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登录,区块链到底有没有未来?
区块链当然有未来,只是尚未流行。而这恰恰是“提前学习”的大好时机。
你想要了解的区块链都在这里
目前区块链概念正在大面积普及。很多人感觉这个东西好抽象,没有什么落地的东西,今天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区块链的一些落地项目和有关区块链技术相关的知识。
区块链是什么?一句话解释 : 它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有人又会问,那么“分布式”又是个啥啊?
我们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分布式。你开了一家饭店,一开始顾客比较少,你顾一个厨子其实就够用了,这样这个厨子会做全部的事情(切菜,炒菜,端盘,洗碗,拌料等等),实际上所有的事务处理,都经过这个核心的厨子上,所以当前你的饭店就是一个中心化(一体化)的规格。 那么当你的客流量逐步增加,一个厨子当然不能累死啦,就会招一些每个领域都精通的厨子,去干自己的工作,你会雇炒菜的大厨,切菜的大厨,拌料的大厨等等。 这就是分布式,将一体化的东西拆分成单个精通的领域完成。分布式的概念应用很广泛,云计算、微服务、集群、区块链等等。
一体化与分布式
其实区块链其实核心思想就是分布式去中心化哦~!再举个栗子~
中央电脑一体化记账数据
我们的传统银行,或者支付宝,或者微信,在这些平台上的所有交易,我们实际上是把交易的转账等信息发送给中心数据中心,然后中心数据中心进行记账计算和高密度处理,将钱转移给交易对象。
中心化的记账方式实际上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一旦中央电脑被Hacker入侵了或者破坏了,我们的所有账本数据和交易数据可能都将同一时刻毁灭。
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
反观如果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方式,就是不再依赖中心化的记账,而是通过一种密码学计算让全网节点随机争夺记账权,争夺记账权的节点就会被奖励数字代币,而记完后的账本发布给全网所有节点保存。
下图介绍了区块链在交易工程中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工作原理
区块链技术开发方向
“区块链开发” 分为 “区块链底层系统开发” 和 “区块链上层应用开发”。
(1)区块链底层系统开发[多数以Go语言和C++语言为主]
I.链(区块链项目)
一句话解释:就是一个利用区块链思想的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统啦,以前一台系统的CPU/GPU进行运算完成指令操作,现在是多个系统一起搞啦~!
下图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区块链项目:
下图是目前移交流行的区块链项目的开发语言汇总:
区块链项目主流语言
II.框架目前企业应用开发主要使用的两个主流区块链应用框架:
Hyperledger Fabric(分布式记账本框架)【Golang语言实现】
(2)区块链应用开发[多数基于以太坊平台,提供API接口编程语言有Solidity语言和Golang语言]
目前涉及到的领域有区块链+价值投资:直接融资大势所趋
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价值互联网蓝图
区块链+法律科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宝宝
区块链+保险:信息丢失的“破解之钥”
区块链+大数据: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9,区块链就业该何去何从?
ⅠGo语言百度指数走势图
随着BAT、今日头条、京东、抖音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对Go语言的大范围应用,带动更多互联网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Go语言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ⅡGo语言市场薪资
据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Go语言与区块链职位月薪11000元以上占整体的95.5%。
⒌2019下半年,如何选择学习?
阿里云团队技术和腾讯云团队技术比较?
阿里云布局国内早
据媒体报道
云排在第一的亚马逊 第二微软
第三谷歌 第四就是阿里
再有就是阿里的格局大
无论从哪个市场上看
最早出现的产品都会得到大家的青睐
因为阿里的成就有目共睹!
比如这个说法不恰当了
特斯拉电动车就是发高端
一个争论不堪的电池车
尽管福特保时捷暗讽
尽管还问题重重的
特斯拉定位的高端居然成功了
咱们说的是就现在的特斯拉而言啊!
说这个的意思就是真的用户
在现有环境上
大家会首选择第一阿里云
再有客户推动如 中石化 中石油 飞利浦
华大基因 微博……
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和12306春运火车购票
都彰显实力
抱歉认识肤浅请见谅
小米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内靠手机业务崛起?
小米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内靠手机业务崛起,而联想不行呢?
好吧,对这个问题我挺有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为什么小米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而联想却似乎越做越走入了死胡同,难以从PC里转出来,更难以开拓几个新世界?我认为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最高管理层尤其是最高领导者的思维方式问题——雷军之于小米,柳传志和杨元庆之于联想,前者极具开拓性的、颇具超前意识的互联网头脑,同时还具有世界性的大局观、科技产业的“完型”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兑现能力都颇为强大。而后者,无论柳传志还是杨元庆,其实头脑还一直都限于十多年前的、起始于八十年代初的传统创业和科技企业管理层次,所以所以个人的创新意识本就不强,贸易能力强大,但科技产业所被追捧的创新性研发能力却太弱,同时创新意识的兑现、执行能力恐怕也不强。
据说柳传志被业界誉为什么教父?企业管理方面的还是创业方面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作为中国科技产业吃瓜群众之一,为什么我就是看不出柳传志在企业的创业以及后续的管理方面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伟大的创意?联想在PC方面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中国国情,他们创业的早,很早,柳传志的了不起止于1、当初抓住了机会、利用了国资进行创业,2、联想在他的领导下确实做大做强了,后续稍晚的几家PC厂商迄今都不太成功,方正、同方什么的迄今几乎销声匿迹了,倒是神舟一直坚韧的挺立着,虽然没有联想做的好,但想必神舟的老板们还是赚到钱了,也做的蛮大。3、抓住了机会、看到了机遇,果断收购了IBM的PC部门,将几乎唯一可以媲美苹果电脑的IBM电脑变成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后来合并、融合、走向世界也做的不错,确实将联想电脑做成了世界级品牌。
但联想自己也承认,联想是贸易能力大于科技能力,联想很少有什么科技方面的创新型产品,也几乎不投入多么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中国最近三十多年的科技产品、互联网产品、各种可以媲美世界的互联网科技成就,除了PC外,几乎与联想毫无关系,电商、网络社交、网络金融、移动支付、智能手机、全面屏、粉丝经济、眼球经济等等新兴的科技产业概念,联想一直都“置身事外”,和联想无关,所以就有媒体认为联想实在不是一家科技厂商。
联想的现状,其实和整体性的国营企业没有搭上新兴的科技产业发展快车的现状一样,华为几乎也可以认为是利用国资出来创业、并继续利用国资、与国资合作而做大做强的,可是华为却搭上了科技新兴产业发展的这辆快车,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应该看到了联想为什么无法发展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最高管理者的头脑始终犹如那些国营大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头脑,他们往往1、求稳心态太重,联想已经成功了、联想已经做大了,所以创新性的行为就难免缩手缩脚,容易陷入屁股指挥脑袋的管理精神状态中;2、联想一向贸易大于科技的基因问题,而杨元庆显然也无意改变这个基因问题,毕竟好比一个人,试图让基因突变,不抱着九死一生、凤凰涅槃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3、联想曾经在手机方面做大过,但显然由于对移动智能终端的认识不足,曾经卖掉了,后来又买回来了,试图重新开始做大做强手机,但一则为时已晚,小米已经崛起,中华酷联的格局已经彻底打垮,联想不敢重金投入,不敢全力以赴的去寻求改变,毕竟联想电脑还是世界前三、经常的还爬上世界第一的位置,所谓积重难返,就是这个道理。4、连续的误判、连续的不成功、乃至败招频频,我猜杨元庆已经害怕再在PC之外的领域进行重大投入了,唯恐伤及PC的成绩,因为联想现在如果PC遭到挫折,杨元庆等人就几乎一文不值了,小米连电视都越做越好了,在各种家电、小家电、各种生活智能产品方面都越做越好,我家的智能门锁、智能猫眼都用的小米产品。
那么小米科技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十年之内靠手机崛起成为了世界级科技厂商之一?
先看看小米科技和联想的市值对比:
小米集团
6328.95亿港元(港股)
联想控股
691.19亿港元(港股)
两者竟然相差将近一个零,哦天哪,我本来倒还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何况小米这个股价好像还是处于低谷时期的,刚涨了。
小米在其发展的十年内,叫人不得不瞩目的重大事件有1、最早的粉丝经济做法,小米在中国首创了网络销售手机的做法,首创了建设发展网络平台,聚拢粉丝,响应手机用户的各种想法、建议,形成了所谓的粉丝经济,2、首创了性价比产品。在小米手机之前,高端旗舰机手机价格往往高高在上,不要说最底层的蓝领打工的,就算一般的中产要买当时的一部高端旗舰手机都得咬牙发个狠劲节省一番后,才可能去买一部,所以当时中国一方面山寨产品盛行,一方面全民普及程度很差,包括中华酷联的手机、魅族手机,统统都一本正经的自以为是的将手机做成所谓高端产品。十年前,小米手机横空出世,1999元的旗舰机,一下子把中华酷联和魅族给彻底打蒙了,智能手机暴利时代结束了,所以魅族的黄章曾经气急败坏的一直骂雷军偷他们的技术云云。3、小米“科技百货”联盟的建立,包括联合了一大批的新型科技创业企业,一个又一个手机之外的科技产品开始呈上了小米商城货架,路由器、移动电源、耳机、摄像头、平衡车、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智能门锁、智能猫眼、小爱音箱、电视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空调……4、小米可能是中国几家最著名的科技企业中最早提出发展IOT产品,IOT,即物联网,在“小米百货”里有很多产品就属于IOT领域的。5、最近的重大事件就是前几年将全面屏概念手机推向了世界,结果大多数手机厂商都开始做全面屏手机。
——上述五个小米重大事件,即小米的五大创新性动作,都可以说属于惊世骇俗的重特大级别的创新,起码就中国范围而言。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在中国科技企业群中,甚至在中国全体企业中,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如同小米科技这样连续推出重大创新性动作,腾讯可以与之媲美的重特大创新几乎没有,阿里当年推出的担保交易即支付宝在中国范围内可以称作重特大创新,淘宝的免费交易也属于一大创新,因为在淘宝提出免费之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网络电商平台免费提供给商家的。事实上,小米的这些重特大创新动作,即便放眼世界,也属于非常重大的创新动作,全面屏当然不是小米首创,但夏普当年是做失败的,而之后再也没有一家手机厂商愿意开发这样的全面屏手机,可是小米却愿意投入去做,并且还做的非常成功,所以这个创新的头号功劳就属于小米科技的,而不是夏普的。
相遇而言,联想几乎没有任何重特大创新,他们的PC无论内外,统统都借鉴模仿美国的几家电脑厂商产品;华为也没有什么重特大创新,华为有很厚重的技术研发,比如手机CPU、手机通讯基带,但这些都不属于重特大创新,什么叫创新?尤其能够被誉为重特大创新的,一定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做了却没有成功而很长时间没有人再去做的事情。
当然,小米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的成功,一定还与其在管理上优秀而没有闹出太大的差错有关,和小米最高管理层尤其雷军之前闯荡互联网科技行业积累下来的财物与人脉有关,和他们拥有高素质的甚至一定超前意识有关,但最大原因我还是认为是小米管理层坚持创新、连续做出了上述五大创新产品(以及管理方法、产品矩阵、电商平台等等)的缘故,再有相符合的优秀管理、前期积累的财富支撑、以及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小米科技集团才能做大做强,乃至现在已经成了世界级大科技企业,相对于联想,早已一骑绝尘,联想连望其项背都不能了。
DNF等大佬的新游戏?
前言
现在游戏这一产业被空前看重,不断有厂商发布新游戏,而同一类型的游戏免不了要竞争。新游面临最大的对手就是那些网游老大哥,拥有数量惊人的信仰用户,要如何做才从他们的手上夺得一批用户?有的新游戏却很自信,完全不把老大哥放在眼里,发起挑衅。到底是自不量力还是后浪推前浪呢?
《激战2》挑战《魔兽世界》
挑战WOW的游戏太多了,实在说不过来,拿个最有实力的来当例子吧
激战2在国外IGN评分达到9分,全球游戏评分排行第二的它,一度被视为替代WOW的希望
当时有很多人都跑来向我安利激战2,跟我说游戏买断制,不需再充钱,不受任务之苦,世界非常开放云云。。。。。
这游戏在国内一直很鬼,很大程度上是代理商空中网的问题,但国外人气也不见得能与WOW相提并论
目前MMORPG这类游戏已经不可能有超越WOW的游戏了,玩的不是游戏品质,而是情怀!
想超越WOW?再等个十年才有机会吧!
结局:不是游戏不争气,奈何对手太牛逼,无奈沉沦
《名将三国》挑战《地下城与勇士》
记得当时九城失去了魔兽世界的代理,需要打响一款游戏来保持公司在业界的地位。
而CEO朱骏心知WOW不可战胜,于是把矛头对向了DNF,匆匆忙忙地完成了《名将三国》这一游戏。
不过赶工加上当时国内不成熟的游戏开发技术,可想而知这游戏是什么水平,想赶上网吧之王DNF,谈何容易!
此时朱骏情急之下,竟被逼出了一个“奇招”:玩到20级,不满意删号送20QB!
拿腾讯的QB怼腾讯的游戏,真亏他想得出来。
无独有偶,另外一款游戏《暗影之剑》也是这么一个想法,代理商搜狐直接喊出玩暗影之剑送DNF天空套!
当年可没什么跑步活动各种送天空的,天空可谓是人人梦寐以求,靠买时装一件一件合出来
搜狐敢这么喊,说明他对这款游戏品质非常自信,觉得玩了的人就算给天空也不会回去玩DNF
而这两款游戏现在怎么样了呢?
嗯。。。当年开没多久就倒了,连玩家私服都让人毁了。
结局:赔了夫人又折兵
《QQ三国》挑战《冒险岛》
冒险岛诞生在一个网络游戏初期萌发的阶段,当时的人就喜欢这种慢慢养成聊天互动的氛围,升级换神装不是主要的,其实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大型聊天室,挂机聊天搞外观才是主流。
不得不说当年的冒险岛真的火遍半边天,盛大也靠这三款游戏成为了网游界的暴发户
腾讯看到盛大赚得盆满钵满,自然眼红,也自主研发了QQ三国这一游戏在网游中分一碗羹
QQ三国跟冒险岛无论是操作方式还是界面玩法都很相似,不过我对着QQ三国的人物建模真的萌不起来
腾讯后来也意识到自己游戏开发能力有限,像凯旋QQ幻想这类自主研发游戏后来都不做了,选择了代理游戏
当年QQ三国玩的人确实多,虽然没能压制冒险岛,也在贪财盛大的坑钱方案下拉到了一批弃坑玩家
不过盛大有点远见,知道这类养成游戏坚持不了几年,死命地榨取游戏仅余价值,然后把游戏业务卖了,转投房地产,实在是高明。
于是最后燃尽了生命的冒险岛与QQ三国,现在也只剩一些老玩家自娱自乐了
结局:同归于尽
《不法之徒》制作人直接开怼《守望先锋》
《不法之徒》制作人Cliff Bleszinski很直截了当,在游戏发行的时候直接开怼守望先锋“太幼稚,是小孩子玩的”
事实上《不法之徒》的品质确实上乘,而且非常有态度、有创意、有多样性,很可能是今年推出的最棒的射击游戏
这优质的游戏品质导致Cliff Bleszinski信心空前爆炸,认为守望先锋只是小孩子过家家
结果呢,要看一款游戏能不能成功,不是靠制作人自嗨就行的,发行之后这款游戏的玩家数量太少了,沦为了鬼服。
如果参照Steam玩家数量,那么这款《不法之徒》几乎没有存在感,已然暴死。
制作人如今虽然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自大,但好像有点推诿,他觉得失误原因是因为没有死亡竞赛模式,现在连暴雪都加入死亡竞赛了。
可暴雪的守望先锋加入死亡竞赛也是近期的事情,之前你也没有比得过人家呀
另一款游戏《为战而生》与守望先锋几乎同时推出, 枪火味十足
制作团队也表示为战而生意义重大,无惧守望先锋,想和守望先锋来一场公平的对决。
结果亦是惨败,还记得去年六月那一批吸屁股的疯狂刷屏吗?
就像现在吃鸡的狂潮一样,人人都玩,不玩才怪
两者瞬间高下立判
上线仅仅过了15个月,这几天《为战而生》也放出消息,要停止更新了。
结局:螳臂当车
说起了守望先锋,最近腾讯也有新动作
9月13日腾讯代理的FPS网游新作《枪火游侠》也进入了终极内测,这款游戏跟守望先锋很类似,它也想挑战《守望先锋》吗?
在此,我复制一段新浪网对《枪火游侠》的评价,仅供参考:
从游戏画面上来讲,《枪火游侠》和《守望先锋》是没有可比性的。画面风格都是美式漫画的风格,
但是无论从画面的细腻度,技能的华丽度,英雄的仿真度,都与《守望先锋》差一个档次。
《枪火游侠》同一厂商开发的《神之浩劫》也是一款3DMOBA游戏,连丢个技能补个刀都有玩FPS的感觉,要考虑角色面对方向,不然打不到小兵。
也有人认为《神之浩劫》能替代LOL/DOTA等传统MOBA游戏,成为新一代的3DMOBA领头羊。
然而《神之浩劫》被腾讯代理后一直被雪藏,关于它的宣传近乎为零。
猜测腾讯是不想让别人代理《神之浩劫》所以才买下它雪藏,这样就不会与LOL发生竞争关系了。
不过更有可能的是,这种游戏太容易晕3D,对于玩遍单机的主机玩家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玩一会儿就会头昏脑胀的了。
那么,就没有新晋游戏逆袭业界大佬的先例吗?
LOL应该算一个,LOL刚出的时候宣传“DOTA原班人马”,着实引起了DOTA玩家的怒火,当时的DOTA还是如日中天的,腾讯这样无疑是在玩火
但后来游戏越来越发展,LOL已经跟DOTA分道扬镳,选择了一条不同于DOTA玩法的路线,现在如果还有说DOTA玩家不用练就能上LOL钻石这种言论,只会引来嘲笑。
虽说CNDOTA在世界比赛上赢得殊荣,与LOL队伍的不争气形成鲜明对比
但整体而言,LOL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还是大过DOTA的
万达商业今年8月底能成功上市吗?
感觉上不了市,有人说腾讯,苏宁,融创四巨头入股万达,看着万达得救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据新华网报道:
1月29日晚间,万达集团官网发布公告,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因为腾讯,苏宁,京东,融创这四个各个领域的金字塔顶端的巨头地位,使得这次入股万达商业的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引发了巨大的媒体关注。
各种议论有之,不过,核心观点就是“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和万达发生了不可名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或者是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和去年风雨飘摇的万达集团,结成了一体。
万达因此得救了!
拥有了腾讯,苏宁,京东,融创这四大巨头,巨大的支持,终于可以东山再起,甚至可以说取得更大的颠覆性的地位,云云。
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是!
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大巨头入股万达商业,有影响,但绝不会不是像媒体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颠覆性。
为什么呢?请我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要明白万达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或者是万达最值钱的是什么?
万达最值钱的有两块,一块有形,一块无形,都是非常好,金子般的好!
万达王健林第一个核心资产:就是数量巨大的万达广场,这个是有形的资产。
这个是重资产,但也是最值钱的资产,银行要贷款给你,没有土地房子这些重资产抵押,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有形资产,就是重资产。
而且很多万达广场,都是在城市的核心地区,即使不是原来的核心的地区,但因为有了万达广场,而成为了核心地区。这个也是万达广场最厉害的地方,它可以使不值钱的土地变成值钱的土地,不繁华的地区,变成繁华的地区。这就是很多政府,特别欢迎万达广场的原因,甚至愿意贴钱请万达来的原因。
没有万达广场,这块地只能卖2000,但有了万达可以卖20000,这就是万达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
其实,本质上是成功的购物中心,能大大的增加附近的地价,只是万达广场成功的比较多而已。
可是我们看“根据王健林介绍,除了商管公司剥离的地产业务之外,地产集团还将开发万达广场重资产,也不排除纯粹搞一些住宅开发。”
你们知道这个剥离了地产业务,剥离了万达广场的空壳“商管公司”是哪个吗?
就是开头闹的轰轰烈烈的“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大巨头即将入股的,所谓的万达商业。一个剥离了地产,没有任何重资产的,改名叫商管公司的皮包公司。
虽然把地产剥离万达商业,王健林给的原因是重资产负债太多,不利于上市,但是万达广场拿地的价钱多少,现在的万达广场值多少钱?那时候为了开发借的钱,肯定不如现在万达广场的价值高!
到这个地方,大家可能有疑问了,“腾讯,苏宁,京东,融创”四大巨头傻了吧,为什么会花几百亿买一个皮包公司的股份呢?
呵呵,其实,这四大巨头是不傻的,恰恰相反,还是很精明的,他们盯着的是王健林第二个核心资产。
万达王健林第二个核心资产就是:万达广场运营经验。这个是无形的资产,或者说是能力。
做购物中心的地产商很多,但能做到万达这种规模的,几乎没有。
不是没有比万达做的好的,每个大城市都有相当成功的购物中心,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数量和万达没法比,也许某个公司有一两个比万达广场做的好的,但比起万达全国几百家成功的万达广场的规模,就望尘莫及了。
能在全国,特别是很多二三线城市,大规模的复制万达广场,并且还相当成功,这个没有相当的运营经验,是不可坑做到的。
特别是各个地区,情况不同,政府不同,民众不同,万达都能游刃有余的运作成功,这个能力是很厉害的。不是说没有失败的万达广场,但成功的万达广场太多了。
所以万达这个运营购物中心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资产,是不断下金蛋的母鸡。
我们看四大巨头入住的商管公司是干什么的:
“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万达在消息中宣布,在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后,万达商管的主业变化:将用1至2年内消化房地产业务,万达商管今后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这个所谓“纯粹的商业管理运营”就是万达这些年下来,积累的宝贵的购物中心运营经验!
所以说,虽然没有价值巨大的万达广场,四大巨头,还是愿意出大笔钱来入股的。这种运营经验也很重要,成熟的万达广场租金收益非常稳定,是巨大的现金流收入。
那么,现在谈谈,对于大家期盼的,万达王健林依靠四巨头海量的各种资源的东山再起,更上一层的可能性。
首先,四大巨头入股比例只有14%而已,控制权,大头都在万达手里,这么点股份,你们指望四大巨头能投入多少资源呢?
因此,从这种投资比例看来,四大巨头只是个财务投资而已,顺便挣点小钱,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给一点资源可以,伤筋动骨的帮助万达,想都别想!
综上所述,万达老王不想把万达广场这个核心资源给四巨头分润,四巨头也无所谓,那就入点钱,吃你购物中心营运能力的红利吧。
还有,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不是巨头入股,都会成功的,因此也许发展到后来,四巨头连小钱都赚不到了:
早在2014年8月,万达、腾讯、百度曾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一家电商公司,一期总投资额50亿元,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计划五年投资200亿。该公司就是飞凡,外界习惯称之为“腾百万”。可惜,到了2016年,腾百万基本无人提及。万达也承认腾百万失败。
其次,万达出的问题,是大局观是问题了,不是生意上的。
如果,大局观不改正,错误不弥补,几百亿投资所能起的作用,除了让四巨头引火烧身之外,就只是给了条有了上顿没下顿的“鱼”而已,而不是彻底解决万达资金流问题的“渔”!
没有大局观的人,生意做的再大,也不是民族的楷模。
至于万达老王如何弥补大局观出的问题,起码把流失的外汇还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