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疫情,十天后猪价能涨吗?
五一过半,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滑趋势,未来10天会有什么变化,生猪价格能涨吗?这可能是大部分养猪户想要问的,也是最关心的问题。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猪价格不能说有一泻千里的可能,但还是以下滑为主。
今天5月4号,吉林的生猪收购价已经降到了9.9元,这是近3年来,生猪收购的最最低价。
全国26省市,只有江苏一地上涨,而东北三省作为养猪行业的风向标,吉林9.9元,黑龙江,辽宁都在10元最低位徘徊,对于养殖户来说这不是啥好现象。
江苏一地上涨,17省市下降,9地持平,五一并没有像养猪户期盼的那样带来小高峰,出栏的不甘心,压栏的更是心里苦不言堪。
纵观春节后,一直到现在3个多月的时间,生猪价格一直在挑战着养猪人的底线,虽中间也有一些小的波动,但终究逃不出下降的魔咒。
就在五一前几天,国家农村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同期水平。作为消费者,我长出了一口气,生猪存栏量终于恢复,以后再也不能因为市场缺猪而对猪肉价格进行提价。
早在2020年底,数据就显示,国内生猪存栏量已经接近2017年的94%,预计会在今年5-6月份恢复生猪产能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统计显示,现在国内生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4.16亿头,而2021年2月份,我们共屠宰生猪1445万头。如果单看数据,现在的存栏猪可以供我们3年之需。2月份正值春节,是一年之内消费猪肉最多的季节,看来我们是真的不缺猪了。
五一假期,生猪价格继续下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猪肉市场的萎缩。养猪户心里期盼,五一咋说都是一个黄金假期,会带来生活用品的一个消费高峰,但事与愿违,猪肉市场几乎毫无变化。
对于消费者而言,近3年猪肉高价位运行,已经让他们麻木了,能少吃则少吃,能不吃就不吃。无论猪肉是20元一斤,还是15元一斤,对于普通消费者了说就是一个字——贵。
贵的结果就只能是少吃猪肉,从2018年到现在,全国人均消费猪肉减少了1.6斤左右,猪肉市场规模缩减明显。
也就是说,养猪行业失去了一个可靠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或者说这个市场现在并不怎么稳定,并不像以前一样,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培养。
天气趋于炎热,养猪的成本增加,压栏者心里会出现焦急现象,集中抛售可能会提前到来。养猪的成本是多少,9.9元的生猪价格会给养猪户带来怎样的心里冲击?
五一过去,养猪户部能期盼六一吧,以前觉得能压栏的都压栏了。五一过后的失望,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养猪户失去信心随着而来的是抛售。
市场不缺猪肉,屠宰企业库存量居高不下,抛售只会使生猪的价格进一步下滑。
失去了五一的支撑,崩塌的不仅仅是猪肉市场的销售量,还有养猪户的信心。五一过后,十天之内,生猪价格依旧上涨乏力,继续下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的区别在于下降的幅度有多大。
如果按现在趋势来看,吉林首先出现9.9元的低价,预计未来十天生猪价格会探向9元一斤的最低点。
2020年10月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受疫情影响吗?
2020年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1月份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应对措施有效,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迅速控制了疫情的爆发。可是紧接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目前国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了200万,死亡人数超过了13.6万人。其中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了64万,死亡超过3万人。
全球的经济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在职职工的工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很多职工还遇到了失业的麻烦。这种情况下,退休老人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如果是2020年退休,养老金会不会特别低呢?
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不用质疑养老保险基金有充足的结余。尽管我们近年来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但在过去长久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当期结余3199亿元,累计结余50869亿元。也就是说,国家即使一分钱养老保险都不收,也能够供养退休老人16.5个月。
国家确实在2~6月份针对各类企业减免了部分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金,按照财政部预测大约是4714亿元。相对于高达5万亿元的结余,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并不大。国家还允许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缓缴6个月的社会保险。这虽然加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但是给了企业更多的喘息时机。让他们能够早日恢复生产生活,创造更多的就业,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相当于放水养鱼。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着高达2万亿元的社保风险储备基金。国家还将国有企业10%的股权要求划转社保基金管理,这批股权预计最终高达10~18万亿。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助。这一规定实际上也就确定了政府财政的兜底作用,也就能够让大家更放心了。
2020年的退休养老金会受影响吗?2020年退休老人的基本养老金肯定会继续调整。因为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养老金。从2005年到2019年,我国的养老金实现了15连涨。即使在困难的2008年,我们的养老金仍然维持10%的增长速度。2020年继续增长是毋庸置疑的。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按照国家统一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别人员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等因素相挂钩。2020年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每年五六月份各地公布的2019年社会平均工资。2019年我们的经济生产生活是非常正常的,GDP增长率高达6.1%,大家的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了8.6%。所以,由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提升,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肯定会有所提升。
个人账户养老金会根据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计发,这几年均保持在7%~8%的速度。因此,肯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示。
过渡性养老金一般也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会伴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而增长。
综上,2020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明年就不好说了。毕竟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收入很难再保持快速增长了。
居家隔离有工资吗?
疫情影响,国家延长春节假期,部分企业开启员工待业或在家办公模式。
那么,这些日子的工资应该怎么算?被隔离了还能领工资吗?待岗期间工资怎么发?在家上班工资咋算?
人社部等7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延长假期加班的员工工资发放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用人单位能否要求职工披露感染病毒相关情况等个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突发事件,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职工个人信息,包括地址、行程、健康状况等,职工应当如实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将对劳动合同履行产生直接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有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也有权了解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信息。
春节法定假期加班,工资怎么发?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300%的工资。
春节法定假期期间(1月24号-2月2号),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劳动法规定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300%的工资。
春节延长假上班,工资怎么算?先安排补休,或支付加班工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
被隔离了,还能领工资吗?隔离期照常发工资。《意见》明确,对因依法被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要指导企业按正常劳动支付其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职工,按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广东、浙江等各省(区、市)印发的通知也都明确提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视同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在家办公,工资怎么算?按照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
居家办公期间的工资是照发的。北京人社局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对企业要求职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不能按期到岗该怎么办?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
《意见》明确,对因受疫情影响职工不能按期到岗或企业不能开工生产的,要指导企业主动与职工沟通;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对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的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待岗期间,工资怎么发?超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没上班发放生活费。
《意见》提出,在受疫情影响的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对用完各类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生活费标准,各地并不完全相同。如北京规定,待岗期间,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基本生活费;广东规定,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陕西规定,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5%支付生活费。
企业困难能否降低工资?可以协商调整薪酬。
《意见》明确,支持困难企业协商工资待遇。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附: 部分省(区、市)疫情防控期间工资支付安排
【北京】对于企业要求职工通过网络、电话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上海】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要求职工推迟复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湖北】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黑龙江】对列入国家和省工信等部门确定的省内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生产名单的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隔离服、防护服、医用酒精和电子测温仪产品的员工加班工资超过职工正常工资的部分,省级财政给予补助。
【山东】对于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工的,该期间的工资发放,单位和职工可以协商处理。
【广东】对于因疫情未及时返粤复工的职工,经与职工协商一致,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广西】不受延迟复工命令限制的企业,在此期问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其中,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浙江】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职工生活费。
【江苏】因疫情影响导致职工不能在2月9日后按期返岗的,参照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执行。但对企业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等各类假期的,按相关休假的规定支付工资。
【江西】在国务院规定的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假期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企业依法安排职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照不低于职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
【河南】执行工作任务的出差职工,因疫情未能及时返回岗位的,工资待遇由所在企业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春节法定假期期间(1月25日-27日),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劳动法规定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
【贵州】企业在延迟复工期间(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2月9日)的工资支付,参照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执行。不受延迟复工命令限制的企业,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云南】春节调休假期和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期间,因疫情防控等原因不能休假的职工,企业应按规定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职工本人工资的200%的工资。
有没有当时没听出事后才明白的弦外之音?
记得怀儿子那会,八个多月时,在医院做B超。操作B超的是个男医生。整个过程我们都没有说话,直到他操作完在桌子前写报告,突然问了一句:“孩子的爸爸是不是不太高,腿比较短?”
我这个人有点大大咧咧,一听他这么说,立刻以吐槽我老公的口吻说:“是啊,他只有170,而且腰长腿短。医生,这都能看得出,是不是宝宝的腿也不长?”
男医生说:“嗯,是的。看数据,你孩子的腿比较短,像爸爸。”
我一听,立刻沉浸在孩子将来是个“小短腿”的遗憾中。
根本没想到,医生有可能在暗示什么。
当时,医生没再说话,他把报告打出来,贴在我的病历本上,递给我,我就出来。
不久,预产期到来,我在前一天的晚上九点多开始痛,但不强烈,便等到哄女儿睡着后,大概十一点,才和老公到医院,办入院手续。
我们去了待产房,里面已经有一个产妇躺在床上,估计宫缩比较频繁,阵痛加剧,她两手抓着被子,低声呻吟,表情痛苦。我想她挺能忍的。尤其是她老公在一旁睡得正香,打的鼾声比她的声音还大。
我捏着老公的手说:“等下你别想睡觉,就算不能帮我痛,也得全程陪同。我接受不了我自己搭上命生孩子,老公在我痛得死去活来时睡得像猪一样。”
老公自然也知道我不是说着玩的,点点头。
随后,我的宫缩变得频繁,随着阵痛一次次加剧,我的腰越发酸痛,根本无法好好躺着。
被护士拉去内检两次,每次痛得那个酸爽!
二胎虽然痛得比第一胎厉害,但产程快。我一胎也是顺产,痛了陆陆续续痛了近三十个钟,才开七指。
但二胎,只用四五个小时,开了十指。
大概凌晨三点多,我可以入产房。产房里有两个助产士及一个医生。
为了让我摆好姿势,不轻易挣脱,助产士把我的双脚用布条绑在两边。后来,阵痛加剧,痛得死去活来之际,我果然连绑条都挣脱。
生了一个多小时,像被凌迟了千百遍,终于,肚子像被掏空一样,然后,就听到一声啼哭声。
累得虚脱,痛得麻木,但两腿不住地抖。
等缓过一口气,好奇心使然,我第一句问:“是男宝还是女宝?”
助产士没回答我,而是把宝宝抱到我面前看。哦,是个拜把子的。
我想,希望有两个女儿的愿望泡汤了,姐姐也没有妹妹。
助产护士把宝宝抱开,给他称重量身高穿衣服等,医生在一边跟我说话一边缝伤口。
我有时茫然,有时清醒,但总归开始接受自己生了个儿子的事实,而且突然想起,当日照B超时,男医生说过的话。
他特意问爸爸是不是矮、短腿,还说像爸爸,应该就是在暗示是个男宝。要不然,他可以说,宝宝像我,不会很高什么。
郁闷的是,我还真跟他吐槽我老公的身高。我想,当时他心里可能在想,没见过这么蠢的女人。
虽说是男宝,但我也肯定一视同仁,像爱姐姐一样爱他。
这事也算怀孕期间的一件趣事,说出来,权当一乐。
三波中感染吗?
这可恨的疫情还要延续多久?
从大城市开始爆发,集中持续一月。
而后中小城市,春节后正月里到农历二月初,农村将集中爆发。
元宵节以后到五一劳动节,城市乡村将进入最后一轮爆发期。
之后疫情进入稳定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12月17日在财经年会2023上,研判今冬疫情形势时指出:
今冬疫情可以概括为“一峰三波”。
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第一波以城市为主,逐渐会上升起来。
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这三波疫情构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持续大概三个月左右。
我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应该不止感染一次。
钟南山说70—80%的人感染一次了,就等于又打了一次疫苗,不会再在短时间内被感染。
但还有20—30%.体弱多病的人,就不好说了。
感染新冠病毒,就像开盲盒,谁知道你开的是哪个盲盒呢?
咱们拭目以待吧。目前采集核酸的人还是排着长队呢。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太多了,保护好老人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