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代理人,为何只有保险代理人最不受待见?
保险业作为金融界的三驾马车之一,在金融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与之相反,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却总感觉不受待见。素质良莠不齐、“牛皮糖”式销售、专业能力堪忧、认同度低,似乎都能套到保险代理人头上。
其实,这是有历史原因所在的,而且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全部由保险代理人来为名声买单,是不公平的。保险代理人心中也有很多苦说不出。
一、国外保险代理人制度
在英美日等发达保险市场,保险代理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也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这些国家的保险市场成熟,各类保险产品都有,专业代理、兼业代理、个人代理百花齐放,处于良性竞争状态。同时国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因此,在保险销售过程中无需反复灌输保险理念,而这恰恰是在我国进行保险销售最难的一关,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而且容易引起反感,有时候让人感觉“死缠烂打”,被称作“牛皮糖”式销售。
此外,发达保险市场的代理人素质较高,多数拥有金融专业背景和规划师的身份。客户提出需求,可以迅速为客户定制需求解决方案,因此具有较高的信赖度。
当然,英美日三国的保险代理人队伍还是有所不同的。
●英国保险市场起源于海上贸易,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巨大。由于历史原因,英国是由保险经纪人控制大部分市场,尤其是在财险这一块。共有3000多家独立保险经纪公司,8万多名保险经纪人。
●美国在寿险业务上是以专用代理人为核心的,也就是代理人只为一家保险公司开展展业,这与我国的现状比较类似。而在财产险业务上,则是代理人和经纪人并行。
●日本的保险代理人与英美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日本,保险销售主要依靠公司外勤职员和代理制度,经纪人的力量不大。而外勤职员和代理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有底薪,因此员工的归属感较强。
这三个国家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通过邮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话和网络等直接反应渠道销售,以及定点销售模式较为成熟。比如日本的财险就多采取代理店制度,美国的直销占比达到20%以上,英国的直销占比更是达到32%。
而在国内保险公司,这种销售模式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近两年内网销保险产品渐渐有抬头的趋势,但目前现状互联网保费占比仍为超过10%,2016年的占比是7.6%。
二、国内保险代理制度的发展
和国外发达的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业只能算是小襁褓。自1979年国内恢复保险业以来,迄今为止也就30多年的发展历史。没错,差不多刚超过一个长险的缴费周期。因此,其实说不上哪家保险公司历史悠久,因为时间其实都差不多,发展得再早也不过早了30年而已。
1988年之前,就是中国人保垄断经营,因为他是“国家队”。
1992年是个关键的时间,这一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将寿险营销制度带到了上海,于是在外滩出现了首批36位保险代理人,被称作“跑街先生”、“跑街小姐”,可谓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1996年开始,各保险公司纷纷效仿代理人制度。突然之间,代理人队伍就开始迅速膨胀起来。
我们知道,1993年开始,我国出现了最大的职工下岗潮,和保险代理制度的引进时间恰好吻合。于是,那时候的保险代理人队伍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对保险代理人感觉非常新鲜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加入到了保险代理的队伍;而另一极就是下岗工人,大量的下岗工人做起了保险代理的活,他们可能前一天还在菜场,第二天就穿起西装开始卖保险了。
而我们现在诟病保险代理人队伍最多的地方就是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甚至被讥讽为自己都不懂保险!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就始于90年代大量下岗工人也能卖保险。国内保险公司粗放式的发展,只在乎代理人的数量,降低从业人员门槛,其实是在饮鸩止渴,不利于长期发展,也是对高素质从业人员一种变相的不公平。
再然后,2000年,国内开始有了银保业务;2006年,国内引入了电销制度;到了2011年,保险公司开始尝试网销业务。短短二、三十年,国内保险业可谓是飞速发展,但代理人队伍问题也日益凸显。
可以说,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的鼻祖是美国友邦。所以,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最贴近的是美国的制度。但是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却成了四不像呢?
●一是美国保险市场很成熟,代理人无需过多阐述保险理念,而在我国,代理人需要反复灌输保险理念,心累;
●二是国内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很是尴尬。照道理,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是合作的关系,我为你带来业务,你付给我佣金,互惠互利、相互尊重,是平等的主体关系。但是到了我们这里,却变成了管理关系,保险公司管理着代理人队伍,早会、晨操、口号,折磨的不成人形;而且保险公司可以单方面解约,广大保险代理人不受《劳动法》保护,也不像日本的业务员那样可以拿底薪。所以说起来,代理人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员工,非常没有归属感、认同感。
●三是在美国有着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格认定与等级考试制度,而且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旨在培养高级代理人才。而在我国,各大保险公司的培训却总停留在话术培训,没有一个完善的培训提升通道。
●四是国内业绩考核压力大,很多新人刚入行还没经历像样的培训,就被要求出单了。但是保险是一个如此专业的金融产品体系,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如何能够讲解好呢?这也就造成国内保险业个人代理人的人员流失率高达50%以上。
沙特成为美国对伊朗战争代理人的概率有多大?
5月中旬以来,沙特成为海湾美伊对峙中的重要角色,以两艘油轮被“蓄意破坏”和石油泵站被袭击为爆发点,它以做出(1)像两次伊拉克危机一样邀请美国大兵入驻;(2)倡议月底召开阿盟与海合会两大首脑会议;(3)媒体唱出王室的心声,坚决惩罚伊朗。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世界军费开支高居第三位,面对安全威胁找靠山、拉伙计,沙特能成为美国对付伊朗的代理人?
沙特与伊朗势不两立,政治外交针锋相对,在也门早已开辟战场,对伊朗发难可以,做美国“代理人”冲一线心力不及沙特与伊朗的矛盾,首先是结构性的,即阿拉伯与波斯历史纠葛的延续,更有伊斯兰教两大派系的不和;其次是地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至今,海湾地缘政治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安全中反恐分量增大减轻伊朗的压力,美国又成功把地区矛盾焦点转至伊朗。
沙特以逊尼派领袖自居,1981年海合会成立至今布局对付伊朗,近四十年双方形成两大阵营,沙特政治外交打头阵尚可,军事难撑场子。
沙特靠美国才有底气,靠一帮阿拉伯国家助阵才有威风,石油滚滚美元花花,并没有同步提升其斗志与战力沙特王室有一段统一半岛、建立国家的辉煌历史,开国之君伊本·沙特率领家族-部族“利用枪支、骆驼和狂热宗教信仰”统一国家”。1939年5月1日,第一艘满载沙特原油的油船驶离波斯湾。
1945年情人节,当代国际关系中一对最古怪的“情侣关系”缔结——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红海美舰“昆西”号上会晤伊本·沙特,两国达成“石油换安全”的历史性共识,沙特由此加入同盟国阵营和联合国,并逐渐成为美国推行中东政策的基石。
2017年,沙特国防开支690亿美元,超过俄罗斯高居世界第三。一水的美欧装备,战斗力却令人汗颜。
没有美军驻扎与航母编队,沙特就没主心骨;没有一群地区盟友,沙特就没有对抗伊朗的声势。一句话,沙特自己成不了大器。菲律宾与越南会发生代理人战争吗?
这个问题当中明显是存在很大的错觉,越南确实是选择了与美国交好,最近几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越南与美国的联系都可谓是越来越亲密。不过菲律宾并没有选择倒向俄罗斯,即便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关系看似亲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菲律宾要跟俄罗斯走在一起,所谓代理人战争更是非常荒谬。(越南总理阮春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首先说越南和美国的关系,在越战结束之前,美国跟越南现政权存在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即便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也是对越南实施了武器出口禁令,到现在美国依然没有完全放开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只是近几年随着越南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并且越南经济也是逐渐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所以美国对于越南的影响自然也是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南跟美国的关系就不断升温了。
从越南所处的位置来看,由于它跟自己的邻国以及同类国家的关系都不是很亲密,而越南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把目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这样的情况让越南难以避免地要上美国的“贼船”。几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迅速,很多制造业企业也将自己的生产基地搬到了越南,而越南对美国的出口更是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同时越南在安全上无所依赖,如果不跟美国建立更多联系,越南在与别国进行对抗的时候就会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并且越南政府还希望能够进口美国的武器,所以越南有动机与美国交好。(越南示意图)
与越南隔海相望的菲律宾跟越南是存在一些过结的,两国之间的矛盾也是有不少,不过大家始终还是要明白,菲律宾之前曾是美国的殖民地,现在它也是美国的盟友,菲律宾民众对美国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对于美国而言,菲律宾可是比越南更亲近更重要。只是菲律宾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经常对美国出言不逊,这让很多人误以为菲律宾和美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实际上即便是杜特尔特也从来没有否定过美菲同盟关系,杜特尔特心底是很重视菲律宾同美国关系的。(特朗普和杜特尔特)
至于菲律宾和俄罗斯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俄菲两国之间最近有一些亲密的交往就认为菲律宾要成为俄罗斯的小伙伴,菲律宾是美国的盟友,这就注定它不可能跟俄罗斯走得太近。只不过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性格直率,他跟俄总统普京能够聊得来,而因为菲律宾是美国的盟友,所以普京对杜特尔特也是比较客气,这样的情况让一些人觉得菲律宾和俄罗斯的关系会大幅提升,然而实际上美国、菲律宾和俄罗斯的关系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既然菲律宾是美国的盟友,而越南跟美国也是越走越近,那菲律宾和越南之间怎么可能发生代理人战争呢?将来菲律宾和越南的关系倒更有可能像韩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
一审当事人代理人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代理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3、 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条件有哪些
二、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权限范围
民事诉讼代理人权限根据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而不同。
1、委托代理人的权限
委托诉讼代理人权限来源于委托人的授权,因此其代理的事项和代理权限的范围都取决于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人的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
一般授权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完成一般的诉讼行为,这些行为一般不直接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如调查收集、提供证据,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等,
特别授权是指诉讼代理人完成某些重要的、涉及委托人实体利益的诉讼行为,如代理当事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
如果委托人作特别授权时,必须在授权书上写明具体的事项,若委托人在授权书上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应视为一般授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代理进行诉讼活动,其超越代理权限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除非得到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否则便属于无效诉讼行为,由其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法定代理人的权限
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法定诉讼代理人既可以代理当事人处分诉讼权利,也可以代理当事人处分实体权利。法定诉讼代理人所为的一切诉讼行为,均应视为被代理人本人所为的诉讼行为,与被代理人本人所为的诉讼行为产生同等效力。
三、哪些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美国到底如何看泽连斯基?
美国人对泽连斯基的看法是既爱又恨。
对于美国总统拜登和政客而言,泽连斯基只是一个提线木偶和代理人,对他与俄罗斯的对决美国还是满意和喜欢他的,毕竟他消耗了俄罗斯将近一年的时间,让俄罗斯无法顾及其他的事情,而且也实实在在的消耗和削减着俄罗斯的实力,在这点上,他无疑是拜登和美国的得力干将,帮助美国对付俄罗斯作出了他所谓的积极贡献,所以美国人对他的看法是至少一个可利用的人,一个代理人和战争的马前卒。
然而,泽连斯基仗着他马前卒的身份,不断的向美国和北约、欧盟要钱要物,而且不断的变本加厉,也让美国人和西方把他当成“烫手的山芋”,丢不掉又烫手,也把他恨之入骨。但是泽连斯基正是利用美国人的这种矛盾的心理,不断的中饱私囊,把美国和欧洲的援助变成他个人的提款机。据媒体披露:俄乌冲突近一年以来,乌克兰官场贪腐成风,个个中饱私囊,包括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多名乌克兰高官,他们的资产几乎全部呈倍数地增加,10个月来,泽连斯基资产从原来的6.5亿美元,增至15亿美元;乌防长列兹尼科夫的资产也从7.8亿美元增至13亿美元;乌外长库列巴资产从4.5亿美元增至12亿美元;基辅市长克里琴科的资产也从1.5亿增至8亿多美元。所以,把泽连斯基说成是一个贪腐的总统也不为过。
这就是笔者的观点和看法。