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根服务器,美国如果关闭中国区域互联网的根服务器?
中国早就有自己的服务器备份,这个不必担心,一个大国不会忽略互联网的自主权要放在自己手里。
王思聪的服务器和我们的电脑有什么区别?
那台服务器是Dell R7525,用了2块AMD EPYC 7763处理器,该处理器有64个核心128个线程,基础频率2.45GHz,最大加速频率3.5GHz,内存是32根64GB的ECC内存,合计就是2TB内存,硬盘方面,启动盘是 Intel Optane P5800X,这个硬盘的读写速度能够达到每秒7.4个G,存储盘用了两种,一种三星PM1643,单个容量30TB,用了16个,另一种是三星PM1733 ,单个容量15TB,用了4个,显卡是3张RTX 3090。
看完这个配置,只能说真豪,这些硬件算下来价格应该超过100万了,其中处理器部分要10几万,存储部分应该要六十多万了,内存应该也要十来万了,显卡和服务器反而显得便宜了,此外还没有说专线宽带方面的花费。
那么这个服务器和我们普通使用的电脑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们看看CPU大概就知道了,AMD EPYC 7763这款处理器的核心数量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发现它的频率并不高,最高加速频率才3.5GHz,而普通桌面处理器的频率是很容易上4GHz的,而这个也是桌面平台唯一的优势了吧。
其他方面好像就没得比了,在IO部分,服务器无疑是吊打桌面平台,服务器平台的内存通道更多,支持更高的内存容量,桌面现在还是双通道内存,服务器上面早就8通道了,服务器平台支持的PCI-E数量也更多,在稳定性上面,服务器也会更稳定。
总之服务器往往会有更多的核心数量,更强的IO性能,更强的稳定性,但是这种产品不一定适合普通用户,因为服务器的CPU主频往往更低,这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显然影响会比较大,而且服务器的噪音也比较大,所以并不适合家用,对于这种顶尖的服务产品,大家看看就好。
近日我国首款基于龙芯芯片的国产域名服务器发布?
谢谢邀请,
前几天国产的域名服务器发布搭载国产的龙芯芯片,就现在来看国内芯片距离真正的顶级差距还是很远,在手机基带芯片方面华为公司算是走在前列了,而在台式机方面主要还是英特尔和AMD两家,国产龙芯芯片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距离顶级还差点很远,但并不妨碍可以在一些设备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就已经启用了龙芯芯片,并且在一些军工领域已经使用上了。
现在龙芯采用28纳米制造工艺,最高的主频1.5G,距离顶级的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任何技术都需要一个过程,华为芯片也是经过十几年的打磨出来的,开始麒麟芯片放在手机上卡顿和稳定性都不咋样,但后续在市场收集到有用信息之后快速补偿上。
先说说芯片几个关键技术点,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工艺,芯片封测,目前华为公司在芯片设计上已经接近全球顶级水平,国内其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距离顶级还是差的比较远。在芯片制造工艺上核心技术在荷兰人手中,现在国内想买光刻机基本上很难拿到最新的版本,基本上都是过时而且价格非常高,国内光刻技术最顶端14纳米,这一块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目前芯片制造商老大还是太晚的台积电,现在主要是7纳米技术,跟华为公司合作关系比较密切。
芯片是一个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更需要顶级人才,如同前阵子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候说到,芯片不仅仅是砸钱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砸足量的科学家,更加重要的是时间长,国内很多技术都需要类似芯片这种投入和时间的积累。所以有些技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像建个楼房或者修个路那么简单的事情。
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进步非常大,整体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前些日子的中兴断供以及华为被封锁事件都是因为国内芯片产业不成熟造成,如果自身的能力都具备了,也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距离顶级还差得远,还得继续埋头苦干,希望能帮到你。
ipv6网络全面建成的国家?
中国。
近日,据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统计,2023年2月,我国移动网络IPv6占比达到50.08%,首次实现移动网络IPv6流量超过IPv4流量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工作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IPv6作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应用解决方案,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IPv6规模部署是关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公司、终端用户等协作进行,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垂直行业应用部署、前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综合推进,才能实现快速部署。因此,在我国开展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工作,不论是从环节复杂程度还是改造体量方面,都是一项难度巨大的任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过去的6年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推动IPv6的全面实施不懈努力,产业链各环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协同推进IPv6网络从“能用”向“好用”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此次IPv6流量占比超过50%,不仅说明了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全面建成、信息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基本具备,并且在“高速公路”上“通车”已成为业界现状。
在IPv6规模部署的基础上,IPv6网络和应用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监测,截至2023年2月,全国已经有超过95%的CDN节点支持IPv6;国内主要13家云服务企业54个可用域的云主机中,IPv6访问质量优于IPv4访问质量的有40个,占比74.07%。
随着IPv6规模部署的不断深化,推动IPv6网络实现从“能用”到“好用”,并向“爱用”的跨越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IPv6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掘IPv6技术优势,激发IPv6内生驱动力,开展IPv6价值提升和应用创新,加速产业生态建设,推进IPv6规模部署,将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重要抓手。
为什么很多app要写上自己支持ipv6?
诚邀!很荣幸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只是商家作秀手段,就像包子铺贴上支持某宝支付一样,下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说下我的看法。
什么是ipv6?下面先贴出百度百科的介绍:
IPv6的优势就在于它大大地扩展了地址的可用空间,IPv6地址有128位长。如果地球表面(含陆地和水面)都覆盖着计算机,那么IPv6允许每平方米拥有7*10^23个IP地址;如果地址分配的速率是每微秒100万个,那么需要10^19年才能将所有的地址分配完毕。是不是满篇的技术术语看不懂,只感觉好厉害的样子,而且数字特别多!
通俗点的讲,就是能支持上网的设备(手机、电脑、电视、智能电器等)更多了。
讲讲技术当我们用电脑或是手机上网的时候,每台电脑或是手机都会分配一个IP,就像身份证一样,只有了这张身份证,设备才能接入网络世界,我们才能使用设备上网看新闻、刷微博、看抖音等。
上面说到,每一个设备都会分配到一个IP,这里举一个常见ipv4的IP地址:192.168.1.120,一共有四位,最大数值是255,所以简单的数学公式,255的4次方,最后得到的是近43亿个IP地址。你是不是看出问题啦?这哪里够啊?
全球人口超过60亿,手机普及,还有5G、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技术发展,势必会有更多的设备会联入网络,比如现在看得到的,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电器等,没有足够的IP分配,怎么办呢?
所以ipv6就出现了,每个IP地址有128位,最后的数量嘛,我只能用无穷来形容,可以这么说,地球这一辈子估计都用不完。:)
商家作秀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谁开始第一个标榜自己支持ipv6了?或许是因为ipv4的IP即将用尽,所以作为一个噱头来证明自己吧。其实ipv6都是这些公司后面技术人员需要搞定的。
而对于大众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关注,就像原来ipv4的IP,谁会动不动去查电脑或是手机的IP地址是多少,大家只用管能不能上网就好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大家。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加关注一起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