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空间,主要侧重有什么不同呢?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知识检索
提供以下检索服务:
文献搜索
精确完整的搜索结果、独具特色的文献排序与聚类,是您科研的得力助手 学术定义写论文需要引用权威的术语定义怎么办?CNKI学术定义搜索帮您轻松解决
数字搜索
“一切用数字说话”,CNKI数字搜索让您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变得简单而明白 学术趋势 关注学术热点,展示学术发展历程,发现经典文献,尽在CNKI学术趋势
翻译助手
文献、术语中英互译的好帮手,词汇句子段落应有尽有 新概念。和您分享我们自动发现学术新概念
图形搜索
各专业珍贵的学术图片,研究成果和复杂流程的直观展现 表格搜索 各专业珍贵的学术图表,为您汇总、对比各类信息数据提供方便
专业主题
168个专业主题数字图书馆,各领域学者均有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搜索引擎大众热点特色热点话题,帮您了解大众关心的热点知识
学术资源
全面的学术资源网站导航 红楼梦 三国演义水浒传
学术统计分析
对学术文献进行绩效评价及统计分析
知网空间是中国知网旗下网站,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基础科学、文史哲、工程科技、社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十大领域的期刊全文、会议论文全文、学位论文全文的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中国首个空间站实验室?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空一号”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11次发射任务中的第一次。这些发射任务还将把另外两个舱段发射入轨,并向其运送补给和人员。后续的发射任务最终将使中国的空间站在2022年底投入运行。
路透社报道称,“天和”核心舱是中国未来首个自建空间站“天宫”的三大组件之一。中国太空探索的目标是到2030年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中国目前正加大发展航天项目的力度,包括探月工程、发射火星探测器、建造空间站等。中国空间站和实验室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中国已经为其太空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在2019年成为第一个将无人驾驶漫游车送到月球远端的国家。尽管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进步。
中国空间名称的由来?
中国空间站叫天宫号,来源于嫦娥奔月。
中国载人空间站,简称中国空间站或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建造计划预计于2020年至2025年间进行,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
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9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载人空间站叫天宫出自中国传统神话,神仙居住的地方,天宫有三个仓:天和、问天、梦天。
中国载人空间站命名“天宫”,“天宫”又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一方面寓意对未知天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之意。
中国空间力量代表作?
中国现代空中力量的代表作是歼-20。
歼-20(英文:Chengdu J-20,代号:威龙,北约代号:Fire Fang,译文:火焰獠牙)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欧美旧标准为第四代,新标准以及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
为什么我们国家不发射自己的空间望远镜?
中国近年来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就什么都可以做到了,比起美国和俄罗斯等航天巨头,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不是做不出太空望远镜,但要做这么高技术含量的还有一定困难。比如载人登月,迄今为止还只有美国做到了。虽然这是上世纪美苏争霸的产物,但这也是实力的表现。这个实力包括科学的实力、资金的实力、组织的实力、经验的实力。
我完全相信前苏联当时如一定要争口恶气,也是能够勉强实现载人登月的,但既然美国人登上去了,又何必去争这口恶气呢?这可是要真金白银筋疲力尽的呀。但其他的国家就没这个能力了。所以,自从美国人载人登月,再也没有任何国家去做这个事了,一是没这个实力,二是那个时代已经没有必要。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是代表美国政府执行航天计划的机构,这个机构的科技实力目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抗衡。
这个机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就有几十所,几十年发射的无人探测器有几百个,火箭可以送几千吨的物资上天,航天飞机运行了十多年已经退役,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作业已经枚不胜数。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苏联航天争锋探测月球、金星、水星后,如今几乎独揽太空探测,虽然有日本、欧洲、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偶然插足太空,但主角一直是美国NASA。
迄今为止,NASA派出的无人探测器已经光顾了太阳系所有的行星,连被开除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也已经近距离探测完成。
新视野号探测器近期已经从休眠中苏醒,开始在柯伊伯带执行探索Ultima Thule小行星的新任务。41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离地球211.738亿公里,飞离了日顶层,进入星际空间。它自带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才23瓦的功率,现在仍在NASA的掌控中。
日前,美国NASA已经确立了重新载人登月计划和2033年前后载人登陆火星计划。而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地外天体上落脚,这就是差距,这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而差距。
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HST)是以著名天文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爱德温·哈勃为名,在地球轨道上并且围绕地球的太空空间望远镜。
它于1990年4月24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这颗望远镜是美国从1970年开始规划研制的,成了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委员会,历经20年,集中了大量的科学精英,解决了无数的科学技术难题,花费了几十亿美元投入,最终才上了天。这是人类首个大气层上面的太空望远镜,上天后取得了无数的观测发现,为宇宙星空的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哈勃望远镜是美国发射的最著名的太空望远镜之一,除此而外,还发射了一系列的专业实用太空望远镜。
如空间红外望远镜、空间干涉望远镜、地外行星搜寻者、康普顿太空望远镜、X射线太空望远镜、3D打印太空望远镜等等,这些太空望远镜都是人类科学文明精华的结晶,为人类太空探测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美国NASA又计划即将发射深空天文台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同“哈勃”相比,“詹姆斯-韦伯”更大、更精密,能勘测到更远的太空。它口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三倍,但质量只有哈勃的一半左右。它可以在更远的深空,在绝对零度下工作,是一架没有镜筒的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主要的任务是调查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残余红外线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寻找观测可见宇宙的初期状态。相信这具望远镜的升空,将对人类破解宇宙起源的奥秘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为自己国家这些年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而自豪,当我们一定不能忘乎所以,要看到我们起步晚基础弱,距离国际航天大国的差距,这样我们才能知耻而后勇。
其实这次中兴公司核心技术之殇应该唤醒一些盲目乐观的人群了。我们还有许多科学技术和经验要向别人学习,既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又不能闭关锁国拒绝学习,这样才能更快的缩小差距,最终屹立于世界前列。航天事业如此,望远镜的研发也如此。这就是我们目前还没能够发射自己太空望远镜的原因。但时空通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这是时空通讯的回答,欢迎理性点评和讨论,并发表你的高见。如喜欢时空通讯文章,欢迎转载和收藏,但须注明出处。版权所有,请尊重作者原创。谢谢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