和民宿也发起了向全国医护人员致敬的行动,景区全民免费向全国医护人员开放,莫干山几百家民宿拿出3000多间客房免费提供给全国医护人员。就这几天来看出来踏春赏花的游客还是很多的,景区开放井然有序,同时政府的检查和景区自查都有序进行,相信旅游业的复苏很快到来,疫情也会在全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结束!
疫情期间运动到底要不要戴口罩?
刚刚开学没几天,一个令人悲痛的噩耗传来了,4月14日下午5点左右,浙江温州市某实验中学九年级七班刘某,在参加学校体育课1500米跑步时晕倒在了操场上,学校第一时间送往当地医院抢救,但令人遗憾的是孩子最终未能救活。
据悉,当天该校组织了初三年级11个班的学生,同时在操场进行1500米跑步训练,这名学生是在跑完后突然晕倒的,学校立即将该生送往当地医院,从学生倒地到120来到现场急救,中间大概间隔了十几分钟时间,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回来。刚刚开学第二天,就传来这样的噩耗,不禁让人唏嘘:“躲过了疫情躲不过这一劫”15岁的花季少年,生命才刚刚开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同学们惋惜: “学长人真的好好,突然就没了”
随后,一位同校的家长发了朋友圈,连发四问,质问学校:
1)一直身体健康的小孩,死亡前发生了什么?
2)学校面对小孩时,在黄金四分钟里做了什么?
3)学校的监控模糊。存在大量死角,导致1和2问题得不到解答;
4)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前,在家呆了三个月的学生,学校有无必要为了成绩,过早的开展高密集型和有强度的体育锻炼?
随后“1500米是否运动量过大”、“缺乏锻炼”、“体育网课”等关键词引起了网友热议。
就连体育老师也觉得很不合适:“1500?那么久没锻炼,来就上这么大强度?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的我个人觉得欠妥...可惜了一个花朵,但也客观反映了当代学生的体制有待提高”
“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三个月居家就算坚持运动,那也很有限好啊,哪能一上来就1500m的强度???都得慢慢加的呀。。。唉,可怜的孩子。
巧合的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4月16日下午,浙江省教育厅就宣布了取消2020年中考体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不免让人揣测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
疫情、开学、1500米长跑推动了这件事情的发酵,到底是长时间不锻炼,作息不规律导致的结果,还是一下子运动量过大,孩子受不了?有专家说,温州16岁男学生死亡事件,属于一个典型的 运动性猝死 ,如果孩子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没有其它特殊疾病史,这种运动后的猝死,应该属于一个身体素质低下,“超量”运动诱发的一个心脏骤停。一时间,运动性猝死的话题再次走入爸妈的视线,这已经不是第一例学生运动猝死了。
校园里如何急救?急救设备、急救知识、急救意识缺一不可中国新闻周刊曾报道,“我国的急救成功率一直是个位数,并无明显增长,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人急救知识缺乏以及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缺乏。”
上面的悲剧,也暴露了校园急救的诸多问题,比如师生没有急救意识和知识,甚至校医也不具备专业的急救资质,更别谈急救设备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虽然我们无法提前防备,但也不是束手无策,急救设备、急救知识和急救意识缺一不可。先来说下,我们 每个人都能掌握 并且可以 救命的技能 —— 心肺复苏术 详细方法如下:
1)确认环境安全
这一步主要是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先把自身和患者置于一个安全的地方才能实施心肺复苏。不要一上来就开始抢救,一定不能慌,要确保周围环境足够安全。
2)判断病人意识
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患者,比如:“喂,你怎么了,快醒醒。。。”如果患者没有意识,第一时间拨打120,要指定一个人打,千万不要重复打。
3)摆正患者位置
这一步很重要。将患者双手举过头,双腿放平,右腿搭在坐腿上,一手托住后脑勺,一手扶住盆骨,使患者平稳的向左转身,成仰卧位。
让患者平躺在坚固的地方,头下不要垫衣服或者其他东西,保证呼吸顺畅,如果患者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4)检查呼吸
触摸患者的颈部动脉,观察胸部轮廓起伏,如果没有呼吸,要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5)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是按压 30 次,人工呼吸 2 次,按 30:2 的比例持续交替进行(按压位置是胸骨下半段)。按压的速度约每秒按压2次,手一直要紧贴胸部。1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率可达90%;4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成功率降至50%;10分钟以上开始抢救,患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6)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清理患者口鼻异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
然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操作时需要捏住鼻子,抬高下巴,包住患者的嘴吹气,吹到胸部隆起为准。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提供除颤仪的服务,下面是操作步骤:进入微信——点击 “支付” ——点击 “城市服务” —— “看病就医” 里面找到 “急救服务” ,点击进入,就有了对应地区的急救服务公众号,里面就有 “AED查询”。下面是实操图,可以按照这个看一下自己所在的地区有没有这个功能。但一般来说,大家第一时间都会直接打120,他们也会自带除颤仪。向右滑动,查看下一张。
只希望,我们每个人永远都用不到这些急救技能,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就要加强身体素质管理,尤其是家有中小学的爸妈们,一定要督促孩子以下几点:
怎么在平时预防运动猝死1)不要再熬夜
“熬夜”,堪称运动猝死第一大杀手。运动型猝死最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运动后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熬夜”尤其对心脏影响最大。在国内,看到最多就是青年人加班熬夜猝死的,很少有报道青少年熬夜的,但其实,在青少年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睡眠不足!去年3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正常来说,6至12周岁孩子的睡眠时长应该在9至10小时,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应在8至9小时。而调查却显示:13至17周岁的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81.2%,而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排在“睡眠神偷”排行榜第一的就是课业压力,其次是电视、手机、电脑等蓝光产品。不要以为青少年熬夜没什么,熬夜除了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易冲动、发脾气以外,长期熬夜不仅很难补回来,对心脏会有很大影响,心跳加速、心慌、四肢无力等老年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青少年。
2018年,轰动一时的35岁大学教授,因长期熬夜不幸去世。他是别人口中的“运动达人”,但也没逃过猝死的噩运。
原因就是长期熬夜,睡眠不够,生活不规律,长年累月,身体终于吃不消了。
2)适度锻炼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锻炼更是难上加难。虽然网课也有体育课,但通常是这个状态: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家里床上停课,想让孩子动一动,基本不可能。
所以,至少要培养孩子一个运动习惯,比如游泳、慢跑、打羽毛球、或者网球,乒乓球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很有效的减压方式。体育锻炼过程中,新陈代谢加快,心率和血液流速会提高,可以让大脑从疲劳状态中解脱出来。”经常锻炼可促使人体内产生内啡肽,这是人身体中一种激素,俗称为 “快乐因子”。 它可以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心态,使人精神振奋,学习效率会提高。
因此,爸妈们可以合理制定一个运动计划,保证孩子每天足够的运动时间。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要开学了,如果学校有安排体育活动,爸妈们一定要注意了,提前给孩子在家安排一些小的锻炼,才能适应学校的节奏。
3)健康饮食
前几日,钟南山和张文宏两位专家在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早餐食谱。先来看钟南山的早餐: 两个橙子、一个鸡蛋、加了芝士的面包片、一碗加了全麦饼干的牛奶、一大碗红豆粥,“钟南山还笑称,“两个橙子,挺贵的。早餐吃这么多,所以我每天的精神都很好。”
他建议,早餐大概占全天摄入热量的30%以上,中午占40%,以肉、鱼、禽、蛋、豆类为主,晚餐一般吃得少,摄入热量占全天的30%就够了,以谷类食物为主。“食不过饱” 则是钟南山的另一条饮食原则。张文宏也建议,早上一定要给孩子吃好,不能吃粥,要吃 鸡蛋、牛奶 。道理和钟南山一样,早上一定要吃好, 营养要全面 。
尤其是是 晚饭不宜过饱,少荤腥、多素食 ,很多同学午餐在学校食堂吃,难免吃的不爽,晚上就想大吃一顿。时间长了不仅体重增加很多,而且晚上学习的时候会更容易犯困,效率很差,对肠胃也不好。所以晚上爸妈们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其次,少 喝饮料、少吃糖类食物,多吃水果,青少年时期要保证钙的摄入量。
总结9个字就是: 少熬夜、管住嘴,迈开腿 。长期坚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家认为刚开学就让学生跑1500米合适吗?此次猝死学校要负多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