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教育网怎么选课,3选了历史地理生物怎么样?
我们先来看下【新高考改革时间表】
▼
那,新高考,“新”在哪儿?
* 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 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
* 外语2次考试机会 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直接关系到高一高二的同学。高一的选择会对以后的大学专业的选择造成影响。
新高考下,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算,而是这科成绩在省内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实际分数不是满分,你也是满分,这就是按等级赋分。因此,在选科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慎重选择。
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无论有多少种可能性,只要选择自己爱学的,或是相对强的3门学科就可以了,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6选3之后,许多学校的专业对学生的选课有一定要求:有3门要求(三选一),2门要求(二选一)和1门要求(规定必考)三种,其中1门要求最为严格,因为规定的这门要求必须考,否则就不能报考个专业。
以上海为例,来看看高校的专业要求与学生“+3”科目的选择关系。
在这份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种不同选择可以报考高校的专业比例。如果考生选择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学+历史”的组合,可以报考99.9%的高校专业;如果选择了“政治+历史+地理”组合,那么只能报考52.9%的高校专业。
虽然物理和化学的总覆盖率很高,但如果将十二门类分开看的话,还是可以发现门类之间的很多差别。
*备注:门类名称后的数字表示该门类下的专业类数量。
如上图所示,颜色越深表示覆盖率越高,颜色越浅表示覆盖率越低。我们发现十二门类可以被大致分为如下3类:
第1类:科目间无差别的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对于这五个门类来说,《教育部指引》没有设置“底线”,所以各个高校可以和往年一样,自行设定选考科目要求。
第2类:偏文的门类,包括法学和历史学,尤其是历史学,非常偏文,要报考此类专业的同学必考历史或必考地理,在某些高校的要求中,甚至历史和地理都必考。
第3类:偏理的门类,包括理、工、农、医、管,其中只有管理学是稍微偏理,其余四个门类都是非常偏理,尤其是理学和工学,要求必考物理或必考化学,在某些高校的要求中,甚至物理和化学都必考。
由以上分析可见,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是一些学科的可选专业: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强调一点,教育部官方给出了高校各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指引,只是具有参考性和选择性;具体的选科要求,一定要以所在省份的官方机构以及选报的大学公布的选考科目为准。
那么将来能上什么专业?
河北高考从去年开始实行“3+3”选考制,这种新的学科组合模式给学生填报志愿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的选科组合意味着可填报志愿也有一定的限制。
高考可填报志愿大致分文科类、理工科类、医疗卫生类三个学科,下设70个门类,1115个专业,那么题主所选的化学+生物+地理,可选择的学科专业有多少呢?据初步统计此项组合可选专业占所有专业的87.4%。可见可选余地还是很大的。如下图所示:
其中化学+生物的组合可以选择几乎全部的工科类和医学类学科及专,如下图所示:
目前比较热门的门类专业如核工程类(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类、食品科学类、医学类、生物科学类、环境卫生类等都可以填报。
选学地理,可以填报天文气象类、地理科学类、城市规划,水利水电、地质勘探类等,发展前景也不错,将来可以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如下图所示:
但是某些大学的某些热门专业,如机械类、工程力学类,电子科学类、工程力学类要求高中必选物理。虽然选化学要比选物理所填报的专业要少10%左右,但在1115个专业中能选择也要高达800多个,因此还是可以满足学生未来规划需要的。可以根据上图可选择的大门类进行专业分类查询。
高一新生选历史?
这是一个两文一理的组合,一般不建议选择!当然不一定是说这个组合不好,因为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一、选择历史+政治+化学的人数多不多?
这是一个两文加一理的组合,在山东提供的20种选课组合种,选择政治、历史和化学组合的学生只有8335人,占比1.56%,排名倒数。按照山东17地市(当时莱芜还没有划归济南),每个市才平均有490人选择这个组合,具体到学校,也许每个学校只有一两个或者没有选择这个组合的,因此这个组合不是一个好的组合。
二、这个组合有哪些弊端?
选择的学生少,说明这个组合的弊大于利,具体的弊端包括:
1、化学并不容易,选择化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单纯是为了以后选专业而强行选择了化学,这种选择是不明智的。因为化学可以说是除了物理之外,比较难的学科之一,而且和学习政治、历史的方法有很大差别,相互之间没有积极的影响,想学好化学并不容易。
2、化学不容易赋高分:因为选择化学的尖子生较多,根据该生的选择,两门文科一门理科,说明理科并不是太强,这种情况下,化学有没有能力和尖子生竞争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是实行等级赋分下,你必须考虑你的竞争对手。
3、这个组合不好选专业:虽然选择了化学,但是这个组合基本上要选择文史类专业,因为理工类专业基本上都要求必选物理或者必选物理和化学,也有单纯要求选择化学就可以的。但是到了大学,因为大学的化学和物理联系密切,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物理基础,而且还要学习大学物理,所以没有高中的基础,到了大学学专业,会非常难。
三、这个组合适合哪类学生?学生应该如何选课?
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组合不能选,因为既然有这种组合,就会有适合这种组合的学生,那么这个组合适合哪类学生呢?
我觉着适合化学单科成绩好,但是物理和生物都不是很好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来说,化学就是用来提分的,以后不打算选化学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选择这个组合。
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学生选课可能想不那么多,选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选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我觉着应该符合以下几点:
1、看自己的学习能力:听不懂的学科,可以放弃,这个没有什么可考虑的;那些能听懂但是暂时还考不好的学科,可能是做题少的缘故,可以考虑选择;同样两科,分数虽然有差距,还要看自己投入的时间,比如化学考了70分,地理考了70分,但是化学可能每天用45分钟来做作业,而地理之用10分钟做作业,这样两科的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2、看大学的专业要求, 这是必选看的,哪些专业要求什么学科,必须提前了解。比如物理,这是多数理工科必须要求的,不选物理的结果如何呢?比如你去银行取钱,有个比你晚来很长时间的人提前去办理业务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是VIP,走的是VIP通道,不是VIP,即便你早去也没有用。同理,不选物理,即便你的分高,很多专业你也没有资格报考。另外,还要了解大学专业课学习的内容,比如大学生物,可能要学大学化学和大学物理,不知道这些,以后上大学就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3、看学校的优势学科:同一个学校,学科实力不一样,同一个学科,老师的实力也不同,所以选课这个因素也要考虑,因为在高中阶段,老师的能力对学生真的很重要。
4、看全省的选课数据,这个难度有点大,因为这个数据只有选完课才有可能统计或者公布出来,所以对于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这些省市的高一新生,可以参考之前的选课数据;对于其他省份的学生来说,可以参考这几个省份的学生。相对来说,选择最多的组合,往往都是比较好的组合;选择人数最多的学科,往往都是比较容易学和比较容易考的学科。
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欢迎关注!
新高考选课选政史地和政史生区别?
选择政史地就是传统的大文学科学校里的师资力量。资源配备都是相对成熟的,传统的政史地专业覆盖率能达到50%多,政史生是新高考之后出现的,选科里面没有地理,那关于地理规划方面的一些专业就不能报了,但选择了生物可以有动物医学方面的专业可以报考。
2022年山东教师远程研修开始时间?
2022年山东教师远程研修在七月二十六日开始选课,除必修课之外,再选十四至十八学时,八月一日开始学习,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完成即可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一定要注意,除了学完所选课程外,还有三个课例需要学习,完成评价,最后,提交学习总结,就完成学习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