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欧洲为什么很多国家都跟随美国?
谢谢邀请!
欧洲国家之所以看似紧紧跟随美国,尤其是安全防卫上更是严重的依赖美国的现象,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体系在欧洲地区的普遍存在,但这些只是表象,实际上欧洲早已经不能以一个概念笼统的进行讨论了!
欧洲至少可以分为三块,北欧国家为一派,这类国家经济比较发达,也有一定的自我防卫能力,或多或少的与历史上的俄罗斯有着战略冲突瓜葛,这些国家包括瑞典、挪威和芬兰,一定程度上包括丹麦!
以英国为独立的一派,实际上如今的英国与俄罗斯并没有太多的战略冲突,俄罗斯即便具备威胁欧洲的军事能力,短期内也难以威胁到英国本土,英国强烈的针对俄罗斯主要还是英国已经深入骨髓的大陆均势主义作祟!即英国不愿意看见欧洲国家形成合力或者形成相对融洽的关系!但英国的防卫能力还是相对强大和全面的!
以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原华约国家为一派,这类普遍的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底下,都是在冷战结束后迅速按照西方的民主制度进行改革,然后逐步的在北约东扩和欧盟扩大中加入北约和欧盟,经济发展水平的底下,让这些国家迫切的希望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而与俄罗斯的临近,也让这些国家对于西方扼制俄罗斯变得非常重要,同样的也是俄罗斯非常看重的地区!
很明显真正在防卫需求上严重依赖美国的属于第三类,当然他们的地缘战略位置这也是美国看重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效,用于提升和投入防卫的资金也就有限,因此相当依赖美国的防卫支持!以期望获得美国的装备和立场支持!
第一派别的国家,安全防卫虽然规模也同样不是很大,但技术上也不亚于或者稍低于美国水平,有美国支持是锦上添花,没有美国支持也能自我亢奋玩的很嗨!
第二派别的国家实际上并不依赖美国的安全防卫支持,美国在该地区的驻军有一定程度上的压制这些国家的用意,因此像德国这类冷战时军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如今的军队规模已经尽可能的压缩!这些国家不但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军备,而且还拥有不亚于美国的防卫技术!不过安全上没有那么迫切,也不愿意花费巨资组建的军队沦为美军的附庸!
欧洲的语言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如果你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就是想听洋鬼子都是废柴之类的话,那我的答案很简单,英语和欧洲其他语言都是鸟语,你完全可以将英语理解为普通鸟语,将其他语言理解为有独特发音特点的鸟语。然后后面的内容你就不用看了。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这个问题,那么结论是不可以,英语绝不是欧洲普通话。
首先,英语本身就衍生出了很多“方言”,相对标准的发音是Received Pronunciation,主要是BBC和英国贵族、政客在用(当然,我们学的也是RP)。
不过,RP虽然是标准发音,但据统计只有3%的英国人才用RP说话。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英国人都是说方言的,而且他们的发音相较RP的差异还很大。
譬如说,伦敦当地人使用的是一种叫做Cockney的方言,像年轻的贝克汉姆、杰森斯坦森这些人说的都是Cockney,这种方言有多诡异呢,就是诡异到英语专八也绝听不懂的程度。举个例吧,伦敦人不发T的音,把Th发成F或者V,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伦敦人跟你说Thank you,他的发音会是Fank you,如果说的太快你会理解成Fuck you,这误会就闹大了。更诡异的是,伦敦方言中还包含了非常多的“黑话”,譬如说china指的不是“中国”或“瓷器”,而是“朋友”,bird不是“小鸟”而是“小妞”,这些黑话会夹杂在他们的日常用语中,令人防不胜防。
除了Cockney之外,英国还有很多其他方言,那是一个比一个复杂,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而这还只是英国的情况,如果算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那方言的种类就多了去了。譬如美国的东西部之间发音差异就很大,而且都认为自己的发音才是标准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英语是没有符合所有人观念的“标准发音”的,一般情况下一种发音只要能让对方听明白就行,语法上只要不犯低级失误也没人会计较,我们也大可不必因为自己的中式发音而自惭形秽。
英语的这种大众化、随意化的现象是一种大的趋势,譬如好莱坞早期的电影都采用RP标准音,后来也开始尊重各种发音,基本上你这个角色是哪里人,你就可以(甚至应该)说哪里的方言。例如《勇敢的心》的主角为了更好的诠释人物,在影片拍摄前就苦练了一段时间苏格兰口音,而据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因为爱尔兰口音不够纯正,才没能在《泰坦尼克号》中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爱尔兰口音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美国屌丝的标准发音)。
说完英语再来说说欧洲的其他语言,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理论上来讲,英语和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系,应该较为相似,但实际上英语受法语的影响更大。据不完全统计,英语有30%的词汇直接来源于法语,还有20-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中的拉丁语词汇,所以如果你的英语词汇量在一万以上,那么很多法语词汇是能猜出来的,而英语母语者看法语应该类似我们看日语的感觉。英语与其他欧洲语言的关系跟英语的发展以及欧洲人殖民英国的历史有关,这是很复杂的话题,这里就不细说了。
西欧语言中最主流的有两大语系,分别是拉丁语系和日耳曼语系。其中拉丁语系的代表是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这三种语言相似度较高,但也不是中国方言的差异。
日耳曼语系主要是以英语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以德语、奥地利语为代表的日耳曼语。其中,德语和奥地利语几乎就是一种语言,而英语和德语,或者说盎格鲁-撒克逊语和日耳曼语的差异就很大了。“盎格鲁”指的基本就是英格兰,而“撒克逊”则是德国的一个行政区,因此英语从诞生之初就是混血儿,所以虽然与德语同属,但仍然保持了很大的独立性。
因此,英语不仅不是西欧的普通话,而且还是西欧的语言孤岛,完全自成一派。与英语类似的,还有巴斯克语、阿尔巴尼亚语等等,都是没什么近亲的独立语言。只不过受历史原因影响,英语大量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汇,才使得这门语言看上去好像和其他语言非常相似。但除了词汇之外,英语的语法和发音规律却是完完全全的和其他语言不一样。
总而言之,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的差异,就是哈士奇和狼的区别,根本不是一回事。
世界上哪些国家是两洋及以上的国家?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专门盯着世界地图研究了半天,全球范围内两洋国家还真不少,三洋国家就屈指可数了,四洋国家目前还没有。
什么是两洋国家?顾名思义,两洋国家就是国土疆域同时接壤两个大洋的国家,以此类推,三洋国家就是国土疆域接壤三个大洋的国家。
我们先来看一张世界地图:
可能稍微有点小,看不清的同学可以点开了放大仔细看,全球范围内两洋国家不少,三洋国家屈指可数。
全球有哪些三洋国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三洋国家只有三个,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以及美国。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国家在国土面积上都是一水儿的大国,分别排名全球第一、第二以及第四。
俄罗斯
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北接北冰洋,西南方向有一小块接壤黑海,黑海属于大西洋,所以俄罗斯是不折不扣的三洋国家。
加拿大
加拿大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北边是北冰洋,所以加拿大也是典型的三洋国家。
美国
美国东边是大西洋,西边是太平洋,它的阿拉斯加地区背靠北冰洋,所以也是三洋国家。
全球有哪些两洋国家?美洲:7个
美洲地区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所以美洲地区的两洋国家都是同时接壤这两大洋。主要有以下几个国家:
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
大洋洲:1个
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接印度洋,而大洋洲的两洋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澳大利亚。
亚洲:4个
亚洲幅员辽阔,国家众多,两洋国家有4个,分别是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以色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都是同时接壤太平洋和印度洋,而以色列同时接壤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非洲:2个
非洲东临印度洋,西接大西洋,国家不少,但是两洋国家只有两个,分别是埃及和南非,这两个国家同时接壤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欧洲:1个
欧洲疆域接壤了三个大洋,分别是印度洋、大西洋以及北冰洋,而欧洲的两洋国家只有1个,那就是挪威。挪威同时接壤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明朝时期中国也曾是两洋国家有意思的是,明朝的中国也是两洋国家,当时中国的疆域向西到达了孟加拉湾,同时接壤太平洋和印度洋。如果清朝乾隆皇帝可以再强一些,说不定咱们中国现在还是两洋国家呢。
我们伟大的祖国啥时候才能再次成为两洋国家呢?
分别是哪些国家?
一、东欧 地理上一般将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亚欧洲际分界线的区域视作东欧。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个国家。另外前南斯拉夫六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有时也被视为东欧国家。
二、西欧 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七个国家,还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希腊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三、南欧 范围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及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希腊、马耳他、梵蒂冈、圣马力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共18个国家。
四、北欧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共五个国家,以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
亚洲为何没有亚盟?
世界各大州中,亚洲的差异性是最大的。
大洋洲,就那么几个国家,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其他几个国家影响力都一般,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差异不大。
北美洲,主要是三大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都是英国殖民地出身,差异不大,现在也是穿同一条裤子。
南美洲,以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出身为主,勉强也说得上同根同源。
非洲,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家都穷,穷哥们一起好说话。而且,非洲不少国家曾经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欧洲,本来地盘就不大(整个欧洲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历史上大家往来都很多。虽然历史上原因分为两大块,东欧和西欧。但近些年除了俄罗斯之外,东欧在逐渐被西欧同化。
但是亚洲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从地理上来分,亚洲可以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东亚就5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这5个国家虽然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但是其中的关系就已经错综复杂了:首先中国和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日韩蒙是资本主义国家;韩国和朝鲜之前是同一个国家,后分裂成俩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对立非常严重;日韩同为美国的小弟,但彼此之间又有领土争端;中日之间曾经爆发过大规模战争,历史的伤疤至今刻在每个国人的心中;蒙古自立国后就跟了苏俄。
南亚也是自成一派,三个主要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之前同属于印度文化圈,但由于伊斯兰教的进入,以及英国人横插一脚,导致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年。
中亚五国,此前同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彼此之间的关系还算是比较密切。
东南亚曾经属于中华文化影响圈,但近代曾英法殖民。整体来说,东南亚内部关系还是有一定的趋同。
西亚,从大方面来说都属于伊斯兰世界(以色列除外),其中又分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土耳其人、库尔德人等几大块,其中有以阿拉伯人为主,但波斯人和土耳其人的单体实力属于西亚里面最强的,库尔德人至今还未形成独立国家,阿拉伯世界内部关系也不和谐。
北亚不说了,虽然占据亚洲三分之一的面积,却是欧洲国家俄罗斯的领土。
综上来看,亚洲面积在七大洲中最大,差异性也非常大。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彼此之间的趋同性非常小,南亚和西亚内部更是混乱,东亚内部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东亚和东南亚、东亚和南亚部分国家之间还存在领土纷争。
相对来说,东南亚内部和中亚内部趋同性比较大。中亚五国穷的叮当响,在国际上没啥话语权。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要大一些,东南亚十国也开始了抱团取暖,组成了东南亚国家同盟,简称东盟。
当然了,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还有一个阿拉伯国家联盟,即阿盟。
现在的情况下,亚洲内部各区域即便是内部组成同盟的难度都很大,更不用说组成更大范围的亚盟了。
实际上,像欧洲的欧盟,实际上是一个西欧国家联盟,成立之初也没有东欧国家进入,苏联解体之后才开始吸纳东欧国家。
非洲的非盟倒是还可以,非洲62国家中有55个非洲国家参与。南美洲国家联盟也行,15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
但是,即便是组成了同盟,也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大难临头还是各自飞。比如说欧盟,在疫情爆发之时,相互争抢物资。又比如说南美洲国家联盟,实质上已经相当于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